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古人的养生之道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32322 上传时间:2018-05-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数古人的养生之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细数古人的养生之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细数古人的养生之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数古人的养生之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数古人的养生之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数古人的养生之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 “寒从脚起,病从口入”从小,我们就听到过各种各样的关于健康养生的谚语、古诗句,数不胜数。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古有秦始皇炼丹追求长生不老,今有国家提倡全民健身。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对养生保健格外关注,也在这方面倾注了大量的智慧与心血。现如今,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也日益提高,人们从曾经对物质的追求逐渐转变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曾经的我们认为只要吃饱、穿暖,那么生活就是幸福的,现在我们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吃穿的质量与健康。人们开始意识到了添加剂的危害,开始意识到了尼古丁的危害,开始意识

2、到农药化肥的危害,开始意识到了衣物中不达标的化学染剂的危害,开始意识到年轻对身体的挥霍到了年老就要付出病痛的代价科技的发展让人类的平均寿命普遍增加,而在古代,六、七十岁甚至可以算高寿。那么古人为了自身的健康,为了活的更长久,又总结了哪些经验与智慧呢?中国人素来爱吃,也向来会吃,也古代不像现在有那么多的保健品,古代注重的是食疗。前段时间红遍大江南北的甄嬛传亦是掀起了一阵养生保健的热潮,剧中的娘娘嫔妃们也都有各自的美容养颜的妙招。皇后喜食猪骨汤,猪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骨胶原、骨黏蛋白等,能增强肌肤弹性,减缓机体衰老。原本生性淡然的甄嬛喜食百合,百合主要含生物素秋水碱等多种生物碱和营养物质,有良好的

3、营养滋补之功,特别是对病后体弱等症大有裨益。温柔贤淑的沈眉庄喜欢红甜菜,菜根含有丰富的钾、磷及容易消化吸收的糖,可促进肠胃道的蠕动,甜菜根中含有天然红色维生素 B12 及铁质,可以有效补血。而最华贵的华妃,最喜欢的是桂花藕粉,桂花可美白肌肤,清除体内毒素,藕粉含有丰富的营养,有洁肤美白的功效,另外还能提高细胞的再生活力,让肌肤平滑细腻。我们不难看出,她们吃的,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饕餮盛宴,讲究的是食物与食物之间合理的搭配。明代的养生四要中说道:“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 ,意思是说五谷杂粮是人所食的主要粮食,给人体提供每天所需的能量,而五畜即牛、犬、羊、猪、鸡,是给人体以热量的

4、补充,是五谷杂粮的辅助。五菜是指各种各样的蔬菜,蔬菜也是我们在食用谷类和肉类之后对纤维素补充。五谷是指各种各样的水果,水果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补充,主要是给人体补充维生素等元素。不过,世间万物相生相克,也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可以任意搭配,相克的食物放在一起食用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甚至有生命的危险。举例来说,鲫鱼和冬瓜不能共食,鲫鱼性温味甘,能和胃补虚、消肿去毒、利水通乳,但若与冬瓜同食会使身体脱水;西红柿和鱼肉,西红柿中的维生素 C 会对鱼肉中的铜元素释放产生抑制作用;大蒜大葱都是强烈刺激肠道的食物,胃肠道有疾患的人食用后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再比如,长芽的土豆不能吃,小葱不可以拌豆腐,变质的食物不可

5、食,吃完水果不可立即饮用热水这一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吃什么很重要,怎么吃也很重要。我们常说“早饭要吃好,中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饭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在饿了一夜外加面对崭新的一天,我们要在早饭中吸收充足的营养来面对一天的生活。中午,结束了半上午的劳累,还要面对一下午的劳碌,我们一定要吃饱,并且荤素合理搭配。晚上我们的运动量并不大,所以能量消耗少,晚上吃太多,不易消化,也容易长胖。饭桌上,我们要“食不言,寝不语” ,妈妈从小也告诫我,吃饭的时候就专心致志的吃饭,不可以看书、看电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的话不仅容易让自己咬到舌头,而且“食不知味” ,更容易

