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65173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4 4 课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主备课人:谢非成员:邵浩佳、邹璧璋、伍小华、黄桂贤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二、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二、本课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难点: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三、教学课时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问题式”和“导学式”教学五、教学准备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六、课型六、课型:新授课。新授课。七、教学过程七、教学过程导入:导入:商鞅变法是指战国(公元前 475

2、公元前 221 年)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的两次政治 改革。商鞅姓公孙,卫国贵族,又称卫鞅或公孙鞅。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奠定了秦 国富强的基础。商鞅变法的两个内容对我国古代经济政策产生巨大影响,一是“废井田、 开阡陌” ,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从 法律形式上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二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商鞅首次明确提出以农业为 “本业” ,以商业为“末业” ,这在当时有利于增加人口、征发赋役地租,发展了封建经济。1 1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以血缘为纽带

3、的氏族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国家出现了,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2)奴隶社会井田制井田制的基本特点有: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正如诗小雅北山所说:“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诸侯将受封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赐其子弟和臣属。周王对所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各级受封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

4、庶民集体耕种。使用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可以参看本课第 16 页的甲骨文图)。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含义: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了。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5、,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从西周中期开始的土地关系的松动,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井田制瓦解的过程: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在春秋时期土地关系变革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其中,最典型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也较为彻底。商鞅变法规定“为田

6、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按土地占有形态分类,一般认为封建社会有三种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如均田制,即是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小农土地私有制:广大农民占有很少土地。其中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国家政权控制部分土地,小农土地私有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土地兼并:地主官僚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封建国家、农民控制土地数量急剧减少,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土地兼并的实质是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其影响有:社会矛盾激化

7、,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历朝政府都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以维护统治;另外达到增加政府收入。所以土地制度往往和赋税制度相结合,政府往往把土地作为收税的依据之一。封建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主要有:均田制。政府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受田农民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均田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均田制逐渐瓦解。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纷纷丧失土地。明朝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封建土地私有制有两个特点:即土地私人所有(区别与西欧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可以买卖或转让。因为这

8、个特点,导致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不可根治的弊病,封建政府的各种措施都不能真正抑制兼并。变动趋势 一方面:大地主、大官僚和贵族不断地兼并土地。其结果是:地主阶级控制了大量 土地;农民无以为生;封建统治力量严重削弱;进而导致了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爆发, 旧王朝往往迅速溃灭。 另一方面:新建立的封建政权中比较有远见的统治者往往利用政权力量,对土地占 有状况进行调整,调整的基本点在于:确保国家控制一定数量的土地,以保证维护强大的 国家机器所必需的赋税财政收入;安定农民,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以恢复生产,稳定 统治。但封建政权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这样农民起义的不断爆

9、发,封建王朝的 不断更迭就难以避免。 例题:例题: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农民土地私有制 B井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土地国有制 解析:解析:C 战国时期确立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占统治地位。 2 2 “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的内容、目的和评价政策的内容、目的和评价 (1)内容: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 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A.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即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

10、业的发展,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为“末”业。从商鞅变法时首次正式提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推行,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执行这项政策。统治者推行这项政策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即自然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其核心是农业,商业是辅助和补充。在封建社会建立之初,该政策维护了封建经济尤其是保护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因此,这一时期,如教材所述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和西汉政府抑制富商大贾的做法,都具有进步的作用。B.明清两代的“重农抑商”明清我

11、国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说明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这一时期为了加强和巩固封建统治,封建政府继续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明清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教材引用了明太祖和雍正帝的告谕,说明明清两代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关键是能否提炼出这种观点,建议通过仔细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提炼观点,得出正确结论。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独占专利,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专卖制度是指国家对某种产品的买卖、生产进行垄断的一种制度。明清两代由官府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从而阻碍了工商业发展。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明清两代对民营商业征税不仅税率高,税目繁多而且关卡林立

12、。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后果: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重农抑商”政策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2)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3)评价 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 级政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 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商业资本发展和向手工业资本转化,严重地 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 碍自由

13、劳动力的形成、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 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 例题:例题:对明清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 A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产生 B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D有利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解析:解析:A 明清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而“重农抑商”不利于资本 主义萌芽,故也不利于民主思想产生。 3 3 “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原因和评价政策的含义、原因和评价 (1

14、)含义: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 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实行“禁海” 。需要注意的是, “严格限制” 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2)原因 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 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 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满清统治者企图通过“海禁” 、 “闭关” ,将国内汉人 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他们内外联结,形成反清力量。 (3)评价 积极作用: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 ,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

15、族“自 卫” 。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 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消极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 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4)启示: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才能超越世界先进的国家。 例题:例题:对明清实行闭关政策的相似之处表述错误的是( ) A.其主观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B.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都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D.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解析:C 明清闭关政策的含义是严

16、格限制对外交往,并不是绝对禁止。【基础练兵基础练兵】 1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 要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氏族公社所有制 D农民土地所有制 1A 诗句反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 ,这种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指的是井田制。 2 诗经大田写道“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从这些充满现 实主义古典文学气息的文字中,我们能探究到的古代经济信息是( )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土地兼并严重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井田制趋于瓦解 2D 诗中反映公田不受重视,私田大量出现,这是春秋时期井田制趋于瓦解的写照。 3下图是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一枚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以纪念在中国存在了 2600 年的农业税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废止。中国的农业税大致开始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