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66067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2.1 项目背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 486 年始凿,至公元1293 年全线通航,全长 1794 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从历史上“南粮北运” 、 “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今天政府对京杭运河全面整治,提高航运能力,使其成为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南水北调的大动脉。泗阳县历史悠久,位于江苏省北部、洪泽湖北侧。从城市历史发展来看,经历了古

2、镇旧城新城东扩(工业园区)的历程。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穿越古镇与旧城,构成泗阳绿色核心。京杭大运河流经泗阳县南侧,连接古镇与新城区,在城区段约 9 公里,与古黄河构成泗阳县的城市绿肺,也是从水路展现泗阳城市的窗口,是泗阳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古镇与旧城、新城的联系主要通过京杭大运河、上海路等。近 10 年来,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保护管理措施不当,造成沿河景观杂乱无章,环境较差,运河作为一条过境河流,在泗阳县只承担着南来北往船只的交通功能,沿河功能未有效开发。市政建设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运河沿岸布置大量的临时民房,占据了最佳的景观位置,使滨水环境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地位不相称

3、,严重影响了泗阳县的对外城市形象,更没有充分发挥滨河空间应有的景观、休闲等功能。根据泗阳县城总体规划(20012020 年) ,泗阳县将建设成为具有两河风光和优美人居环境的园林城市,江苏省生态示范县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大力打造“以两河风光、楚汉文化为特色的现代化新兴中等工贸城市” ,建设运河新城。进一步挖掘城市“水”文化,彰显滨河城市特色,充分发挥大运河的历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高标准建设京杭大运河沿岸人文社区和绿色景观风貌。2011 年 6 月 10 日,泗阳县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双拥模范县“四城同创”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安排“四城同创”有关工作任务,计

4、划利用两三年的时间,努力把泗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滨水城市、运河新城” 。其具体进度目标是: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双拥模范”验收;争创“省级园林城市” ,2010 年创建成功;2011 年争创“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这次动员大会的召开,正式拉开了全县“四城同创”工作的帷幕。“四城同创” ,打造“滨水城市、运河新城” ,政府强调:坚持大手笔高起点规划城市。规划决定城市品位和档次,引领城市发展与未来。要以更高的视角审视规划。随着新一轮城市大开发、片区大建设、工程大推进,泗阳新的城市定位已经超越原有规划,功能需求已经领先原有规划,必须以更新、更高的视角,全面提

5、升和丰富规划的科学指导引领作用,真正实现总规划与控规无缝对接、产业和园区互促联动、生态与配套一体布局。要以更新的思维拓展城市空间。围绕构建国内一流滨水城市,8 月份完成京杭运河沿岸景观风貌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规划编制,并先期启动、重点推进“运河新城”项目建设;围绕改造城郊结合部,全面拉开泗水大道以东、洋河路以西、北京路以南、众兴路以北的“西康新区”总体开发帷幕,确保三季度完成总体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方案制定。要以更严的要求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城区水系环境、绿地绿化、通达网络等功能性规划编制,注重水体保护、绿量提升、功能完善,充分彰显“水绿泗阳”灵动之美。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和城乡建设、开发

6、区与主城区规划相衔接,努力形成中心城区、重点板块、特色城镇和中心村居互动发展新格局。要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严格抓好规划“六线”控制,不断强化规划决策的公众参与和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确保规划执行不走样, “滨水城市,运河新城”一年更比一年美。锁定现代化精品化建设城市。城市形象就是一个区域的品牌、一个地方的名片。要着力打造重点片区。强势组织“运河新城” 、 “西康新区”两大片区会战。 “运河新城”建设要遵循“统一规划、整体包装、市场运作、分步实施、成片开发”原则,采取先抓安置后拆迁、先做环境后开发的办法,明确责任主体,组建开发公司,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确保年内破题、明年拉开、三年建成,真正把

7、2.6 平方公里“运河新城”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滨水城市组团。 “西康新区”建设要以众兴镇为实施主体,组建城投开发公司,实行连片集中开发,确保明年全面推进、形象出新。要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大力实施“百幢高层推进工程” ,全力推动城区重点节点、重点区域标志性工程“转型升级” ,加快启动致远中学新校区、棉花博物馆建设,不断提升德华逸墅等 10 大精品小区建设品位;加快建设宿淮铁路泗阳站、京杭运河泗阳港、迎宾大道、泗阳大桥和运河四桥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和文体设施,超前筹划县内、县际高等级快速通道,进一步提升“通畅泗阳”实力形象。要着力打造靓丽品牌。围绕打造苏北旅游名城,积极开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做精做特

8、做优以省级古黄河湿地公园、城南生态植物园为重点的平原森林景区,以及洪泽湖抱墩岛景观工程等旅游亮点;迅速启动葛东河风光带、城市森林公园南段建设,抓紧实施街头绿地、公园游园和重点节点绿化会战;深入开展城区水环境整治,重点实施泗塘河清水工程、六塘河水质断面达标工程,加快建设大运河与泗水河北段风光带、文城路景观带,努力形成“水绿相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滨水园林城市新格局。突出人本化制度化管理城市。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全速推进“四城同创” ,加快推动城乡管理一体化。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按照“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要求,积极探索部门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全民参与的长效管理新机制,做到

