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中职生养成教育的意义及对策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21609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中职生养成教育的意义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中职生养成教育的意义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中职生养成教育的意义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中职生养成教育的意义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中职生养成教育的意义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中职生养成教育的意义及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职生养成教育的意义及对策中职生养成教育的意义及对策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 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中职生养成教育的意义及对策是篇质量较高的学 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中职生养成教 育的意义及对策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 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 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在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爱惜粮食、打饭 不排队、不爱护公物、语言不文明、卫生习惯较差等基础性文明滞后的现状,由此,培养良好 的养成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义不容辞的

2、责任。 一、中职生养成教育的意义 1、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侧重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却往往忽视学生的养成教育。结 果导致中职生生活上缺少自理意识;性格上自私自利;学习上缺乏刻苦勤奋等。如不及时弥 补,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日后也会难以立足社会。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我们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养成习惯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养成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习惯,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及刻苦钻研的精神。悲观厌

3、学、 麻木沉沦、纪律涣散现象屡见不鲜。课堂上心不在焉,课后心猿意马。对于这些特殊的学生, 应针对其特点和专业特色进行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 氛围和环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逐渐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 的基础。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理、自律能力的形成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 90 后的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娇生惯养,使他们自理能力不 强,良好的生活习惯缺乏。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纪律约束和思想引导,对他们进行跟 踪式的养成教育,随时纠正恶习,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学生 的自理能力和自律能力、团队精神

4、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为学生顺利就业铺平道路 中等职业学校就是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中等复合型、实用性人才。目前,大多数学 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少劳动感受,有的只是好逸恶劳。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职业培养目标背 道而驰。因此,中职学校应开展各种公益劳动、实践实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和 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5、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 就目前,多数中职生经历了中考失利的打击,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他们自卑,自弃,因此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积极、文明习惯等基础素质也较差。通过学校长期不断的 引导,以健康向上的思想教育学生,正

5、确的舆论引导学生,规范的行为塑造学生,先进模范的事 迹鼓舞学生。使学生逐渐形成诚实、友善、礼貌、守纪、进取、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为学 生进入社会提供优秀的通行证。 二、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养成教育的对策 1、建立组织管理机构,构建育人网络 为统一指导全校的养成教育工作,学校应成立由校长、教科室主任、班主任、教师代 表、家长代表以及社会团体代表组成的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共商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并指 导计划的实施。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优化育人网络,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 共管,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健全管理制度,奖惩措施到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者要让学生懂得做人的规矩,学校应根据

6、中学生德育大纲 、 中学生行为规范等制定适合中职生的具体制度和措施,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 以做。通过班会、团会、专题讲座、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加强常规管 理,勤检查,勤督促,奖惩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到人。把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知、品 质和行为。 3、提升教师素质,以身立教 老师是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最直接的榜样,因此,教师要在与学生交往的细节行为上做出 示范,以具体的行动来影响、感染学生。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这是最强有力的教育影响。 特别是面对中职生,仅靠美妙动人的言辞和空洞理论说教是无法达到实效的。苏霍姆林斯基 说过: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因榜样的

7、砖块一天一天的铺砌起来的!因此, 学校要成为一片道德的净土,一个精神的特区,这就要求教师须加强师德修养,不为物役,不为 名诱,有爱心、有责任感,能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精神生活。 4、注重德育实践活动,增强教育实效 学校应寓养成教育于各项德育实践活动中,做到寓德于乐,活动有人。充分 发挥校团、学生会的职能作用,配合学校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为大家喜闻乐见、健 康有益的各项德育活动:如开展成年人宣誓仪式;开展艺术节、科技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 参观、调查、实习、科技活动;模拟法庭、五心教育等,为学生积极搭建同龄人的个性舞台, 让每一个人都能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使学生

8、感悟到人生价值的真谛,使 学生身心得到陶冶,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以环境育人 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就会培养造就什么样的人 才。中职学生中有些学生有不良的行为习惯,易被诱惑,要想铲除危害他们成长的因素,就必 须加强对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的综合治理和社会文化市场及娱乐场所的管理,坚决清除危害 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垃圾,打击腐蚀和教唆学生的犯罪行为。同时,与此相对应的,在学校内, 就必须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关注校风、校貌,以及诸如宣传栏、黑板 报、广播站、阅览室、活动室等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

9、围,可使学 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感染,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6、设立评价激励机制,并落实到位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实际上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动力定型。这不仅需要教育、引导 和管理,更需要评价和激励,使学生的行为在评价激励中改正、升华、定型。如:实行品德操 行评定,建立学生行为自律登记卡,按月汇总反馈。实施文明工程,建立激励示范机制,每月评 选文明示范班,文明宿舍,学规范标兵等,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中职生作为学习能力的弱势群体,学校和社会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养成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养成他们良好

10、的行为习惯,学会做 人,使他们在养成教育中提升适应社会和生存竞争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p class= 参考文献: 1、 刘春魁,谈养成教育为中心的学校管理,邢台学院学报,2008 年第 4 期 2、 房华,实施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泰安师专学报,2002 年第 4 期 3、陈桂恒,开展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导刊,1998 年第 1 期 4、曹广忠,新时期养成教育初探,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 年第 4 期 5、谭松贤,养成教育初探,教育探索,2001 年第 6 期 6、来永宝、蔡立雄,养成教育透析,龙岩师专学报,2002 年第 1 期 7、参考文献:夏卫东,思想道德修养,

1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8、储培君,德育论/德育理论丛书,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7 p class=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

12、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13、,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

14、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