必修II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630865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II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必修II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必修II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必修II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必修II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II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II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必修 IIII 第一章物质结构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一、本章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一、本章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初三和必修 I 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初三 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这些为 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本章中,这些知识将更加细化,理论性更强,体系更加 完整。通过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 综合、归纳。同时,作为理论指导,学生能更好的把无机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物 质结构的基础上,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

2、习结合起来,将学生在初中和必 修 I 中所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和许多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连汇贯通。在第三节,通过化学键 的学习,可以为今后有志深入学习化学的同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本章内容既是必修的重要理论内容,也是为选修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章内部结构关系二、本章内部结构关系 本章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主要内容和线索,将原子结构、碱金属与卤素的性质、 电子层排布、化学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紧密结合。 本章内容划分为三节。第一节为元素周期表:它主要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并且 通过碱金属和卤素两个典型的族,引入同一族的元素的性质递变,最后基本了解元素、核 素、同位素等几个基本概念;

3、第二节是元素周期律:本节通过核外电子排布的学习,用第 三周期为例,通过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的性质递变,引入元素周期律;第三节是化学键: 介绍了离子键和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电子式和结构式,本节主要是为了选修内容 和化学专业的同学打基础。全章内容的设计,通过实验和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元素化合物, 利用探究模式,体现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科学认知规律。 三、本章相关内容的新旧对比分析三、本章相关内容的新旧对比分析本章重要知识 点分布知识点在旧教材中 分布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旧教材的教学要求元素周期表结 构第三节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 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 变化的递变规

4、律。 在学习过原子结构 和周期律的基础上 比较系统的学习元 素周期表同一族的元素 性质变化规律在之前的卤素 和碱金属的内 容中已经初步了解 同一族的元素性质 相似通过碱金属、卤素的实验 探究同一族元素的性质变 化规律,并且能够通过反 应的激烈程度、酸碱性的 强弱来判断元素活泼性。在已经学习过碱金 属和卤素性质的基 础上,直接推测同 一族元素性质的变 化规律碱金属、卤素 的性质变化规 律在之前的卤素 和碱金属章节 中学习过探究并且知道碱金属、卤 素的性质变化规律熟悉掌握碱金属和 卤素的性质原子结构第一节基本了解原子结构,电子 的分层规律新旧教材基本一样元素周期律第二节通过实验和阅读探究第三 周期

5、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 变化规律,讨论元素周期 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 的科学重要意义。新旧教材基本一样化学键第四节知道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 合物的区别,选修分子间 作用力和氢键初中已经基本了解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 化合物,不要求分 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本章重要知识 点分布知识点在旧教材中 分布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旧教材的教学要求四、本章课时安排及教学重难点四、本章课时安排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节第一课时:第一节第一课时:“元素周期表”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难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相互推断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重点: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碱金属、卤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

6、系 难点:金属族的性质递变和非金属族的性质递变规律的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规 律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核素 同位素” 重点:核素、同位素的概念理解 难点:核素、同位素、元素、原子的概念区分与联系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难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第五课时:第五课时:“元素周期律” 重点: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难点: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规律 第六课时:第六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重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 难点:元素的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应用 第

7、七课时:第七课时:“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 重点: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理解;电子式的书写 难点:离子键的概念理解;电子式的书写 第八课时:第八课时:“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重点: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的的本质理解 难点:共用电子对的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理解;被破坏的化学键类型判断 第九、十课时:第九、十课时:组织全章复习(包括单元练习题讲评) 重点: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综合应用;碱金属、卤素的性质;原子结构中各种微粒的 相互计算 难点: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综合应用;原子结构中各种微粒的相互计算;化学键;核 素同位素的概念理解 五、本章每节课的教学流程及建议五、本章每节课的

8、教学流程及建议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以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故事引入学生学习“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 数”的应用范围教师带领学生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学生自主探究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师综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给学生学案练习。 建议:本课时容量不大,课堂时间比较多,但是内容却比较枯燥,教师可以用化学史 激发学生兴趣,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周期表的结构和使用。如果学生基础比较好,也可以把第二课时的一部分内容放在本节上。以减轻第二课时的压力。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实验前学生独立完成第 5 页碱金属的原子结构表格学生通过表格预测碱金属的化学 性质实验比较 Na 和 K

9、 的化学性质后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Na 和 K 性质的相似性和不同小结碱金属族的性质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探究卤素的性质变化规 律卤素之间实验验证卤素性质小结卤素的性质变化规律探讨金属族与非金属族的性 质变化规律的本质练习巩固。 建议:本节课内容较多,学生难以把握重点,因此可以把碱金属和卤素的实验作为复 习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完成,课堂上学生实验的时间要控制好,必须要注意学生对于非金 属的置换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要谈论小结金属族和非金属族性质变化的异同以及原因。本 节时间比较紧,上课内容可以视学生情况而定,如果讲不完,卤素的内容可以放到下节课。 但是一定要小结一个族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

