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学子对复旦传统的认识与态度”总结分析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21622 上传时间:2017-08-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学子对复旦传统的认识与态度”总结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复旦学子对复旦传统的认识与态度”总结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复旦学子对复旦传统的认识与态度”总结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复旦学子对复旦传统的认识与态度”总结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复旦学子对复旦传统的认识与态度”总结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旦学子对复旦传统的认识与态度”总结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学子对复旦传统的认识与态度”总结分析报告(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 任课教师:陈金华 报告主题:复旦学子对复旦传统的认识与态度总结分析报告关于“复旦学子对复旦传统的认识与态度”复旦已经走过了 100 个年头,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禁感慨万千。一代又一代复旦人不懈奋斗,铸就了复旦今日的辉煌,也形成了复旦的精神和传统。百年校庆的机会使得我们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一百年的岁月匆匆而过,它为复旦留下了什么,并且对于现在的复旦人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确立“复旦学子对复旦传统的认识与态度”这一研究课题的思想上的动因。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问卷调查,希望以这一种比较直接、直观的方式对此课题有所了解,并且可以借此振奋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2、使复旦人更加团结一致,更加了解复旦百年来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更加明确复旦的发展方向。此次课题研究的步骤主要分为:第一,资料收集。通过校史馆图书馆的资料、网上的资料、相关报纸期刊的上的资料。第二,问卷的制定,第一次初稿,经过内部审核讨论,第二次修改。再此审核,第三次定稿。第三,问卷发放,与各院系的相关负责人保持联系,保证问卷回收的质量。第四,通过网络查找海内外知名高校的关于其学校精神方面的文章或相关信息。第五,回收问卷,整理访谈稿。第六,比较分析研究问卷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第七,撰写总结分析报告。根据预定步骤,我们在资料整理和问卷上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为了能够很好的挖掘出复旦那学子对复旦校史的

3、了解,更为了增加这份试卷的更具参考性、更具有创造性,并保证最高的准确性。我们特意深入到校史馆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合,对具体资料进行核对。为了确定李登辉校长在 1943 提出的复旦精神,由于是建国以前的资料,我们搬出了许多积存已久的原始资料,以求真实、准确。其次是资料的筛选。我们共召开了五次讨论会,专门对我们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去粗取精,摘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作为出题材料。我们着重的是对复旦学子对复旦基本校史的了解,以及对我们复旦老校长的办学理念的体会。再次是对题目的编辑。我们特意成立了命题小组,对问卷题目的具体形式进行研究、定稿。作为问卷,必须要适当的减轻做题同学的负担,所以必须以主观题为主。

4、但是又要能体现同学们对复旦传统的认识和态度的主观认识。这就对命题方式和题目设计提出了挑战。最后问卷的定稿。我们先起草出一份问卷初稿给部分同学讨论,通过网络邮件的方式与他们多次的沟通,获得一些结果,形成一定共识。然后我们内部再次进行审核,综合相关意见完成问卷的最后定稿。问卷结构解析本次问卷的题型分为客观型的校史题和主观型的复旦精神的题目。在此对问卷内容进行简单陈述: 复旦校史一、校训:其中包含了原复旦和上医大的校训。 (第 1 题、第 7 题)第 1 题:要继承和发扬复旦精神,首先应该了解校史。校史教育应该成为在校师生的必修课。要在全校师生中广泛深入地宣传和学习校史,弘扬优良传统。教师们应用复旦

5、的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 任课教师:陈金华 报告主题:复旦学子对复旦传统的认识与态度优良传统教育和影响学生,特别是要把校史上著名人物的先进事迹作为教育学生的生动教材。第 7 题:颜福庆先生早年就推崇“正谊明道” ,要求师生“不计功利,为人群服务” 。上海医学院的校歌第一句便是:“人生的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的价值何在乎?为人群解除病苦。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励下,一代代上医人发扬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努力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二、校址:选用了战时校址。 (第 2 题)三、重大事件:选用 50 年代院系调整。 (第 3 题)第 3 题:复旦地处上海。从东海之滨的小渔村到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的

