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初探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16678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初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初探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初探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 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初探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 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初探的论 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 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 是正文。摘要随着人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热情的日益高涨,众多高校也开始纷纷开设中国 传统文化之类的课程。但是当我们翻开众多版本的传统文化类教材,当我们站在讲台上, 看着昏昏欲睡的学生时,我们是不是该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存

2、在亟待改进的地方?中华民 族用五千年时间所积淀下来的文明博大而精深,这绝对不是用短短的数十节课就能讲清讲 透的。文化的解读,不是吃快餐,他需要时间去研读,需要用心去参详。只有当古老的文 化和年轻的心灵真正结合在一起,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传承下去。我们的课程也才真正实 现了设立之初的意义。关键词传统文化 课程教学 传承近年来,随着韩流入侵,中国传统端午节被他国申遗等事件的出现,国人逐渐意识 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热情的日益高涨,众多高校也开 始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之类的课程。这无疑是一件值得肯定和欣喜的事情。中国是 四大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我们

3、祖先留下的光辉灿烂的文化 需要我们,尤其是青年一代去传承,去发扬。在捍卫传统文化意识日渐复苏的今天,开设 这样的一门课程无疑是及时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当我们翻开众多版本的传统文化类教材, 当我们站在讲台上,看着昏昏欲睡的学生时,我们是不是该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存在亟待 改进的地方?首先,教材太过理论化,教条化,无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直观认识和学习 兴趣。综观现在各大出版社发行的高校传统文化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教材 都侧重于理论教学。整本书通篇讲述的都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方法”、 “中国传统 文化基本精神界定”、 “中国古代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迪意义”等等,高度理论化的内容

4、,使 得原本应该生动活泼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试问有哪一个学生,会对一条条的意义、概念 产生真正浓厚的学习兴趣,其结果只能是为考试而记忆,考试过后马上失忆。这样的教学 根本就无法达到其开设的目的,从而使得这门课程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文化”是抽象的,但绝对不应该是枯燥的。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 用血用泪,用智慧用生命去构建的,它应该是一首首古老的歌谣,是一篇篇被历史尘封的故事,它是生动的,鲜活的,是能够让人们用心去产生共鸣的。所以,如果要想让我们的 这门课程真正达到开设的意义,首先我们的教材就必须要改革。与其让学生去背一些毫无 意义的概念和意义,不如让学生通过优美的诗经去感受我们祖

5、先纯洁而美好的情感, 通过一个个神话或历史的故事,去读懂我们祖先的智慧。 “文化”是有生命的,是需要用“心” 去感知,去传承的。只有远离枯燥,让“文化”鲜活起来,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用“心” 去接受传统,传承文化。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应多元化。将文化类课程演化为多课程的综合 体。既然是”传统文化”,其中的很多内容必然已远离我们现代的生活。因此在这样的情 况下,很多东西,我们的学生已经无法产生直观的感受。这样一来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 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力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这种传统文化 的无穷魅力。比如说,虽然我们永远也无法还原永乐大典 ,但是我们是不是

6、能在教学中 通过一些经典的古曲,去让学生用自己的耳朵聆听来自古代的声音呢?虽然我们无法把我 们祖先的勤劳与智慧一一列举,但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图片,通过影音材料,让我们的学 生去看看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看看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佣,看看精美绝轮的敦 煌壁画,看看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呢?只有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无 穷魅力,感受到我们先祖的勤劳与智慧,他们才能产生震撼和共鸣,才能真正从内心去热 爱它,从而去传承它,捍卫它。马克思曾经说过,内因才是事物前进的最终动力。对于学 生而言, “心“就是内因,只有用“心”了,才能真正学通学好。对于我们教学工作者而已,启 发、引导这个内因,就

7、是我们工作的重心。所以,我认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真真切切 地去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再多的意义阐述,都及不上学生来自内心的共鸣重要。文 化本身就是多元的,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我们的传统文化课程上成音乐课、 历史课、图片欣赏课、艺术赏析课的综合体。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课程,才能真正的 生动起来,立体起来,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内心,达到课程的根本目的。第三,教师“少讲”,学生“多说”,在“争论”中共同走进文化的深层内涵。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文化的理解上,每个人都可 以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作为教师,所能做的只是一个“概述”

8、,一个引导。我们要做的,应 该是引导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对于文化的阐释,是不应该用一个所谓的标准 答案去归结的。所以,我们不妨在课堂上“放权”给学生,老师只做核心的、引导性的讲解, 更多的时间应该留给学生,让同学自己去分析,去“争论”, “真理都是越辩越清晰的”。安静 的课堂并非就一定是好的课堂,我完全支持把文化类的课堂变成是一个“吵闹”的课堂。即 使是作为老师,我们也并非就完全理解我们所要教授的内容,教学相长,也许只有通过这 种“争论”,我们才能更好地走进文化真正的内涵。第四,设立课程网站,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中华民族用五千年时间所积淀下来的文明博大而精深,这绝对不是用短短的数十

9、节 课就能讲清讲透的。文化的解读,不是吃快餐,他需要时间去研读,需要用心去参详。所 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设立课程网站。把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通 过在线学习,同学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课堂上无法涵概的相关内容,从而拓展眼界,加深 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文化的传承是无法速成的,它需要和风细雨般地潜移默化,对于传统 文化类课程,课程网站的设立正好能在这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说,在讲到先秦文化 的时候,诸子百家可谓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它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极为光辉灿烂的一页, 但是在课堂上我们不可能对先秦各家的思想都做一一阐述,即便是介绍儒、道、法、老庄 等主要流派也都只能是提纲挈领式的介

10、绍。所以在这里,课程网站的补充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通过这个课程网站,我们可以尽可能多地把有助于理解诸子百家思想内涵的相关信 息都提供给学生,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完整的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完整地呈现 在学生的眼前,能够更深入地走进学生的心里。只用当古老的文化和年轻的心灵真正结合 在一起,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传承下去。我们的课程也才真正实现了设立之初的意义。(作者单位:广东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1、,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

12、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

13、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