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最简方案框架下的wh-移位浅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515385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论文最简方案框架下的wh-移位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最简方案框架下的wh-移位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最简方案框架下的wh-移位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最简方案框架下的wh-移位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最简方案框架下的wh-移位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最简方案框架下的wh-移位浅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简方案框架下的移位浅析最简方案框架下的移位浅析是小柯论文网通过 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最简方案框架下的移位浅析是篇质量 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最简 方案框架下的移位浅析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 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 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一、wh问句及其特征 最典型的 wh移位发生在 wh问句中,包括直接 wh问句和间接 wh问句。看 下面的直接 wh问句 (1)a.Who did John meet? b.IP John

2、IdidVP meetNP who? c.CP Who i didk IP JohnItkvp meet ti? 从上句可以看出两种移位:一是中心语移位:助动词 did 从 IP 中心语位置移到主语 之前。二是 wh移位,wh词 who 从动词补语位置移到句首。现在看看 wh移位中的移 位成分及特征(1)中移动的是一个 wh词;(2)。(3)表明。移动成分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成 分: (2)What book will you borrow? (3)With whom will you go to the cinema? (2)中的移动成分是由 wh词作标志语的 wh短语;(3)显示,移动成分也

3、可以是由 wh短语作补语的介词短语。Wh移位还可以发生在间接 wh问句中。间接 wh问句 与直接 wh问句中的移动成分相同:其区别是没有伴随中心语移位: (4)I wonderCP whoiIP John met ti . Wh短语的最显著特征是具有疑问意义,即具有+wh的特征。wh短语之所以有 +wh特征,是因为其中的 wh词本身具有这个特征。无论 wh词充当短语的中心语、标 志语,还是补语,wh词都把本身具有的+wh特征传给整个短语。Wh短语的另一个特 征是属于不同的语类。 二、最简方案时期 wh移动新解 2.1 经济原则 九十年代初,Chomsky 提出了“最简方案”,对原则与参数框架下

4、的“管约论”进行大 刀阔斧的修正。将经济原则应用于表征和推导。表征层面的经济性表现在充分诠释:推导式经济原则是表现句法动态变化推导的最高原则。移位必须遵循经济原则,即作最短距离 移位。这在 MP 理论中占重要地位,它被看作一条自然的经济限制。如果 X 和 Y 都可能移 动至目标 Z,以便满足 Z 的核查特征要求,则经济原则要求距离近的合适成分移至 Z。英 语 wh短语必须移动句首位置,如(5)所示,如果一句有两个 wh短语,最近的那个移至 句首:(5)Who i ti hid what? Epstein(1992)指出,经济原则限制英语的非论元语链的形成(Achain formation)。

5、wh短语不能随便进行主题化,不能附加在 VP 上或挪移:多重 wh结构中不能随便移动 某个 wh短语,即不允许 wh短语在表层移动后还通过 LF 移动进入算子位置。因为 wh短语要么通过一次性操作移入算子位置。要么留下原位而仅在 LF 层面上移动。 2.2 句法操作 Chomsky 提出了以下句法操作技术:(a)词库中有三个具有普遍语法性质的“功能词 项”:标句词(eomplementizer,C),时态标志(tense,T)。轻动词(light verb,V),相当于传 统语法中的助动词;(b)尽量使用上述三个功能词项。不能因为某种特定的语言描写的需要 增加功能词项的数量;(c)规定功能词项

6、之间及功能词项与实义词之间的选择关系:(d)甄别 “语义无解特征”;(e)仅使用三种基本句法操作:合并(merge),配伍(agreement)与移动(move)完 成全部推导;(f)权衡推导步骤,取最简者生成最终结构;(g)语言间的差异体现在功能词项 的词法形态在推导中的作用,在三种基本句法操作中,合并操作提取两个句法成分(a,13) 构成新的句法成分 K(a,3)。特征的匹配形成了配伍,并在核查语域(cheekingdomain)清除 激活的不可解读特征。配伍在词项 a 及 8 的特征 F(人、性、数等)之间建立关系。移动则结 合合并和配伍两种操作。移动在词项 a 及其特征 F 间建立配伍

7、关系。再将特征 F 的投射与 词项 a 的投射合并。 2.3 对轻动词提升及 wh移动的解释 原则与参数框架下的 GB 不能回答一个问题:一般疑问句及 wh问句为什么在某些 语言(如英语、法语等)中要强制提升动词或 wh词,而某些语言(如日语、汉语等)保留在 原位?Chomsky 认为,语言间的这一差别是由某些“内部”形态促成的,即各种语言逻辑式推 导中的拼读各不相同;句子的表层结构形态和语义形态问的不匹配(比如 wh疑问句中作 宾语的 wh词移至动词之前)。即错位构成交际语的不完美性。MP 假设,句子成分的移动 由相关成分的语法特征来触发,只有语法特征强的词语才会出现显形移动。在(6)中。疑

8、问 句中心成分位置 C 的语法特征较强,需要由轻动词来填充。所以,does 从 IP 的中心位置 I 移动到 CP 的中心成分位置 C。 (6)a.Does he like Mary? b. 这也可以充分说明 wh疑问句构成 wh词移动问题:MP 假设。C 的指定特征是 +wh。它要对指定成分的十 wh特征进行核查。Like 的补语成分 who 含有疑问算子,因 此具有+wh特征。从补语位置移到 CP 的 Spee 位置后,其+wh特征就能得到 C 的核查。 2.4 特征核查 MP 特征核查理论解释词语的语法特征如何在句法结构中相互兼容(compatible)。核 查理论假设:(1)只有具备语

9、义内容的语法特征才可以得到解读,人称、性和数是可以解读 的语法特征,不可解读的语法特征在进入逻辑式前都因核查而被删除;(2)只有具有语义内容的中心语(head)特征才有可能得到解读;(3)指定成分(speclfier)。补语成分(complement)要 与中心成分的指定特征或补语特征相互兼容。(3)中心语“likes”含有时态、第三人称及选择 NP 等特征。需要在 Spec“He”及 complement“Mary”中得到解读。 三、余论 Chomsky 提出用“移动 F”(这里 F 指的是特征)来代替 GT 中的“移动 a”规则。这是因 为在句子的暗部分(covecomponent)中。只

10、需要对特征移位进行检验。他建议特征的明移 位移动的是整个语类的语音特征、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即整个语类)以确保移动的语类在 PF 层次上能获得合适的解释。另一方面。暗移位由于无需受制于 PF 规则因而总是特征的 移动。因此与“移动 a”不同,在“移动 F”规则中,移动不是词汇项而是其中的形式特征。 “移 动 F”规则可以总结如下: a) F 是一个未经检验的特征: b) F 作为移动的结果而进入检验关系; c) F 语类所有形式特征都随 F 一起提升; d) 包含 F 特征的语类,移位仅仅是为了“溶合”; e) 暗移位是纯特征移位。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

11、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

12、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

13、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