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论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18121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管理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管理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管理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管理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管理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管理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论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当前农村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专 业:教育管理考生姓名: 考生所在单位:河北省雄县双堂中学准考证号:5导师姓名: 联系电话:完成日期:2011 年 3 月 4 日当前农村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河北省雄县双堂中学 杨艳华摘 要: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农村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使得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随之而来的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无疑成为了教育界研究的对象。如何针对这个群体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是中小学校教育教

2、学的重要课题。从当前农村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及问题为出发点,分析当前农村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然后提出相应教育对策,从而解决农村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关键词:农村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心理特点;教育对策独生子女政策从 1979 年开始在我国实施,至今有三十多年了。现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的思想也随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独生子女不再局限于城市,农村家庭的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及周边环境等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农村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了与城市独生子女不同的另一道风景。目前,我国农村

3、独生子女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比较突出,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家庭、学校,也联系着整个社会。本文通过列举农村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简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一、农村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在 21 世纪初,我国的经济繁荣,资源开放,各职业岗位,竞争激烈。在社会各行业的竞争中,所需的人才既要专业,又要博学;既会观察,又会思考;既能学习,又能创新。在这种严峻局面的趋势下,独生子女家庭中的“独苗”无疑成为了家庭教育的中心人物,所有的家庭成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孩子,然而这对于农村来说,无疑是一个难题。1由于农村家庭中的家长自身的素质问题,缺乏先进教育的理论作指导,对自己

4、遇到的教育问题会束手无策。尽管付出很多的心血,但事实上却存在盲目性,甚至有时候事倍功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弥补缺憾,期望过高在农村,部分家长年幼时因种种原因无法顺利完成学业,因此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就成了心中的一大憾事。许多家长因文化水平偏低,在生活和事业发展中都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难题。把自己的心愿寄托在子女身上,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就成了家长们的共同心愿。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生活得好呢?可是,父母的付出与孩子的成绩是不能等同的。如果孩子的成绩达不到父母规定的标准,随之而来的不是帮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严厉的批评、激烈的责骂、加倍的作业,有的甚至是拳

5、脚相加。这些错误的做法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很多的时候还会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甚至是产生对学习的厌烦和憎恨。另外父母的过高期望也是独生子女的一种巨大心理压力。孩子经常在沉重的思想包袱和巨大的压力下学习生活,导致其在心理和品德上暴露出一定的缺陷。结果事与愿违,反而伤害了孩子。2、留守子女,缺乏父母关爱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多由祖辈或上代(父母的)照顾,这部分人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长期的单亲

6、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2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 ,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3、破罐破摔,挣钱第一农村主要是“靠地吃饭” ,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出去打工的家长,在村里承包土地,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样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要是自觉性与独立性强,自己就会完成学习任务,但大多数孩子是缺乏

7、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再加上父母因为忙农活,没有时间去管孩子,孩子的学习成绩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有的家长不爱学习或不善于学习,不少家长更是缺乏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甚至产生“上学无用论” 。家长就是有时间,也不愿在子女教育方面动脑筋、下功夫,很少和孩子交流,耐心地辅导孩子功课,而是打麻将、玩扑克。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觉得“读也读不好,不如不读” ,没有什么指望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了,甚至将孩子从教室拉到了地里或者工厂里,成了家庭劳动力的补充。4、教育不当,形成代沟农村家长素质较低者偏多,家庭缺乏教育氛围。现在农村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因而无法

8、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现在读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 ”家长们如是说。一部分家庭一切都围绕着孩子转,孩子成为了这样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太阳。家长们对孩子的一切要求,哪怕是不切实际的,也会尽可能满足,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3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更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的封建等级观念强,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父母经常打骂孩子的较多。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之间就形成了代沟。二、农村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过去的农村孩子的特点一般有:朴实、朴素、诚恳、亲切、节俭

9、、勤劳、憨厚、忍耐,由于他们生活在辽阔的农村,所以他们心胸开阔、喜欢劳动、乐观爽朗等。相对于城市的孩子的特点有:聪明、优越、有品位、有见识、斤斤计较、自私、小气、懒惰、娇气等。这些词汇有褒有贬。随着农村独生子女来越多,过去农村孩子有的特点,现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特点表现如下:1、娇气由于农村的生活是逐渐富裕起来了,富裕的家长会首先为自己的孩子进行迫不及待地弥补。他们认为自己小时候吃苦受累,自己的孩子可不能吃亏了,受苦了。于是就溺爱独生子女,事事迁就放纵,想方设法满足独生子女的要求,放弃教育;或者事事包办,百般服侍,不让孩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或者保护过度,恐其受到伤害,限制孩子的自由活动。父母

10、的娇宠让他们处在生活的理想世界里,在经济上有保证,生活上有安排,一切应该追求奋斗的道路都被父母们铺好了。这些举措最终把独生子女变得如同温室里的花朵,难经风吹雨打。在家里那是牛气十足,一旦出了门遇到困难便畏惧不前,或手足无措,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感到无所适从。感情上十分脆弱,遇到打击和挫折就一蹶不振,或消极堕落。例如,有的独生子女被老师批评、考试失败、同学之间闹矛盾、被他人冤枉等都会使他们产生悲观、颓废等消极心态,更甚者会产生退学、自杀等念头,对社会也将造成不良的后果。2、偏激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成人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年龄大的、学习能力强的、眼界放宽的孩子们已经看到了外界新的生活

