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尚贤》原文和译文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71744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墨子《尚贤》原文和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墨子《尚贤》原文和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墨子《尚贤》原文和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墨子《尚贤》原文和译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墨子墨子尚贤尚贤原文和译文原文和译文尚贤墨子墨翟(战国初鲁国人)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於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 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 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於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 ,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於众贤而巳。 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 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 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

2、誉之,然后国之良 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 不义不近。 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 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 ,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 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 我不可不为义。 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 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 墙深宫,墙立既,谨上

3、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 则上得要也。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 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 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 怨,此若言之谓也。 故古者尧举舜於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於阴方之中,授 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於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於罝罔之中,授 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於厚禄

4、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 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 恶不生,则由得士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译文】 墨子(子:在老师的氏前再加上美称,表示对老师的尊敬)说:现在的天子、诸侯、有地 位的贵族施政於国家的人,都希望国家富足,人民众多,刑法和政治安定(之:连词,用在 主谓结构之间,取消这个结构的独立性,使它充当动词欲的宾语) 。然而国家不得富足 而得贫穷,人民不得增加而得减少,刑法和政治不得安定而得混乱,那麼是从根本上失去

5、他 们想要的东西,得到他们所憎恶的东西,这是什麼原因呢(这:指示代词,作全句主语,相 当於说这 )?墨子说道:这是天子、诸侯、有地位的贵族施政於国家的人,不能尊 敬贤者、任用能人参政的缘故。因此国家拥有贤能之士多了,那麼国家的安定程度(就会) 增大;贤能之士减少了,那麼国家的安定程度(就会)降低。因此,当权者(致力的)事情 ,将在於使贤能增多而已 。 有人问:那麼使贤人增多的办法将是怎样的呢?墨子说:假如要想要增加这个国家擅 长射箭、驾车的人,一定要使他们富、使他们贵,尊敬他们,给他们荣誉。这样以后,国家的射箭、驾车能手将会得并增加了。何况贤能的人,敦厚於德行,擅长於言辞,精通於学术 呢?这本

6、来就是国家的财富、朝廷的辅佐呀!也务必将(且:时间副词,将)使他们富、使 他们贵,尊敬他们,给他们荣誉,这样了以后,国家的贤能之士将可以得到并增多了。 所 以古代的圣王治理国政,说道:行为不义的人就不让他富有,行为不义的人就不让他尊贵 ,行为不义的人就不与他亲密,行为不义的人就不与他接近 。因此国中富贵的人听到它, 都返回(指朝廷以外)商量说:先前我所依靠的,是富贵;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 人不避开贫贱,那麼我不可做合於义的事。 君主的亲属听到它,也返回商量说:起 初我们所依赖的,是亲戚关系;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非亲属关系,那麼我 不可不做合於义的事。 与君主亲近的人听到它,

7、也返回商量说:起初我们所依赖的 ,是亲近;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疏远,那麼我不可不做合於义的事。 离君主和国都远的人听到它,也返回商量说:我先前把离君主远看成是没有依靠,如今 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疏远,那麼我不可不做合於义的事。 及至边邑郊外 僻地方的臣僚,在宫廷中担任值宿、守卫等事务的贵族子弟(庶子:未正式授职的贵族弟子 ) ,国都中的一般人,四方边地的郊野之民听到了,都争先做合於义的事。这是什麼原 因呢?墨子说君上用来役使臣下的,只有一种东西;臣下借以奉事君上的,只有一种途径 。拿它跟富人作譬喻,有高墙、深邃的房屋,墙已经立好了(按,孙诒认为这句本来可能是 宫墙既立

8、,传抄失误) ,谨慎地在墙上开凿一道门户。有强盗进入,关闭他所由进入的地 方再寻找盗窃者(自:介词,由) ,强盗没有逃出的通道(其:语气副词。这裏用来加强肯 定的语气) 。 这是什麼缘故呢?就是因为君王抓住了关键(指义 ) 。 所以古代圣王为政,给有德的人安排职位并尊重现贤能的人,即使身处农业与手工业、市集 的人,如果有才能就选用他。给他高高的官爵,给他厚重的俸禄,使他们担负一定的工作, 果断地给予他们行使政令的权利。墨子或:爵位不高,百姓就不尊敬他;积蓄和俸禄不丰 厚,百姓就不信任他;行使政令不果断,百姓就不畏惧他。 提出这三件(爵位、蓄禄、政 令)来授予贤者,并不是对贤者的恩赐,而是想要事

9、业成功。所以在这时,以德行来安排职 位,按官职从事於职事,按功劳(的大小)决定赏赐(的多少) (殿:通奠 ,定) ,衡量 功劳(的大小)而分配俸禄。所以官吏没有永远不变的富贵,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终贫贱; 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的人就使之居於下位。提拔正直无私、行为合义的人,避 免为私利而相互仇恨的人,这就是说的这样的言论。所以古代尧选拔舜在服泽(地名)的北 边(阳:山之南、水之北都称为阳 ) ,把政权交给他,天下安定。禹选用益在阴方(地名 )之中,把政权交给他,九州平定。汤选用伊尹在厨房之中,把政权交给他,谋略成功。文 王推举闳天、泰颠於从事渔猎之中(罝:捕鸟兽的网) ,把政权交给他们,商

10、朝末年西方的 各个部落臣服。所以在这个时候,即使是禄厚位尊的大臣,没有谁不敬惧并且戒惕的(施: 通惕 ,小心谨慎) ;即使是从事农业、手工业、市集(店铺)的人,没有不争著勉力去崇 尚道德的(意:疑为德字的讹误) 。所以士这种人能用为得力助手(承嗣:副官,助手) 。所以得到士,谋略就不会受挫,身体不必劳苦。名声确立且功业成就,美好的事物得以显 扬,丑恶的事物不会发生,就是由於得到了士的缘故。因此墨子说:如愿以偿(这裏指治 国顺利)时,贤士不可不选用;治国不顺利时,贤士不可不选用。 (尚:通上 ,往上,这 裏作状语)往上想师法前人,奉行尧舜禹汤之道,就不可以不崇尚贤能。尚贤的人,是政治 的根本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