10、似性和规律性变化的规律。 第三课时教学流程第三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通过学案或者练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顺便由初三的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提 出金属活泼性的判断方法提出第 11 页课本作业第 5 题的问题将课本第 10 页的表格空 出来让学生填写引出核素同位素两个概念比较元素原子核素同位素四个概念,找出它 们的异同点练习巩固列举同位素的各种应用让学生自行小结归纳本节内容。 建议:由于本节内容的概念性比较强,所以要多联系初中学过的元素原子两个概念进 行对比,多举例子,让学生多一些感性的认识。此外建议在课前进行上一节内容的复习练 习,以巩固第一节内容的重点知识。 第四课时教学流程第四课时教学流程 学生通过

11、学案复习第一节的内容并且讲评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前 18 位元素的原 子和离子电子排布教师结合电子排布知识和第一节的知识让学生练习学生完成第 13 页 下方的表格电子排布与化合价的相互推导小结电子排布。 建议:本节电子排布的内容并不多,也不难。建议上新内容之前练习巩固第一节的一 些重点内容。下一课时的内容比较多,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学生实际情况,安排电子排布 与化合价的相互推导,先引入部分元素周期律的线索。 第五课时教学流程第五课时教学流程 由同一周期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引入提出问题,同一个族的元素化学性质存在相 似性和规律性,同周期的元素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学生根据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推测 实

12、验验证金属的性质变化规律查找资料验证非金属的性质变化规律学生自行小结一 个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以及原因。 建议:元素周期律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从课堂教学 的结构上,应当体现出教材本身逻辑系统的要求;要重视理论推理。可以让学生用探究模 式自行探究推理,实验验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多让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本节内容 理论性强,死记硬背十分枯燥,也容易忘记,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动脑思考探究,这样得到 的结论才是记忆最牢固的。当然学生的探究结果不一定十分全面,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性的 归纳和修正。 (另:镁与水反应的现象说服力不强,建议改用食盐水。 ) 第六课时教学流程第六课时教学流

13、程 典型例题引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原子结构推导同一族 的元素和同一周期的元素性质变化规律本质引入“位、构、性”三者之间联系综合性 联系强化三者之间的综合应用。 建议: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把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三者结合起来, 必须通过综合性的联系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所以这节课的例题要精心准备,可以是分阶段的大题,让学生从练习中体会到“位、构、性”三者之间的联系。 第七课时教学流程第七课时教学流程 动画引入学生直观了解原子内部结构以及电子的排布展示各种实物后提出问题 物质如何由各种元素组成引入课题化学键动画离子键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化合物 学会写电子式练习教师当堂随

14、机批改学生自主总结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注意事 项小结 建议: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刚开始学,能够用动画课件实物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 感性的认识非常重要。学生有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时,再接受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电 子式等枯燥内容时会比较容易。电子式的书写不必要求太难。 第八课时教学流程第八课时教学流程 复习引入设问“分子是什么” 分子是共价化合物引出共价的概念通过结 构模型解释共用电子对对比练习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说文解字“极”的 意义引出极性键非极性键归纳什么是化学键引出化学反应的本质(可以通过石墨变 成金刚石是什么变化来理解)小结本节内容 建议:第三节的内容比较抽象微观,概念性比较强

15、,用探究的模式似乎超过学生的 能力,可以采用直接切入或者旁敲侧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尽量多举一些实物事例让学生 了解,让他们感到高深的化学其实就在身边。本节内容重要为了化学专业选修的同学铺垫 基础,不必过于深入。有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辅导其学习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六、本章综合活动的建议安排六、本章综合活动的建议安排 本章一共要安排 3 个活动,都是以学生分组实验的活动方式呈现,包括探究探究 “Na、K 燃烧和与水反应的比较,卤素之间的置换” 、 “Na、Mg、Al 与水、酸反应的比较” 、 “Na 与 Cl2的反应” 。每个探究活动都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把握知识原理和活动要求。现将 具体活动

16、的建议安排分述如下: 1 1NaNa、K K 燃烧和与水反应的比较,卤素之间的置换:燃烧和与水反应的比较,卤素之间的置换:实验前教师先准备好学生的实验 报告,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完成“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所需药品和装置、实验操作步 骤” ,讨论该实探究的要点和目的。该实验有一定危险性必须要注意安全问题。 2 2NaNa、MgMg、AlAl 与水、酸反应的比较:与水、酸反应的比较:实验前教师先准备好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学 生在预习时完成“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所需药品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 ,讨论该实 探究的要点和目的。该实验中 Mg 与水的反应用酚酞显红色验证生成了碱,说服力不强,建 议用食盐水代替水反应,学生可以看到明显的白色沉淀,再用酚酞检验,更有说服力。 3 3NaNa 与与 ClCl2 2的反应:的反应:此实验比较简单,但是学生仍难以从中理解离子键,建议同时用 动画等多媒体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离子键的本质。七、本章知识线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