9、人员责任、经费保障、创建机制、考核标准“四到位” ,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由突击性管理向依法、常态和高效管理转变。加快城市管理向镇村延伸,努力创建一批省级文明村镇、卫生村镇、园林村镇和双拥模范村镇。全力抓好环境综合整治。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突破口,重抓市容市貌、市场环境、交通秩序、五小行业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推动拆违建绿、城中村改造、城市亮化、物业规范化管理等全覆盖,做好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卫生死角保洁工作,确保 2011 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全新塑造城市文明形象。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双拥模范县,是泗阳县十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定下的目标,也是泗阳建设现代化

10、中等工贸生态城市的内涵要求。开展“四城同创”活动,既是泗阳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县百万人民的一件大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对于促进全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五个文明”建设,推动泗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开展“四城同创” ,是推进泗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滨水城市” 、 “运河新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打造和谐泗阳、宜居泗阳的重要抓手,因而可以说, “四城同创”活动,是一项为民尽责、为民兴业、为民谋利、为民行政的实际行动,是全县当前最大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投资环境工程。2008 年以来,泗

11、阳县紧紧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充分利用“中国杨树之乡”品牌优势和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穿越而过的独特资源,不断加快园林绿化、城市景观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树立科学发展观理念,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综合管理,坚持把城市作为吸纳要素、统筹城乡的重要载体,紧紧围绕 40 平方公里、50 万人口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定位,快节奏推进“四城联动” ,高标准抓好“四城同创” ,力争用 3 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个规划可见、现实可近、群众可享的文明靓丽宜居、以两河风光、楚汉文化为特色的“滨水城市、运河新城” 。为不断拓展园林绿化功能,进一步发挥园林绿化功效,我县按照“建精品

12、、创特色、显亮点”的绿化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精细化管理、艺术化造景,努力使园林绿化成为展示泗阳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以“大园林、大绿化、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在体制、机制、政策、观念上下工夫、做文章,努力实现园林绿化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丰收;三是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城市基本公共设施、社会公益事业的生态保护功能和文化凝聚功能,在园林城市创建进程中,把握发展趋势,拓宽发展领域,整合发展资源,挖掘发展潜力,努力实现园林功能功效的最大化。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以人为本” 、 “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始终把城市绿化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根据县城总体规划要求,以“三轴三带”

13、、 “三河五岸”为重点,大力实施生态源、生态廊、生态屏等增绿、扩绿工程,做好“露水、透绿、靓城、乐人”文章,着力打造“宜人居、宜发展、宜创业”的生态文化城市。公园采用“自然型、森林式、原生态”以及“可识别性、可进入性和方位感”的设计理念,引入“城市绿谷”概念,实现闹中取静的城市园林效果,以曲折延绵的小河为生态主轴,以高大乔木、乡土树种、古树名木作为植物框架,栽植香樟、桂花、雪松、榉树、银杏等各类苗木 4.5 万余株,配以小桥流水、建筑小品点缀,形成了一个以人为本、以水为源、以绿为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城在水中映,水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的休闲场所。充分体现了“人民城

14、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和谐建成理念。泗阳县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打造精品、提升档次、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实施道路绿化改造、新老小区绿化品位提升改造和街头绿地公园新建改建等工程。投入2000 多万元提升改造泗水大道等 11 条道路的绿化景观、小桃源等街头绿地、玫苑等 9 个小区,形成植物造景有特色、园林艺术感染力强的精品公共绿地与舒适怡人、自然和谐的生活空间。通过开展城区乔灌木栽植“双十万”等秋季绿化推进工程,单位庭院绿化、居住小区绿化、单位门前绿化工程做到见缝插绿,立体绿化。实现新增城区绿地 40 多万平方米,城区公园绿地面积达 247 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39

15、.81%,绿地率达到 34.2%,人均占有绿地 16.1 平方米,目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6.1 平方米,城市绿地面积迅速扩张,绿地品质品位明显提升,实现了城区园林绿化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2.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2.2.1 项目区域环境发展现状(1)自然概况泗阳县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位于东经 1182011845 、北纬 332333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南频洪泽湖,北邻沭阳县,西与宿城、宿豫区毗邻,西南与泗洪县接壤。县境总面积 1418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29.62%;水域面积 420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29.62%。陆地面积中有可耕地70318 公顷。泗阳县境内无山丘,属黄泛冲积平原,总地势西高东低。泗阳县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沿江经济带、和东拢海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与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的交结点,又有徐淮公路和徐、宿、淮、盐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泗沭公路纵贯南北。(2)人口、行政区划泗阳县现辖众兴、爱园、王集、裴圩、新袁、李口、临河、穿城、张家圩、高渡、卢集 11 个镇和庄圩、里仁、三庄、南刘集、八集 5 个乡,总面积 1418 平方公里,总人口近百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81.8 万,约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