6、导致消化不良。现在的孩子不肯吃饭,家里的家长总是宠着、哄着,电视一开,来,动画片的小朋友吃一口,你来吃一口。诚然,这样做孩子乖乖吃了饭,可是这样的孩子从小连一件小小的专心吃饭的事情都做不好,长大后能有多大的专注力投注于学习之上?吃饭要专心,但也不可狼吞虎咽草草了事,大人总是不许孩子们用汤泡饭,就是因为用汤泡饭,我们无法充分咀嚼米饭就咽到了肚子里。牙齿就是消化食物的第一道屏障,咀嚼不充分会加重我们胃部的负担,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胃病的发生。吃饭,细嚼慢咽是正理。吃完饭,我们当然不可以就往沙发上一躺,看电视,睡觉。明朝郑宣在昨非庵日纂中谈到:“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 ”意思是说,吃完

7、以后,要喝一杯清茶,清清肠道,起身行走几百步,同时也要用手轻轻按摩肚皮。这样的做法在现代很常见,很多人们选择在晚饭后出去散步,散去一身劳累,毕竟“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嘛。饮食养生是对人体由内而外的保养,而生活养生是对人体从外部的呵护。冬季,为四季之末,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万物生机隐伏。 内经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 。冬季在人体应于肾脏,肾脏是人身阴精阳气之本,冬令阳气潜藏于内,阴精固守充盛,是“养精蓄锐”的大好时机,为来年的生机蕴育精力,因而冬季的养生之道又称为“养藏之道” 。因此,冬季养生应注意避寒就温,敛阳护阴,着眼于一个“藏”字。秋末冬初,有很多同学已经穿上了自己的所有的行头

8、,生怕自己冻着;而有的同学,要风度不要温度,宁愿在寒风中懂得瑟瑟发抖,也要穿着裙子吸引别人的眼球。宋蒲虔贯在养生要录中提到“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 ”衣服的薄厚度,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加减,不可过度。俗话说春捂秋冻,在春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穿得暖和一点,秋天的时候要让自己冻一冻,这样能帮助自己的身体提前适应夏天的酷热和冬天的严寒。说到冬季保暖,现在的我们有空调,暖气,电热毯而在古代,冬季大多烧柴炭取暖,为此清代宫廷里还专门设置了管理冬季取暖相关事宜的机构惜薪司。为了不污染室内的空气,惜薪司选用的是火力旺,不冒烟也无味的优质木炭。从甄嬛传里我们也可以看见火盆、炭炉等是

9、佳丽们比较常用的取暖方式。其实不仅是现在我们北方会集中供暖,在古代宫廷内也有“集中供暖”的设施地龙,紫禁城内宫殿的地面下,大多挖有火道,殿外廊子下设有一米多深的坑洞,即灶口,这就是地龙结构。太监在灶口烧火,热气通过火道遍及地面,足以让贵人们驱寒。除此之外,清宫室内还设有暖炕,炕下有火道,其结构与现今北方农村还保留的炕床类似,人在上面非常暖和。与此同时,古人在冬天御寒衣服是必不可少的。裘是有钱人的冬装,裘即毛向外的皮衣,用以做裘的皮毛很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其中狐裘和貂裘最为珍贵,为达官贵人所穿,鹿裘、羊裘则品质略逊一筹,但也非普通百姓能享用的。冬季养生,可不仅仅是保暖这么简单。不能因

10、为冷我们就像动物一样冬眠,冬天依旧需要运动,也可以说运动是健康的源泉。 吕氏春秋尽数中说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生命在于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慈禧太后深信这句话,一向注意体育锻炼,她的锻炼方法,主要是八段锦,每天清晨起床后,总要练习一遍。现在的我们,有了更多的御寒措施,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少,更应该走出门去,动起来。即使做不到“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我们也要坚持每天出去进行锻炼,呼吸新鲜空气,提高自身御寒能力与免疫能力。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有一个健康人生的基础,养生不需要雄厚的资本,只需我们的用心及对生命的关爱。在这一领域,我们每个平民百姓都可做一个不平凡的人,让青春挑战岁月,让健康、青春、活力与不老的生命相伴,这样才能迎来一个高龄而充满活力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