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从本轮涨价看政府宏观调控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14353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从本轮涨价看政府宏观调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论文从本轮涨价看政府宏观调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论文从本轮涨价看政府宏观调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论文从本轮涨价看政府宏观调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论文从本轮涨价看政府宏观调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从本轮涨价看政府宏观调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从本轮涨价看政府宏观调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轮涨价看政府宏观调控从本轮涨价看政府宏观调控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 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从本轮涨价看政府宏观调控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 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从本轮涨价看政府 宏观调控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 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 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今年上半年以来,从猪肉涨价开始,食品领域引发了大规模的物价上涨。笔 者首先考察本轮涨价现象,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食品价格指数入手,得出本轮涨价为结 构性涨价的结论。深究价格上涨的原因,

2、除了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外,政府宏 观调控方面的不足也是有影响的。关键词涨价 信息不对称 补贴 宏观调控本轮涨价由来已久,但是一直都是小规模的在生产和流通方面进行,一直到 2007 年 上半年,开始以猪肉猛涨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深入普通居民的生活。由于当前流动性过 剩仍较突出,房屋销售价格还在上涨,股票指数在波动的情况下,一旦食品价格上涨得不 到很好的控制,出现以房屋销售价格的叠加及其相互的作用,也存在着引发价格上涨的风 险。这些对人民生活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甚至一度有地区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和行为。这 一方面,是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新的考验,另一方面,也部分显示了我股宏观调控的不足。 涨价

3、导致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思考,将会对国家宏观调控方面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涨价现象由于本轮涨价现象主要集中在食品领域,故本文对于涨价的分析主要以食品领域为 对象,加上总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食品生产领域,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对食品涨价现象进 行剖析,以寻找引起食品涨价的各方面因素的联系与其中的传导机制。1. 2006-2007 年我国每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注:图表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所得。以下皆同。根据数据资料,2006 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本与上年保持一致,除 2006 年 12 月比上年同月上涨 2.8%意外,其余每月上涨幅度均不超过 2%,价格保持稳定。而 2007 年 每月价格上涨幅度都

4、超过 2%,而且除 4 月外,每月上涨幅度都有所增加。到 2007 年 7 月 为止,上涨幅度甚至突破 5%。从短期趋势来看,这表明经过多年黄金增长,物价终于突 破稳定状态,开始上涨。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国经济从此过热。但是政府需要提高警惕。2. 2007 年 17 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细分的各食品消费价格指数注:A 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B 为食品价格指数,C 为粮食价格指数,D 为肉禽及 其制品价格指数,E 为蛋及其价格指数,F 为水产品及其价格指数,G 为鲜菜及其价格指 数,H 为鲜果及其价格指数。该指数以上年同月等于 100 计算而得,即某产品本月价格与 上年同月价格相比的比值。 从

5、图中可以看出,2007 年上半年每月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月都有所上涨,而且除 4 月以外,上涨幅度都略有增加。食品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趋势一致,但是 与上年同月相比而言的价格上涨幅度,食品价格明显比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更大,而且食品 价格每月上涨幅度都有更大的上涨。2007 年 1 月,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 2.2%, 食品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 5%,而到了 2007 年 7 月,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 5.6%, 而食品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 15.4%,创 10 年新高。说明由食品价格上涨拉动的居民消费价 格上涨被其他消费品(如电器)价格下降平抑了很多。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程度远

6、远大于其他,尽管在开始时同比上涨幅度比蛋制品要 小,但是其涨幅保持了高速增长。到 5 月已经突破 26%,7 月甚至达到了 45.2%。肉禽及 其制品中以猪肉价格涨幅最甚,达到 100%,带动其他肉禽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蛋制品 价格也一直处于高位上涨,涨幅增长速度没有肉禽及其制品高,但是有从 6 月开始肉禽及 其制品涨幅才真正超过蛋制品价格涨幅。水产品可以部分作为肉禽及其制品的替代品,故其价格也同比有所上涨,但是涨幅 比较小,比较慢。鲜菜和鲜果价格呈现涨跌互现的局势。3.1994-2005 我国三种价格指数比较图中反应的是我国最近十二年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农产品生 产价格指数

7、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略低,但是基本保持相同的变化 趋势和幅度,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则会有更大波动,出现明显的波峰和波谷,消费价格 也生产价格涨幅不同时进行。4.我国近期涨价现象总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呈现稳定上涨,且其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呈现出结构性上涨。 表现为食品价格上涨,其他消费品涨跌互现。食品项下,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涨幅很大,且 涨幅也有较大增长。蛋价格从起初就呈现较大上涨,但是涨幅增长没有肉禽及其制品增长 多。粮食价格稳定上涨,比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稍大。消费价格与生产价格的涨幅不同步。上半年农产品市场价格上升,产量大幅增加, 效益看好,但是农民现金收入的增长幅度没有提高

8、,反而在下降。统计显示,预计上半年 广东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3080 元,增长 6.3%,增幅下降 1.6 个百分点。以猪肉为例,消 费价格上涨了 60%,但生产价格却只上升了 20%多,消费价格与生产价格的涨幅并不同步。 主要原因是,尽管这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农副产品价格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但是农民 的生产成本也在一起上升。由于石油调价,石油的下游产品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价格一 路攀升。农资价格上涨幅度也较大,种子、畜禽种苗、农用柴油和生产服务价格都有大幅 上升。物价上涨的好处还是更多地留在了流通环节,也就是农副产品的经销商手中。粮食 既是最终消费品,同时又是肉禽及其制品饲料来源。随着我国居

