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意义构建的概念合成理论的浅议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23169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词意义构建的概念合成理论的浅议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词意义构建的概念合成理论的浅议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词意义构建的概念合成理论的浅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词意义构建的概念合成理论的浅议(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词意义构建的概念合成理论的浅议论文关键词:新词 意义构建 概念合成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新词不断涌入人们的生活。本文以 Fauconnier 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为指导,分析了名词+名词组合,形容词+名词组合以及拼 缀词意义构建机制,并且讨论了合成组合后新词的语义关系及其特征。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词新语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作为语言 现象中的新贵,新词频频出现在广告、影视、文字作品及日常生活中。因其 创新、鲜活、意味深长、时代气息浓厚,一直以来倍受语言学家、年轻人以及一些追求时尚 人士的青睐。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新词,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名词+名词组合和形容词+名 词组合的新词

2、是一种语言活力的标签。没有新词的诞生,该语言也即将会完成她的历史使命, 成为死亡语(dead language)。然而,对于新词意义的构建过程,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在认知语义 框架中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合理解释。曾经有人尝试用概念隐喻解释,但由于概念隐喻是一 种源域向目标域的单向映射,关心的是确定概念关系及对他们做出的阐释,较少关注即时语境 下的自然语言认知机制,所以阐释力较弱。新词的意义构建过程需要的是一种理论,能够 对隐藏于隐喻幕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作出更为深入的揭示。(王文斌,2004) Fauconnier 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恰恰满足了

3、这一要求。2. 概念合成理论上世纪末,由 Fauconnier 为首的一批美国学者在空间理论的基础上 大胆提出了概念合成理论。该理论中的概念合成是指心里空间的合成,而心 理空间是指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使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 (Conceputual Packet)(FauconnierTurner 1996:113)。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式是由 4 个空间构成的:两个输入空间(InputI, Input II),一个合成空间(Blending Space),以及一个类属空 间(Generic Space)。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被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类 属

4、空间里;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地部分映现、匹配并有选择 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该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 形成层创结构。这样,这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自该理论提出以来,Coulson(2001)等人就意识到该理论在阐释词义 合成方面的作用,但他们的着眼点大多集中在批评概念隐喻理论和结构分析理论等解释模式 的缺陷,说明用概念合成理论解释词义构建过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却未能从积极的一面较为 系统地论述词义构建层面的概念合成机制。3. 概念合成理论(CBT)对于新词意义构建的阐释英语中新词的形成方法尽管多样,但完全由新造、

5、外借等途径形成 的新词只占极小的比例,绝大多数新词都是通过对语言中业已存在原材料进行认知加工而形 成的。3.1 CBT 对于名词+名词型新词意义构建的阐释在新词中,名词+名词型的合成是最主要的形式。大 致可划分为三种构建模式:联合型、偏正型、隐喻型。联合型的新词是指把两个成分合并在一起,产生新的概念。这个新的概念即包含 A 的某种含义又包含 B 的某一方面,但又不仅仅是两者的简单相加。比如:社 会角色日益模糊的今天,人们常会听到这样的称呼妈咪先生。不妨分析一下, 这样的人首先是一位男性(InputI),但又不仅仅是一位男性,因为他还具备妈咪的一些社会特 征(比如照顾家庭);另一方面,这个人又仿

6、佛一个妈咪(Input II),做着妈咪的工作,尽管不是女人。 通过两个词各自激起的心理空间,对两个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的构成概念的部分元素组 合,并在层创结构中形成各个输入空间以前均不存在的新关系(即指在家中即当爹又当妈的 男人),这种组合过程也正是一种新范畴/意义构建的过程。偏正型是指前面的名词说明后面的名词,具有修饰作用,中心意义由 后面的名词表达。这样的例子很常见,比如,问题女孩、纳米飞机、健身俱乐部、网恋等等。 以纳米飞机为例,在这种构建中,两个词分别作为两个心理空间存在着部分映 射关系(即纳米可用作飞机材料),然后借助背景框架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组合结构从输入空 间投射到合成空

7、间。在合成空间中由提取结构所激活的型式结构(pattern)会不断完善。换句 话说,人们会在大脑中作一个潜意识的转换用纳米材料作的飞机,在经过合 成空间的进一步加工,形成层创结构从而解读了这个新词的意义。隐喻型指的是名词的某些特征映射到中心词 N 上,产生某种隐喻效 果,从而产生新的合成概念,构建新词意义。这样的组合方式往往使语言更加丰富、生动。比 如:豆腐渣工程、蜗牛邮件、灯笼裤、铁军。这些类型的名词同样是两个名词激活的概念作 为输入空间并投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中结构通过扩展,使得自身的层创逻辑在合成空 间中得以完成认知运作。豆腐渣工程通过一系列映射合成 的过程最终解读的意义是那些偷工

8、减料、质量差的工程,好比豆腐渣不堪一击;蜗牛 邮件指周期长,邮件延误,好比蜗牛一样慢的邮件;灯笼裤是指一种中间肥大、两端紧 的裤子,穿在身上好比撑开的灯笼;铁军指那些吃苦耐劳、刚劲顽强、无坚不摧的集体。3.2 CBT 对形容词+名词型新词意义构建的阐释Fauconnier(1994)认为心理空间就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 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形容词和名词所构成的输入 心理空间在环境信息和背景知识的影响下形成一个具有层创结构的整合空间,组合后的词有 的已成为常用语词,有的可以引申其它意义,产生新的概念。这类组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形 容

9、词不改变名词的性质。比如: popular songs(songs liked by many people),无论怎样变化,它永 远都是歌曲。这种新词在概念合成框架中的意义构建类似于偏正名词的认 知机制。这里就不再赘述。另一种类型是形容词改变名词性质,这样的例子也比较多。比如, cold bench, black income, pink collar 等。以 cold bench为例,形容词 cold激活的心理空间显然要和冷有关,寒冷、冰冷、冷清诸如 此类;而中心名词 bench 又使人唤起另一个心理空间:板凳、座位、位置等等。二者共同映射 到合成空间,经过进一步完善、扩展、结合百科知识,不难得出最终的词义 冷清的接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