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保健_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510501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0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心理保健_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心理保健_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保健_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心理保健_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3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 8教师心理保健 ?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 方方一、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 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 角色, 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与不安。 教师的职 业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以外, 还要对社会、对家 长、 对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 教师每天都接触带 有情绪色彩的活动, 体验情绪上的紧张和痛苦, 对教 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使教师出现心理问题 的概率要比其他人群大。国内外有关研究充分说明 了这一点。 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 在教师、 医生、 农民、 律 师、 家庭主妇、 教士和修女中, 教师患神经官能症的 比例最高。 据上海师资

2、培训中心高峰等人 1994 年运用 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对该市 97所小学 3055名小 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调查, 当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 题形势严峻。若按被试有一个因子的平均分大于 2 即被检出的标准,则检出率为 48%; 若按因子分大于 3 为标准,则检出率为 12%。 这个检出率在国内有关 文献记载中名列榜首, 比目前已被研究过的其他群 体具有更加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测试结果分析表 明, 小学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躯体 化, 强迫症, 焦虑和恐怖。 据四川省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对中学教师进行 的同类调查, 发现城乡中学教师的 SCL ? 90总分都 明显高于常模。 各因子得

3、分, 乡村教师在抑郁、 强迫、 躯体化、 焦虑、 恐怖方面明显高于常模, 城市教师在 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 焦虑几个因子方面明显高 于常模,且人际关系因子明显高于乡村教师。 以上研究涉及了大城市小学教师和中等城市及 乡村中学教师,尚未涉及农村小学教师。 据笔者在学 校管理民主化等方面的相关调查研究中发现, 由于 农村小学教师长期在疲惫和清贫中超负荷劳作, 心 理健康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甚至引起心身疾 病, 出现? 华发早生?、 ? 英年早逝?的情况。 种种迹象表明,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教师的心理保健问题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 理者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 维护教

4、师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加强心理修养, 注意心理卫生, 保证他们 以健康的心理从事 ?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建议 从以下五方面去努力: (一) 建立一个民主、 平等、 互相尊重的学校心理 环境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主体队伍, 平均受教育程 度较高, 民主意识、 参与意识相对较浓, 心理需要层 次较高, 因此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 率先实行广泛而 真实的民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学校领导 要树立民主平等观念, 多一点人情味, 少一点不人 道, 在学校内部营造一种互相尊重、 平等相待的宽松 和谐的心理氛围, 使教师置身其间能有一种人际安 全感,

5、 既欣赏自己, 又悦纳别人, 使身心健康得以维 护和发展。 (二) ?减负?应该包括减轻中小学教师的负担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导致学生心身疾病的重要 原因, 教师工作负担过重也是导致教师心身疾病的 重要原因。有人认为,正如学生一进校门成了教师的 ? 包身工? 一样, 教师一进校门, 也成了校长的 ?包身 工?。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 每周二十七八节课, 五六 十个人的班级学额, 语数包班,备课上课改作业辅 导, 马不停蹄, 疲于奔命。加上少数校长缺乏人道主 义精神, 把社会对教师的过高定位和期待 ?拿来? 苛 求教师,给教师造成了额外的心理负担。一位小学校 长说: ? 一个教师如果退休以后还能活很

6、长, 那他肯 定不是一位好教师。? 可以断言, 说出这种话的校长 本身心理就不健康。有的学校机械套用物质生产部 门的管理方法。一天两次签到, 中间不定期抽查, 统 考抽考、 教案检查, 不给教师喘息的机会, 使教师身 心承受了过大的压力, 以至于心力交瘁, 积劳成疾。 据此, 我们完全有必要大声疾呼, 在举国上下大规模 的?减负?行动中, 应该包括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把 广大教师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当然,这 个问题的根本解决, 依赖于教育制度尤其是招生制 度的根本变革, 依赖于社会经济条件, 尤其是就业形 势的根本好转, 也依赖于社会价值观念尤其是人才 观的根本转变, 但学校管理

7、者有责任在自己的职权 范围内竭尽全力,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师超负荷劳 动的问题,比如, 提高教学效率, 实行弹性办公制度,心理论坛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 854心理论坛在可能的条件下减少班级学额, 让教师主动参与工 作和休闲并重等等,使其精神和体力有张有弛。 ( 三) 帮助教师树立正确学生观, 学会悦纳学生 笔者认为, 教师群体中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方面 是由于职业本身的压力, 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缺乏 正确的人才观、 学生观。当面对学习落后学生, 特别 是品德和学习均落后的学生时, 往往大发雷霆, 或忧心忡忡,不思茶饭。 在许多情况下,公平地说, 教师体 罚学生, 不是由于师德不良, 也不是

