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三单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22064 上传时间:2017-08-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三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三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三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三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三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三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三单元(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概述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 4 篇课文组成。 古诗两首风筝 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 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本组教材以秋天为专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各部分教学要相互关联,

2、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拟定的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与秋天有关的饿故事、散文、诗歌等,联系学生实际,感悟、发现秋天的美好。2、随文和课外阅读会认汉字 30 个,会些子 34 个。3、通过看、读、找、抄、写等各种形式,积累语言。基本问题你能体会秋天的美好吗?单元问题1、你还能说出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吗?2、你能再补充秋天的雨带来了哪些色彩吗?3、你能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吗?框架问题内容问题1、你知道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吗?2、小朋友放风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3、秋天的雨什么样的?4、诗歌中告诉了我们哪些秋天的声音?课时安排 1214 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3、表 课题: 9 古诗两首 授课时数 2 时间 2015 年 月 日设计要素设 计 内 容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前两句写诗人秋夜的孤独寂寞,后两句写夜深偶见篱下灯火,不禁想起童年的快乐的生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作者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的诗,一首抒写思亲的千古绝唱。知识 与技能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学情分析由于在以前的课文中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相对完整的学习,所以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了解了课文所描

4、述的对象后,不能体会其代表的深远的含义以及句子的深刻内涵;大部分学生虽然在朗读中能把握语句的抑扬顿挫,但却不是在体会着重点句子的描写将内心的感情表达出来,所以这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重点指导的。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教学分析教学难点 解决办法课文后面提供了一些词的注解,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解,自己试着理解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在组内进行交流,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结合看图、查阅资料,理解诗意大致内容。重点训练学生有感情吟诵,并在读中体会、理解。2、自读、交流、背诵。教学资源 教学

5、挂图,教案,教学用书.夜书所见梧叶 送 寒声郁闷 孤独秋风 动 客情儿童 挑 促织亲切之感篱落 一 灯明板书设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倍思情思念家乡遍插茱教 学 过 程第( 1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学生把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给大家。从学生的所知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学习古诗1、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2、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3、同桌互读:互相评议、互相指点。4自

6、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5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6课堂交流。学生看挂图说话。自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同桌互读。生自学古诗。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把学懂的进行交流。通过看图说话,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诗文。教给方法,自学自悟。学生通过交流,解决疑难。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4体会情感自由读古诗,展现画面小组交流

7、,组内成员互相补充。指名说。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带着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读、组内交流,理解诗句。体会感情。教师的点拨有利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四、熟读成诵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学生熟读后,进行背诵的练习。同桌互背互评。运用多中形式自主背诵。五、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学生认读生字,并练习书写。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六、拓展活动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 读或背给同学听听。增加阅读量。教 学 过 程第( 2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课题引入你知道“九月九日”是个什么日子吗

8、?板书课题。学生个别回答。齐读课题,说说对课题的理解。从课题入手,感知古诗的主题。二、学生自学,讨论。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自学要求:学生按照自学要求,自己学习古诗,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提示学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小组合作,讨论自学。三、学习交流,解决疑难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讲一讲自己读懂的诗句。其他同学补充。和同学合作,把古诗描写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四、有感情朗读,展开想象。1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

9、怎样的思想感情?2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吗?指名朗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指名回答问题。同学之间交流,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引导以情促读。引导以读促发想象。五、熟读古诗,理解内容。1自由朗读,达到熟练。2同桌互读,练习背诵。自己朗读课文。同桌互读,练习背诵。指名回答。品赏文字,述说感觉。六、拓展活动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指名背一背指导的古诗。扩展学生的知识内容,丰富学习的内容。教学设计评价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 10 风筝 授课时数 2 时间 2015 年 月 日设计要素设 计 内 容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记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制作风筝、放风筝

10、和找风筝的故事,语言朴实,笔调亲切、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做风筝和放风筝的快乐,也写恶劣找风筝的伤心;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美好憧憬。知识 与技能1、认识“依、歇、丧”等 5 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 12 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 13 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借助拼音识字,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但三年级的

11、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还远远不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文贴近生活,学生对风筝并不陌生,并有放风筝的生活体验,因此对于理解文中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心情并不难,但要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仍然比较困难。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的词语和句子。教学分析教学难点 解决办法主要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多种形式的读,又自读、小组内读等等。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理解课文。2、观察法、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教学资源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教学用书、教案。板书设计10 风筝做 憧憬放 风筝 快乐找 难过教

12、 学 过 程第( 1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1、唤起情感: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童年最大的快乐。说说自己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 (师巡视,了解学情)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自读课文,想怎么读

13、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1、以读代讲学习第 1 自然段,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1)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3、学习第三自然段。(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理解“憧憬” “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 , 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读课文与画词句结合,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

14、习惯。读思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3、练习书写生字。注:“拼” “村” “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 、四声(磨面) ;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认识字的结构规律。突破难写的字,提高写字的质量。教 学 过 程第( 2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1、选择第 1 自然段至第 3 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选择自己最

15、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1、学习第 4 自然段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 4 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说说你读后的发现。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2、学习 5、6、7、8 段。(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用心读读第 4 自然段,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方式:读、体会、 “大惊失色” 、 “千呼万唤”可表演。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体会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读思结合,理解课文内容读课文与画词句结合,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三、回顾课文,畅谈感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受。 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心情的重点句。 的快乐。四、抄写课文中的好句子。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提议学生抄抄。找出自己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