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中国的国情与现代化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502671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46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中国的国情与现代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政治-中国的国情与现代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政治-中国的国情与现代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政治-中国的国情与现代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政治-中国的国情与现代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中国的国情与现代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中国的国情与现代化(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 http:/ 第一讲第一讲    中国的国情与现代化中国的国情与现代化  胡鞍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0年10月11日 A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巨人,无论是站立还 是躺下,无论是兴盛还是衰落,她始终是 一个世界巨人。  中国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国家,也是最迷人 的国家。了解中国如同在读一部“天书”。 http:/ A http:/ 问题提出 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   引起当代中国巨变的动力或动因是什么?   国情的定义和限制因素是什么?   毛泽东等领导人如何认识中国国情? &nb

2、sp; 研究中国国情的分析框架是什么? A 内容提要 第一节: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  第二节:引起当代中国巨变的合力  第三节:中国基本国情与发展  第四节:毛泽东等对中国国情的基本认识 与概括  第五节:分析框架 http:/ A http:/ 一、我们需要了解  中国发展的历史 约瑟夫 熊彼特认为,进行经济学研究,有三门专 业知识必不可少:经济史、经济理论与经济统计。 其中,经济史最为重要。 我们既要说明中国经济如何发展,又要分析推动 历史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既要知其然,又要知 其所以然;既要有历史视角,又要有国际视角。  

3、要了解中国是从哪里来的?已经走到哪里?未来 又走向哪里?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属于世界发展 的一部分。 A 二、引起当代中国巨变的合力 中国现代社会的多重“大转型”或“大变化”:  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或产业社会转 型 从自然、半自然经济和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 经济转型  从封闭、半封闭的经济和社会向开放的经济和社 会转型  从50年代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经济体制转 型。 http:/ A 二、引起当代中国巨变的合力 中国社会的转型和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多种 “分力”相互作用的合力过程。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是从许多 单个

4、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有 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由此产生出一个合 力,即历史结果。 恩格斯 http:/ A http:/ 影响中国社会巨变的不同变量  自然变量自然变量  经济变量经济变量  社会变量社会变量  政治变量政治变量  国际环境国际环境  自然地理条件 经济增长 人口增长及结 构分布变化 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国际关系  国际安全  自 然 资 本 积 累,退化或减 少 物资资本积累 城市化  乡村发展 政治决策机制 国际贸易和规 则 生态状况土地 退化、 沙漠化、 森林减少

5、 人力资本积累 人口健康  家庭变化  职业变化 政府结构、功 能、作用变化 国际资本投资 自然灾害的影 响 市场结构  国内贸易增长 文化变量  媒体发展 领导人特点  学习能力 国际知识与技 术  地理区位 非国有经济 社会保障体系 法律体系 国际移民 环境状况(各 类污染) 金融市场 公共服务  NGO 和社会 组织 司法体系 国际资源  全球环境变化 A http:/ 三、中国基本国情与发展 国情的定义与限制因素 所谓“国情”是指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 实际情况,以及那些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 最基本的

6、、最主要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 A http:/ 三、中国基本国情 人口数量、组成及地理分布   资源和物力种类、数量及地理分布   社会制度人和物的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配   生产技术生产发明的应用,科学、教育及社会 组织等   企业家创新管理才能(Entrepreneurship)改 变生产函数或应用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改变生产 要素组成或应用新的生产要素组合 限制因素  限制因素  发动限制  发动因素 发动因素 张培刚先生提出的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张培刚先生提出的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19491949)

7、A 三、中国基本国情 认识中国国情就是要深入认识和了解发动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发动因素与限制因素 ,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中国现代化的过 程就是一个不断促进发动因素或有利因素 成长,不断减少限制因素或不利因素的作 用,不断将限制因素转化为发动因素的历 史过程 http:/ A http:/ 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国情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中国国情条件下,怎样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认识国情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也 是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拟定有效的发展政策 的根本依据。  历史教训:大跃进

8、 党的十三大(1987)的历史反省 三、中国基本国情 A 三、中国基本国情 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首先,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其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再有,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http:/ A http:/ 如何系统地研究中国国情  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1941:  研究国内和国际现状  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  学习国际理论与经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三、中国基本国情 A http:/ 四、毛泽东等人对国情的  认识和概括 中国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百分之九十左右的

9、分散的 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 后的,这是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的,我 们还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 在古代   中国的现代性工业的产值虽然还只占国现代性工业的产值虽然还只占国 民经济总产值的百分之十左右民经济总产值的百分之十左右,但是它 却极为集中,最大的和最重要的资本是 集中在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官僚资 产阶级的手里   中国的经济遗产是落后的,但是中国人 民是勇敢而勤劳的,中国人民革命的胜 利和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加上世界上各国工人阶级的援助, 其中主要地是苏联的援助,中国经济建 设的速度将不是很慢而是相当地

10、快的, 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 中国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占了现代性 工业中的第二位,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 力量   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 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 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 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 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国营经济是 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 主义性质的   人民共和国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没有对外贸易的统治政策是不可能的。 中国还没有解决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 体系   中国已经有大约百分之十左右的现代性中国已

11、经有大约百分之十左右的现代性 的工业经济的工业经济,这是进步的,这是和古代 不同的 毛泽东谈中国基本国情特点毛泽东谈中国基本国情特点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三中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 A http:/ 四、毛泽东等人对国情的  认识和概括 刘少奇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1950年他指出中国劳动人民穷困的一个基本原 因是,中国近代的机器工业、运输业和农业还 很少,在国民经济中,百分之九十左右还是手 工业和个体农业,在运输业中,也绝大部分是 人畜力和木船运输。 A http:/ 四、毛泽东等人对国情的  认识和概括 毛泽东和刘少奇同志当时对中国国情中的

12、落后性、 不平衡性、差异性、多样性和制约性有着比较全 面的了解,特别使对少数的先进的现代工业与绝 大多数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并存这一特点有着极其 深刻的认识  莫里斯 迈斯纳指出,1949年,中国共产党接管的 是一个为战争摧毁了的经济,它远远不如十月革 命时的俄国经济发达。而正是这种极端落后贫穷 的条件这是中国历史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 和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观回答,构成了 1949年以后决定中国社会发展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A http:/ 四、毛泽东等人对国情的  认识和概括 建国初期7年经济建设后对国情的认识  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13、的最 重要的代表作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对中国现代化 发展道路的重大探索和初步成果;  毛泽东同志在把当时的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概括为“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一穷二白”。  刘少奇在1956年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谈到中国国情时讲,在旧中 国,生产资料工业的产值在全部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在 1949年只占26.6%。这是中国生产力落后的标志;  党的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是先进的 工业国的要求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 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 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

14、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来解决 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956)。 A http:/ 四、毛泽东等人对国情的  认识和概括 1957年陈云同志针对1956年的“冒进”,提出了所谓 “国力论”或“国情制约论”或“国力制约论”,即 “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 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1958年 南宁会议受到毛泽东严厉批评。  大跃进失败后领导人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毛泽东把中国国情特点概括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 经济落后。他的最主要的结论是,要使生产力很大地 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 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1962) A http:/ 四、毛泽东等人对国情的  认识和概括 人口众多人口众多  周恩来总理指出,由于我国生产还不发达而又人口众 多,劳动就业的问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还是会存在 的;  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