6、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复旦深受影响,复旦的精神和文化与上海的城市精神是一致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和心态使复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复旦历史上经历过几次大的调整。建国初期,新生的共和国为了满足国家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对高等院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复旦是这次院系调整中组合高校最多的大学,一共有 19 所高等学校的相关系科加盟复旦。这次调整,使得复旦成为一所门类众多的全国性的综合性大学。四、名人校友 (第 4-6 题)第 5 题:海纳百川的前提是对外开放。复旦历来是一所重视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大学。一批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都有海外

7、留学的经历,复旦老校长李登辉和上医老校长颜福庆都曾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复旦拥有开放的心态,早在“文革”结束后,当多数人对“外国”二字还避之惟恐不及时,复旦大学已毫不犹豫地与国外大学联系,将年轻学者与学生送出国门深造。苏步青、谢希德等老校长都是国际交流的创导者和开拓者,他们的身体力行为复旦带来了很大的国际声誉,为我们后人创造了很多机会。谢希德,这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著名物理学家,也因其崇高人格与卓越才干,成为深受复旦人尊敬与感念的一任校长。第 6 题:复旦学子以优异的成绩为母校的优良精神传统不断增添新的注解。给年轻人机会,在打好基础之后,将学生们推向更高更广阔的舞台,是复旦多年来形

8、成的良好风气。复旦园里走出了一批新经济时代弄潮儿,从盛大老总陈天桥到复星高科郭广昌,似乎也有着某种“复旦制造”的共性。因成绩优异提前毕业的陈天桥,最难忘的是在母校团委工作给他的机会和磨炼, “这段经历为我后来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 五、科学术成果 (第 9 题、第 10 题)第 9 题、第 10 题:复旦的学术成果在中国高等教育及科学史上创下了很多值得骄傲的第一。 复旦精神一、与上医的合并 (第 8 题)第 8 题:2000 年 4 月,原复旦大学和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两校合并犹如两支涓流汇成为一股洪流,使得新的复旦大学有了更厚实的历史财产、更辉煌的成就和更广泛的

9、影响。复旦与上医的合并,使得新复旦的学科更加齐全,综合性更强,学科交叉融合的空间更加广阔。学科综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也有利于拓展新的学科生长点,有利于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的新生长点往往在交叉点上。而综合性大学具备学科交叉的土壤。合并四年来,学校加大了对医学学科的投入,重点扶植医学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二、复旦人更青睐的名流 (第 15 题)三、大师与大楼 (第 16 题)第 16 题:1952 年的院系调整,使得各路名师云集复旦,不同的要求见解、不同的人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 任课教师:陈金华 报告主题:复旦学子对复旦传统的认识与态度文背景都在复旦园里交

10、流、碰撞、汇聚、融合,并在这个过程中生长出新的枝芽来。这充分说明,一个学校必须是活水,是海洋。新的力量的加入,总会给学校带来一股新鲜空气,甚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学科的面貌,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人才流动、人才引进是一所大学永恒的主题。复旦也正是在这种过程中才永葆青春。 “大楼”只是表征,为复旦赢得声誉的,乃是“大师” 。百年岁月,复旦积涓流而成汪洋,辈出的学术名师如九仞高山,是真正沥出学术甘泉的源头。正是因为复旦园里有自由的学术空气,开放的学术空间,宽松的学术氛围,这才吸引和集聚了各路名师,造就了许多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更弥足珍贵的,是复旦严谨而丰厚的学术衣

11、钵的传承始终不绝如缕。正直高贵的人格,淡泊名利的胸怀,复旦名师的风范,润物无声地影响了一代代复旦学子。四、复旦的优越感的表现时刻(第 18 题)五、有关复旦精神的认同度(第 11-13 题)第 13 题:复旦老校长李登辉先生将“团结、服务、牺牲”作为复旦精神的主要内容。历史上,不少优秀的学子都积极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他们一直站在斗争的最前线,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 13 位复旦学子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时,复旦被誉为爱国民主的堡垒。上海解放后,为了解放全中国、巩固新生政权,复旦有 780 名学生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南下服务团和西南服务团,参加人数列上海高校之首。在这前后,