8、由于法制观念不 强, 实在是出于对学生的高度负责, 在? 恨铁不成钢? 的极度焦虑和狂怒中, 缺乏心理调试能力和自制力, 失去理智而出现的一种应激行为。这种行为的后果 既给学生也给教师自身造成难以抚慰的心理创伤。 要帮助教师调整心态, 变换角度看待学生, 至少 要树立三个观点: 一是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能教好的。世界 人口的 IQ 分布和心理学界的罗森塔尔效应从不同侧面证明了, 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是正常的, 只要教 师抱着热切的期望和坚定的信心, 并且让学生也对 自己的学习充满兴趣和信心,则绝大多数学生是可 以教好的。 二是要用全面的、 发展的观点看学生。有的学生 也许今天学不好, 明天却可

9、能突飞猛进; 有的学生也 许功课学不好, 某方面的才能却出类拔萃; 面对那些 顽皮淘气的学生, 切切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告诫: ?你 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 爱迪生?。三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由于我 国特殊教育的薄弱, 普通教育中有少数孩子要在求 学的道路上成才是很难的, 但是他们也要走上社会, 也要直面人生, 也需要健全的人格。因此, 教师要公 平地对待他们, 尊重、 热爱、 关怀他们, 让他们在学校 里, 在家里, 在社会上都抬起头来走路。 况且, 学校里 的后进生很可能在生活中走出一条光辉大道, 我们 不需要杞人忧天。 这么一想心里就会如释重负,处乱 不

10、惊。教师倘若能以如此平和的心态来愉悦地看待 各种类型的学生, 就能在爱与被爱的教育中, 在尊重与受尊重的交往中获得自我实现, 心理郁闷得到解 脱和升华, 这将犹如一股心灵的甘露, 滋润教师的心 田, 既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 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 健康。 ( 四) 在进修中提高教师水平, 释放职业竞争的 心理压力 新世纪新形势下, 教育思想和观念, 教学课程和 内容, 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日趋变革, 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加上职业竞 争的加剧, 给教师带来了不少心理压力, 有的教师要 参加职评, 好不容易达到了合格学历, 又得考外语 了, 待外语考完, 又要求具备计算机等

11、级证书了, 接 着要以发表两篇论文为必要条件了, 待这些都达到 要求, 又必须参加普通话等级测试了。 其间对教师产 生的心理压力, 绝不亚于几年前 ? 大学生赚小钱, 小学生赚大钱?的商潮中产生的心理不平衡。为了帮助 教师缓解和释放来自这些方面的心理压力, 学校管 理者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和进修, 通过 各种途径帮助教师? 充电?、 ? 加油?, 使他们赶上时代 的发展步伐。 ( 五) 把心理辅导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 内容 尽管大多数教师职前都学过普通心理学和教育 心理学, 但那些理论主要是教人如何教好书, 不教人 如何做一个健康的人。这是以往和现行师范教育存在的不足。 对于在职

12、教师来说,这个不足只能通过职 后继续教育来弥补。无论教师进修院校还是教师任 职学校都应该尽快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补充到职 后培训中去, 通过培训使教师学会了解并接纳自己, 认识并面对现实, 及时化解冲突与挫折, 不断提高心 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建 立教师心理档案制度,以此与教师业务档案制度和 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并驾齐驱; 举办心理辅导系 列讲座, 以此与教师五项基本功训练和教学技能训 练相配套; 设立教师心理咨询点, 定期为教师提供服务, 让教师的烦恼和郁闷及时得到排遣和宣泄。 ? 参考文献: 1 骆伯巍 ? 教师的基本条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教育评论, 1996, ( 7)? 2 高峰等 ? 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 上海教育科研, 1999, (3)? 3 方方 ?学校管理民主化势在必行 ?浙江教育报, 1998- 4- 21? 4 方方(寥正峰主编)? 愉快学习心理学,( 第四章) . 西北师大出版社, 1995? 5 丁桂凤 ?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 ?四川 心理科学, 1996, ( 1)? 6 李建平, 金志明 ?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 与思考 ? 中国教育报,1999- 1- 20 27? 7 王松花 ?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 大众心理学, 1996, (6)?( 作者单位: 浙江省浦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322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