9、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饮 食结构改变,粮食越来越多的原料,为养殖提供饲料,为其他食品提供加工原料。粮食价 格涨幅不大,而且较为平稳,而其下游产品则以巨大的幅度涨价。可见物价上涨最终获益大头是在流通行业。二、涨价原因根据货币数量论的观点,价格上涨是因为政府发行货币量过多导致单位货币价值下 降引起的。从实际来看,本轮涨价风波并没有过多涉及政府的货币发行因素。货币发行一 直处于正常状态。所以,分析本轮涨价基本上还是从商品经济运行层面进行考虑。根据新 古典理论,价格上涨分为两种,分别是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两方面。大部分经济学家分析 的比较统一的结论认为:本轮价格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的,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导致

10、的。从表面上看,这一轮涨价风潮主要起因于食品涨价,而且食品涨价原因是因为供求 关系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于 7 月 19 日上 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的发言来看,2007 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 涨的原因是以下几点:一是粮食价格上涨是因国际市场粮食涨价和粮食需求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 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续上涨,并延续到目前。国际市场粮价变动直接传导 并推动了国内粮价的上涨。确实粮价上涨有国内因素,首先,是粮食加工业对粮食需求增 长的影响,已经显著增强近年来,粮食加工业对粮食需求增长的影响已经显著增强。同时 国际市场粮

11、食供给紧张且价格长期处于高位,拉动国内粮价上涨。2006 年,在国际市场上, 小麦、玉米、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国际价格都高于国内,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上涨,产 生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二是在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中,尤其以生猪价格上涨较快,生猪价格上涨主要受 饲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收益较低、供给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随着城乡居 民收入的增加,从事养猪事业的工人工资相应也增加,加上运输成本也在不断上升,饲养 生猪的成本在提高。三是去年同期基数低,相应也显得今年上涨幅度比较高。去年上半年,在居民消费 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 1.9%,其中粮食上涨 1.3%,肉禽及其制品下降 7.7%,蛋价格下降 1

12、0.9%。因此,当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但是,深究价格上涨的 原因,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从本轮涨价看政府宏观调控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 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从本轮涨价看政府宏观调控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 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从本轮涨价看政府 宏观调控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 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 写论文,以下是正文。1.生产和流通中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健全首先,粮食市场执行托市收购政策,导致市场可获粮源减少和对粮

13、源垄断格局的强化。 2005 年、2006 年,我国先后启动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小麦的市场价格低于最 低收购价格时,由中储粮总公司及其分公司和有关地方储备粮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的小麦最 低收购价格和质量标准,挂牌收购农民交售的小麦。在执行托市收购政策的过程中,由于 没有限制收购总量,敞开收购,客观上形成了以中储粮公司为主导的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 收购市场的垄断地位,也强化了一段时期后以中储粮公司为主导的国有粮食企业在粮源供 给市场的垄断地位。执行现行托市收购政策,容易导致市场可获粮源减少,并推动粮价上 涨。第一,托市收购期间,特别是托市收购结束后,尽管全社会的粮食总量仍然比较多, 但作为粮

14、食消费者和用粮企业在市场上的可获粮源,却因大量的最低收购价收购粮在储备粮 系统出不来,而有明显减少。第二,以中储粮公司为代表的国有粮食企业对粮源垄断格局 的形成,容易加剧粮食市场上供给主体对粮食市场需求变化反应滞后的格局,从而推动市 场粮价的上涨。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轻,生产较为分散。生产 分散造成农民本身没有如工会组织的保护力,当然我国工会与发达市场国家相比,力量也 十分薄弱,但是农民在面对上游加工企业或者其他收购方时更加处于弱势,缺乏讨价还价 能力。市场瞬息万变,而农业生产周期性明显。农业生产调整远远不如企业反应迅速。而 且我国农村信息化程度很低,农民在搜集市

15、场信息的能力方面十分薄弱,他们往往难以及 时了解市场行情的变化,难以及时做出合理的反应。市场化程度不够强大的时候,农民可 以依靠的只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但是现状往往不尽人意。而且,人们在物价上涨的背后常常能够看到利益集团晃动的身影。有的相互串通、 操纵市场;有的以行业协会的名义“协调”价格、合谋涨价;有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一 些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涨价行为使得商品价格涨幅远高于原材料涨价增加的成本,涉嫌价 格垄断。近期方便面协会被查处了。原因是根据价格法的有关条款,由世界拉面协会中国 分会组织、策划的“方便面行业集体涨价”事件,经国家发改委调查认定,已经构成相互串 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方便面

16、原材料涨价幅度不到 10%,而方便面价格上涨超过 20%。这是一种变相的垄断行为,损害消费者利益十分明显。2.调控预警机制不健全由于牛市冲天,越来越多居民将资金投入股市,股票升值造成财富效应,人们觉得 自己财富增长,消费习惯也会有所改变。这些都会必然导致商品消费结构调整,同时引起 价格调整,但是并没有合理的预警机制给予指导。在生产方面,也有早期的价格上涨的现象。以粮食价格为例,事实上,粮食价格一 直有波动。2006 年 11 月和 12 月,我国粮食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涨幅分别达到 4.7%和 6.9%。 如果国家有完善的预警机制,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则此次涨价不会来的如此突然。3.政府在农业方面宏观调控手段不足,表现在税收负担过重和调控方式失当从宏观税收负担来看,我国税收负担较轻,税收收入占我国 GDP 比重小于 20%, 而一般发达国家该比重一般为 30%50%。但是如果加入各种计划内收费,即以财政收入 占 GDP 的比重来看,我国大体和一般发达国家保持一致。如果再加入各种计划外收费,以 财政资金占 GDP 的比重来看,我国居民宏观税收负担远远高于一般发达国家。这是因为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