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研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210413 上传时间:2018-04-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研究【内容摘要】2006 年 2 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新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新的跨越和突破。即便是这样,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仍然存在很大差异,突出体现在准则总体框架和准则体系上。只有分析出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才能不断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使我国会计准则真正与国际接轨。同时,我们应发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强化会计监督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从而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关 键 词】会计准则

2、差异 比较研究2目 录一、会计准则的产生与发展-1(一)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变迁-1(二)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2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3(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总体比较-4(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比较-6三、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原因分析-8(一)社会政法因素-8(二)经济水平因素-9(三)准则体系因素-103(四)行业因素-10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0(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存在的问题-10(二)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几点建议-11结束语-10一、会计准则的产生与发展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所以世

3、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相应的会计准则的研究人员,各国会计准则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程。(一)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变迁1966 年,Herry Benson 爵士(时任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会长)联合美国和加拿大会计师协会共同成立了“会计师国际研究小组” (AISG) 。成立该研究小组的目的就是对英、美、加三国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实务开展比较研究并发表研究报告。在推动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过程中, “会计师国际研究小组” (AISG)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仅靠对以上三国的情况比较研究,对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工作显然是不够的。41972 年在悉尼召开的第十次国际会计师大会上,Herry

4、 Benson 向各主要国家发出建立会计国际性组织的倡议,有意将“会计师国际研究小组” (AISG)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会计研究组织。会后,成立了“会计职业国际协调委员会” 。会计职业国际协调委员会负责与一些主要国家会计界进行协商,形成了设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方案。这为以后正式成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奠定了基础。1973 年 6 月,在伦敦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并开始从事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工作,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由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墨西哥、荷兰等九个国家的十六个会计职业团体发起。IASC 刚成立时,只有以上九个国家的发起团

5、体是正式会员,其它陆续参加的会计职业团体均为非正式会员。这种划分在 1977 年以后被取消了。1982 年,根据 IASC 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一份协议的安排,IFAC 的所有会员都可以自动成为 IASC 的会员。IASC 的改组及 IASB 的设立。1997 年初,IASC 就开始酝酿其组织架构的重组。并成立了“战略工作小组” (Strategy Working Party,简称 SWP) ,重点研究 IASC 完成“核心准则”后的有关战略问题。1998 年 12 月,IASC 发布 SWP提交关于“塑造 IASC 未来” (Shaping IASC for the Future)

6、的第一份建议报告。SWP 报告还建议,IASC 新理事会应由 25 名主要来自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代表所组成,并下设一个“准则制定委员会” (Standards Developing Committee,简称 SDC) 。IASC 的新理事会与 SDC 之间,形成一个“两院制”(Bicameral Structure)的组织关系。1999 年 6 月,IASC 理事会与 SWP 联合举行了一次会议。对 SWP 报告的反馈意见进行讨论。讨论表明,大多数反对实行 SDC 与新理事会的“两院制”(Bicameral Structure)结构,而赞成由新理事会同时负责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批准发布的“单院

7、制” (Unicameral Structure)机构。同年 12 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 IASC 理事会,SWP 提交了最终报告,即“塑造 IASC 未来的建议书” (Recommendations on Shaping IASC for the Future) 。2000 年 3 月在巴西圣保罗召开 IASC 理事会和 5 月在苏格兰爱丁堡召开的IASC 全体会员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根据 SWP 最终报告以及阿姆斯特丹会议决议修改的 IASC 章程。从此,IASC 改组计划开始全面实施。52001 年,根据 2000 年 5 月在苏格兰爱丁堡召开的 IASC 全体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修改章

8、程安排,原 IASC 改为 IASC 基金会,由“受托人委员会”负责管理,下设“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 “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RIC)和“准则咨询委员会” (SAC) 。(二)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中国会计工作全面学习及照搬苏联理论阶段。1949 年到 1977 年,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复苏时期,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确有很多经济管理制度方法值得社会主义新中国学习,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中国会计核算模式基本照搬前苏联的会计工作模式,1953 年中国引进前苏联的统一会计制度,建立了以“资金运动论”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1,为当时中国的计

