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如何把握设问的契机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514807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如何把握设问的契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如何把握设问的契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如何把握设问的契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如何把握设问的契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如何把握设问的契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如何把握设问的契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把握设问的契机如何把握设问的契机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 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如何把握设问的契机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 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如何把握设问的契机的论文版权 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 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把握契机不仅仅是个技巧问题。能否抓住契机,其实质是尊重,是否真正尊 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其关键是了解,是否真正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 和实际需要;其灵魂是智慧,是否真正艺术性地提出问题,酿造和谐愉

2、悦的教学情境。这 三点做到了,机会自然就来了。关键词设问契机 启发 诱导 设疑 延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疑提问和调整教学状态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设问的时 效性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因为讲时效的设问,不仅能够促进师生之间教学信息的交 流与反馈,及时调控教学内容和进度,灵活有效地推动教学流程向前拓展,启迪学生的智 慧。因此,怎样解决课堂设问的时效性,是广大教师正在不断努力探索的课题,同时也是 语文教学的疑难问题,因此,按照设问的施教程序,应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 来把握设问的契机。一、课前“窗口瞭望”设疑法此设疑法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射。文章的标题就是解读文章的“窗口”,有两 种

3、情况供选择。1.看题目,推想文章内容。用于教师讲授第一课时,且学生没有预习过程,要求学 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来猜想文章内容,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 口头表达能力,养成敢于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2.补充题目修饰语设疑,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常用于教师讲授之前布置学生预习 或自学阶段的设疑。目的在于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所设问 题一般较浅显,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如讲授白雪公主 ,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设疑:“()的白雪公主”,需要板书进 行配合,以引起学生的积

4、极思考,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前设疑需要注意的是问题不同,切入点各有侧重。写人记事的文章在人物性格、精神品质或中心事件处设疑;说明文重在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上;而议论文则要明白作者所 阐述的观点,态度或主张;散文的精髓又总是离不开作者的思想感情。二、课上启发诱导式设疑师生分析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时常常用到这种设问。由于课型不同,分析文章 思路也有所不同,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供选择。1.“层层剥笋”设疑法。教师应采用连续“套问”的方法,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一步 步地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这种方法用于教师讲解逻辑推理严密的说明性文章,在理清作者 思路时用到。如中国石拱桥 ,虽然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5、但作者的思路需要一连串的设问来 理清。由一般的桥引到石拱桥,然后由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分析到代表性的杰作赵州桥和卢 沟桥等。这样学生才会对说明对象及“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结构和历史悠久形成一个清晰 完整的印象。2.“抛砖引玉”式设疑。这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性的重要体现。这种设疑带有较强 的随机性和灵活性。教学中有时出现貌似棘手的细节问题,容易让学生感到扑朔迷离。它 可能有多种答案可供选择,究竟孰是孰非,教师不急于表态,而是适当点拨,启发学生思 考,自己找到正确答案。如驿路梨花一文中,初一学生可能对“小茅屋的主人是谁”有疑问:到底是梨花 姐妹还是解放军叔叔,瑶族老人还是“我”和老余?当学生陷入僵局时

6、教师应当抛砖引玉: 小茅屋的主人是特定的一个人吗?学生便会恍然大悟,跳出常规的圈子,深刻领悟到小茅 屋的主人就是所有得到服务的过路人。这样帮助学生畅通思路,开拓思维。还有一种突破 性点拨,对于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只要稍加点拨,便能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加深 认识。对驿路梨花中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诗句的理解,学生只要明白小茅屋的主人 是谁,就会领悟到是指助人为乐的精神到处发扬光大。三、课后设疑法目的在于延伸拓展教学内容。这种方法常用于完成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教学专题之 后,有两种方法供选择。1.比较式设疑。完成一个单元后一个专题之后,就词句、段落、问题或写作特点等 内容设计横向和纵向的问题,使

7、学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辨过程中加深理解,增进 思维。但教学内容之间往往要有横比和纵比的若干个点,教师可找准这些点进行设疑,让 学生通过课后查阅资料完成。这样的设疑会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内容,使知识系统化, 认识深刻化。如教读白居易的卖炭翁和观刈麦后,就可以从内容或形式上辨析两首诗的 异同,学生很容易看出,从内容上说,主题思想具有一致性,都是反映封建社会劳动人民 劳而不得的境遇,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如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和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就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 地方是, 观刈麦作者白居易把矛头指向封建地主阶级,而卖炭翁则把矛头指向

8、上层 统治阶级,对封建皇帝进行了谴责。2.“再创辉煌”式设疑。这种方式就是归结式设疑的升华和再创造,适用于完成一项 教学内容之后。它可以使学生在巩固教学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再创造。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明确,即讽刺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教师可以继续设疑:商人怎样回答才能更加突出赫耳墨斯膨胀的虚荣心理?这样将会激发学 生的创作欲望,可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而学生的“创作” 也将会带来不曾预想的精彩。总之,当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好,教学效果不理想时,教师一定想急于扭转这种状况。 笔者为同仁们提供了一些较好的解决办法。笔者通过起始课的“窗口瞭望”设疑法,课中的 “启

9、发诱导”设疑法,以及结束课的“延伸”设疑法,艺术性地运用设问这种教学形式,较好 地解决了一堂课利用不同的教学环节来改善学习状态不理想的问题,并指出了注意事项, 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强、新颖实用的教学经验。要想使提问设疑的运用达到教学艺术的高 度,就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具体操作时注意把握契机,做到能放能收,这样 才能激起学生在平淡的学习过程和内容中的心理冲动,从而能于平淡中见神奇。参考文献:1谭惟翰.语文教学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3彭佑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南方出版社,2000.(作者单位:浙江永康市永康中学)其他参考文

10、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

11、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

12、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