12、一批留学海外的优秀学子也怀着赤子之心,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到祖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投身新中国的教育科学事业,他们之中就有著名的谢希德教授。 六、关于现在复旦人气质(第 19-21 题)第 19 题:在上海生长了 100 年的复旦,从抢抓对外开放机遇时的聪明灵活,到不作一鸣惊人语的平和务实态度,海派地域文化也融入了复旦的性格。复旦是国内最早由教育部与所在城市共建的重点大学。一位学者这样定义复旦与上海之间的关系, “大学应成为城市的人文森林而不是象牙塔,必须接触社会,面对现实问题才有生命力” 。七、复旦学子对于支援者的态度(第 22 题)第 22 题:进入新世纪新时期,复旦人继承了老一代的优良传统

13、。从支教到支医,从援疆、援藏到援滇,在西部,在基层,在最艰苦的地方,都能看到复旦人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身影。以马骅为代表的研究生西部支教群体就是新一代复旦人爱国奉献的典型代表。这再一次证明,爱国奉献、服务大众的复旦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继承和弘扬。八、复旦人的追求卓越的传统(第 23 题)第 23 题:复旦人素来就有追求卓越的传统。永不满足,要做就做最好是许多复旦人的信条。课题预想上述内容就是调研问卷的情况概要。此外,为了能更高效地完成后期的分析工作,我们在问卷制定的同时,通过翻阅查找大量资料对复旦精神预先提出了我们的认识,目的是为与最后统计出的问卷信息进行一个比较,从中观察有多少信息能够

14、够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我们认为复旦精神就是复旦人在近百年的奋斗中凝练而成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判断,就是经过百年积淀而成的复旦历史底蕴和品格特征,就是复旦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活的灵魂。这种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复旦人在长期的奋斗中铸就而成的。一旦形成,它又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使每一个身处复旦的人都受到它的熏陶,身上或多或少地留下这种特殊的烙印。 历史上曾有不少先贤对复旦精神进行过概括,这些都成为我们今人认识的阶梯。复旦精神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语言、自己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 任课教师:陈金华 报告主题:复旦学子对复旦传统的认识与态度的理解去加以阐述。而且,

15、复旦精神也并不是一经提炼便被固定下来的几个条条,复旦精神的内涵随着时代的脚步在不断丰富和扩大。因此,任何复旦人都不要期望穷尽对复旦精神的认识。这才是对待复旦精神的科学态度。 应该看到,复旦的发展历程是与一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分不开的,复旦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扎根于中华大地。复旦的创校史,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部分;复旦的崛起历程,就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缩影。讨论复旦精神,不能脱离历史大背景去思考。 与其他大学相比,复旦精神有几点特别突出: 第一,爱国奉献、服务大众是复旦的传统。 第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是复旦的理念。 第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复旦的风格。 第四,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是复

16、旦的理想。 样本基本情况简述本次调查共发放了 240 份问卷,回收问卷 198 份,有效问卷 174 份,回收率超过 80,有效率超过 70%,基本符合预期目标。本报告即是以这次问卷调查的资料为基础写成的。由于直接进入班级发放和在寝室内随机发放的不确定性,本次调查采用调查方式为通过与各院系机关取得联系并委托院系辅导员或团学联进行发放问卷。在此次回收到的问卷中,可以发现调查对象的范围还是比较广泛,基本上也符合了预期所要调查的范围:学科包括文、理、商、法、医;年级包括。政治面貌包括党员、积极分子、团员、群众。年级 02-05 的本科生 02-04 的硕士生 04-05 的博士生学科 历史 材料 化学 财政 公共经济 法学 临床医学 复旦学院国籍 中 国 韩 国政治面貌 党员 积极分子 团员 群众下面我们将以图表的形式根据问卷中的题目逐一对统计出的问卷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分析表格一: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的比较(第一至第三题)第一题:A B C D中国学生 49.7% 7.8% 34.6% 7.9%留学生 33.3%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