9、划经济服务。中国会计准则的筹建及局部借鉴国际惯例阶段。1978 年-1992 年,中国会计准则的改革与探索进入国际化的开端。1978 年中国大陆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对国内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对国外实行经济开放政策,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由于中国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会计惯例有着根本的差异,也越来越不适应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开始逐步学习和借鉴国际通行会计处理方法以适应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改革的具体导向并不是十分明确,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争论影响了改革的力度与进程。整个改革过程表现出一种渐进的发展态势,中国会计准则

10、的改革也因此处于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模式,国际化进程相对缓慢。中国会计准则实施和实行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阶段。1992 年-2000 年,中国会计准则进入逐步建立并且国际化发展的阶段。1992 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基本方针,中国多元化经济成分和经济总量得以快速增长。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对外经济、贸易需求,与中国改革的其它领域相同,中国会计工作改革也是渐进、增量式的改革,在保留原有会计制度体系的基础上,采纳国际惯例制度会计准则,形成了准则与制度并存的局面。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与提高。6中国会计准则完善经济业

11、务规范体系构建阶段。2001 年-2005 年,中国会计准则大力发展以国际化为主导策略的阶段。中国政府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于2001 年 11 月加入国际贸易组织(WTO) 。WTO 的加入加快了中国经济建设国际化的步伐。与此同时,对会计准则国际化要求也日益迫切。2001 年 4 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IASC)完成了改组,改组后设立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IASB)在全球实施声势浩大的趋同计划,对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特别是如何国际化产生了现实影响。同时外国资金直接投资迅猛增长以及外资国内并购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也对中国会计准则制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国内外经济形势要求下,中国确 10 立了以国

12、际化为主导兼顾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制定策略。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全面接轨阶段。2006 以来,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立进一步完善。在 2001 年到 2005 年的会计改革基础上,中国会计准则建设进入了全面构建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全面接轨阶段。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入对外改革开放的需要,在多年研究准则制定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会计准则体系适时推出。事实表明,新会计准则体系最显著的特征是立足国情、国际趋同。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会计准则的总

13、体框架和会计准则体系两个大方面。(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总体比较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总体比较主要包含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导向的不同,财务概念上的差别和形式及内容的差异。1、会计准则制定的机构及导向会计准则一般是由政府部门或由独立的非官方组织两种组织机构形式制定。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由中国政府部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IAS)由非官方组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改组后设立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中国规范会计行为的最高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属于国家法律的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的法律条款必须被遵守,是具有强制执行力7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政部下设会

14、计司和会计准则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它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所以,中国会计准则属于部门规章,依靠政府的力量强制相关企业执行,具有法律强制力。国际会计准则(IAS)是由非官方组织制定的,其制定机构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改组后设立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其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不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主要有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中国的会计准则(CAS)倾向于规则基础,而国际会计准则(IAS)则更倾向于原则基础。以规则导向为基础制定的会计准则,发布各种相应的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内容包括对会计实务操作方法的具体规定;而以原则导向为基础制

15、定的会计准则,仅制定一些概括性较强的原则性规定,而不对会计实务操作进行具体规定。目前,中国市场经济较落后且管理体制较不完善,中国会计准则是以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为背景,既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真实性,又要严防不规范的会计行为的发生,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中国的会计准则倾向于规则基础,会计处理的方法的选择灵活度较小。相比之下,国际会计准则是基于高度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定的,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较高,对会计行为进行监管的配套法律法规比较完善,监管力度较强。2、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上的区别会计准则需要连贯、层次明晰、逻辑统一的基本概念的会计理论作为基础。中国会计准则(CAS)中没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起到类似于概念框架作用的是中国的基本准则,其后果是中国发展制定会计准则过程中,会有方法的不一致和不连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