11、方式,并且这种新生活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开始追求所谓的潮流。他们普遍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机灵善变。什么脑筋急转弯、社会新时尚、时代新名词等等,知之甚多,学之甚快,仿之甚酷,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逐渐半成人化。4对于父母而言他们就是现代人和成人,他们在心理的适应方面自然会产生冲突。当农村孩子看到了新奇的生活方式后,又发现新鲜的东西对他们仅仅是一个诱惑,追求的脚步总是忙乱,可望而不可及,就像水中月。这样,他们就会感受到另一个心理冲突。另外,这群孩子虚荣心强,只喜欢称赞和表扬,不喜欢批评和否定。所以他们的心理状态摇摆不定,忽上忽下,时而自卑,时而自傲,不可避免地走向偏激。3、懒惰由于农村农业

12、劳动的改革,农民摆脱了手工劳动,现代机械化迈入农村,对孩子们来说劳动量极小,有的农村孩子甚至没有干过农活,独生子女更是手无寸铁之力。相对城市的孩子来说,农村没有足够的休闲项目和娱乐项目,家长孩子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再加上家长们对孩子的百般疼爱和出于安全的考虑,事事阻挡,独生子女只得坐享其成,越惯越懒,越懒越笨,他们体会不到劳动创造的乐趣,形成了自己懒散的习惯和好逸恶劳、追求享受、不识五谷春秋等弱点和缺陷。4、焦虑心理上有冲突,就有焦虑。由于农村家长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农活忙,农村独生子女的焦虑缺乏成人的足够关注,他们和他们的父母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沟通渠道,也缺乏足够多的机会。遇到挫折,就焦躁不

13、安,甚至产生一种失落感。一旦置身于一个陌生的人际环境时,失去了原有的一向受宠的心理环境,很容易产生不顺心、不温暖、不合群的失宠心态。冲突的堆积,挫折的考验,形成焦虑。比如他们有被社会遗弃的焦虑、有眼高手低的焦虑、有无法报答父母的焦虑、有生不逢时的焦虑、有英雄无用的焦虑等。5、霸道农村独生子女家长由于农忙或是外出打工,无暇照顾孩子,所以把内心的那种愧疚用物质、金钱弥补,百般顺从,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因为是独生子女,家中的吃的,喝的,玩的样样都归自己独有,一切活动均围着自己转,处处受到特殊照顾。长期的客观因素,使孩子发展成为家庭中的“小霸王“小皇帝“,孩子们变得不谦让而喜欢独占,容不下别人。有的孩子

14、因为得不到他所想的,便哭闹不止,任意妄为,令人无奈。总之,他们对自己有利的一律占有,对自己不利的一律反对,不懂得与别人分享快乐与成功,也不懂得和别人一起解决困难。由此,爱心、同情心淡漠了,一切“唯我独尊” 。 6、孤僻孩子的心理正常发育,需要有与其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生活、玩耍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交流,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产生心灵的共鸣,相互促进,保证身心的健全、健康发育。“独门独户”的生长环境,使独生子女缺少与兄弟姐妹以及同龄伙伴相互影响的教育因素。5这种特殊的生长环境极容易造成独生子女的孤独感、不合群等不良心理特征。这种孤独一定程度上要通过父母的关爱来补偿,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也得不到足够满足。很多独生

15、子女在家时候大多与电视为伴。有的父母把孩子交给了老人一辈,由爷爷奶奶照顾,很多孩子的童年都是跟随老人们成长起来的,对于父母的陌生感和其他的种种原因共同形成了部分孩子内向、不敢与人交流的性格特点。为生活忙碌的父母却忽视了这些,教育和陪伴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就使独生子女生逐渐形成孤僻的性格,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以上几点,是农村子女容易形成的弱点,而不是必然形成的,只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农村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教有得法,农村独生子女的优势会充分发挥。而这些存在于农村独生子女身上的弱点,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不注

16、意教育方法,那么农村独生子女的教育必然会走上一条歪曲的道路。三、教育对策综上所述,独生子女群体将会逐步成为我们社会的主体,他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为使农村独生子女健康快乐成长,避免不良品质的形成,就必须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在分析他们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措施,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他们。1.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首先父母要明白每个孩子不一定都是天才,要掌握适度原则父母就必须要了解自己孩子先天的程度,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加以教育,使其能力得到扩展。古代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就是承认个体的差异,了解不同的特点。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们不要因为他们是“独苗”而对他们寄于过高的期望,提出过分的要求,给予过分的宠爱,古代就有“惯子如杀子”的说法,最后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在智力开发上应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来发展能力,不强迫、不限制、不搞过度教育,让孩子在某方面表现出才能和天赋,父母就要尽量在那方面加以培养,而不要以社会的标准去塑造一个完美的孩子。如顺孩子喜好,因材施教,也许会收获意外之喜。在不同的环境中,父母应该根据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加以指导,应及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