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66660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http:/www.chinagwy.org 2010-11-08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字体:大 中 小】 一、上古神话一、上古神话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二、先秦文学二、先秦文学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

2、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有关睢、伐檀、硕鼠、七月。4.战国策,33 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写。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三、两汉文学三、两汉文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2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

3、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 130 篇,包括 12 本纪、8 书、1o 表、30 世家、70 列传。4乐府民歌和赋乐。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四、魏晋南北朝文学四、魏晋南北朝文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场、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4、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4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五、唐代文学五、唐代文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2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3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

5、,与壬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集为孟襄阳集。4王维,字摩诘,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苏轼赞其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5李白,字太白,人称“诗仙”。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胱北楼等。6杜甫,字子美,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3 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结为杜工部集。7白居易,字乐天。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6、,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8柳宗元,字子厚。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传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位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创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六、宋代文学六、宋代文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1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属豪放派。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

7、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他的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捌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4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集为王临川集,中国 11 世纪的改革家。5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 9000 多首。6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古代最重捌

8、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7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人称“词中之龙”。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溥。宋词中成就卓越者,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七、元代文学七、元代文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1.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2.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疆等,结为东篱乐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3.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

9、的一部(21 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八、明代文学八、明代文学一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1施耐庵,主要作品为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礓后世农民起义产生了巨大影响。2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中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3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主要作品西游记是著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啊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4兰陵笑笑生,主要作品为金瓶梅,抨击当时统治阶级腐朽的生活,暴露了封建社会晚期的黑暗。5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九、清代文学九、清代文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0、:1洪舁,字防思,号稗畦。主要作品为长生殿,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2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又号云亭山人。主要作品为桃花扇。3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主要作品为聊斋志异。4吴敬梓,字敏轩,晚年号文木老人。主要作品为儒林外史。5曹雪芹,名霈,字梦阮,号雪芹。主要作品红楼梦(高鹗续后 40 回)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十、现当代文学十、现当代文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2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

11、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主要作品为 192 1 年出版的诗集女神。3叶圣陶,名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4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主要作品为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5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0 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6闻一多,著名爱国诗人、学者。

12、主要作品为诗集红烛、死水。7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8巴金,原名李尧棠。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82 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9赵树理,原名赵树礼,小说家。主要作品为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10曹禺,原名万家宝,戏剧家。主要作品为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11朱自清,现代作家。主要作品为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著名篇目有背影、绿、荷塘月色。12徐志摩,现代诗人。主要作品为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