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县情简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88343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南县情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龙南县情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龙南县情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龙南县情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龙南县情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南县情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南县情简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龙南六个最龙南县地处江西省南部,东邻定南,南接广东和平、连平,西界全南, 北毗信丰,是 ?江西南大门?。自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 年)建县 以来,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县域总面积 1641 平方公里, 辖 17 个乡(镇、 场、管委会),全县总人口31 万,其中城区人口12 万。 近年来, 龙南县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 省政 府?科学发展,和谐创业? 和市委、市政府?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 发展战略, 紧紧围绕建设赣州南部中心城市和核心经济区的目标,坚持 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强动力, 着力打造 ?工业龙南、生态龙南、客家龙南、和谐

2、龙南?,全县经济社 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07 年, 全县 GDP 达 36.3 亿元, 财政总收入4.02 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006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77 元。2003 年以来分别获 ?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 ?全省工业经济强县?、 ?全 省开放型经济强县 ?等荣誉称号。 1、龙南是江西距珠三角和港澳最近的县。龙南距广州290 公里, 距深圳 340 公里,京九铁路、赣粤高速、105 国道一级公路三条交通大 动脉贯穿龙南县境, 在县城附近交汇, 即将开工建设的大庆至广州高速 公路也将纵贯龙南, 形成了快速便捷的陆路交通网络,造就了龙南作为 江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同

3、时,由于龙南与广东山水相连、地缘 相近、人文相亲,自古以来就是赣粤边境的商贸活跃、商贾云集之地, 现在龙南与粤港澳对接更是时空短、信息灵, 外商管理企业方便, 运输 等商务成本较低, 是外商投资兴业、 发财聚财的热土和沃土。龙南正日 益成为对接珠三角的 ?洼地?和辐射周边地区的 ?高地?。 2、龙南是中国客家围屋最多的县。龙南文化底蕴厚重,有国家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关西围、燕翼围等 376 座客家围屋, 是闽、粤及海外客 家人的原居地。 2007年 10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龙南县为?拥 有客家围屋最多的县?。龙南县内方围厚重、民俗独特、民风淳朴,客 家风情浓厚;客家人勤劳善良、聪慧能干、

4、吃苦耐劳,客家精神特征明 显。尤其是今天,客家后代秉承传统美德,安居乐业,和谐相处,到处 呈现出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景象。近年来,龙南县创优发展环境,积 极推行?你帮我发展,我助你发财 ?的亲商、安商、富商理念,深入推 动法治龙南、平安龙南、和谐龙南建设,着力打造阳光、诚信、法制政 府,龙南县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县。2007 年,龙南3 4县被评为 ?全省投资环境十佳县?,是赣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龙南 还有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南武当山、 富含稀有元素 ?氡?的地热资源和可与庐山三叠泉相媲美的龙头瀑布以 及展示深幽中古文化的 ?玉石仙岩?。龙南生态优

5、美,县境属典型的亚 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霜期短,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80.1%,是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3、龙南是世界重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县。龙南是世界著名的?重稀 土之乡? ,离子型重稀土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0% ,质量居世界之首。 2007 年,龙南县被省发改委批准为全省唯一的稀土产业基地,现已在 稀土发光材料、 永磁材料、 贮氢材料和稀土合金等领域开发利用,形成 了以江西依路玛发光材料、和泰新光源、 拓盛高新稀土材料、 锴升永磁 材料、和利稀土、 万宝稀土等公司为龙头的稀土深加工与应用产业。其 它矿藏资源丰饶,已经探明的矿产有40 多种,主要有钨、铜、铁、

6、煤、 萤石、石灰石、大理石、膨润土等,均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4、龙南是我国中西部口岸设施最完善的县。龙南境内建有海关、 检验检疫机构, 是目前中西部省份唯一建有正处级海关、检验检疫机构 的县,为企业进出口货物报关、报检提供了便利条件。设有外汇管理、 加工贸易审批机构, 可便捷办理外汇开户、结兑汇、 加工贸易合同审批 等业务。 大气魄、 大手笔推进赣州南部中心城市建设,强势拉开四通八 达的城市道路框架, 精心实施龙翔广场、 东湖新区、 城市客厅和文化中 心等项目,匠心构建 ?三江六岸 ?城市精品景观,努力创建省级园林城 市,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人居环境日臻优美。 高起点规划了以105 国道

7、 为主轴,南北纵跨16 公里,总规划面积20 平方公里的龙南工业园区。 目前,已开发建设会龙、金塘、大罗工业小区,建成面积达8000 多亩; 正启动开发新圳、富康工业小区。园区通讯网络完善,水电供应充足, 以华中电网 22 万伏线路供电, 建有 2 座 22 万伏变电站, 是赣州南部电 网中心, 50 万伏输变电站、铁海联运、口岸作业区、现代物流中心等 项目将在近期开工建设。2006 年,龙南县工业园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 工业园区,县民营企业园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省级民营科技园。 5、龙南是江西实行改革开放最早的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龙南县依托交通区位条件,大胆创新,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城郊经

8、济、 国道经济和边际经济,区域发展优势凸显。充分发挥稀土等资源优势, 加强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出口业务,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92 年 11 月,经国务院批准,龙南县列入对外国人开放地区。尤其是近十5 6年来,龙南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先 人一步、快人一拍的胆识和气魄,不断创新思路,强化工作措施,主动 对接融入, 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龙南以招 商引资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在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省委、省 政府多次在龙南召开会议,号召全省大力推广?龙南经验?。2003 年以 来,龙南县连续四年获 ?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进县?、 ?全省实际

9、利用 外资十强县和全省外贸出口十强县?等称号,被誉为全省对外 开放的?排头兵?。 6、龙南是赣州南部发展前景最好的县。2005 年,赣州市?十一五? 规划提出要把龙南建设成为赣南次中心城市和赣州南部核心经济区; 2006 年,市三次党代会重申把龙南建设成为赣州南部的核心经济区; 2007 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龙南这个赣南次中心城市发展成为 中等城市; 2008 年 1 月,市委、市政府提出争取把龙南工业园升格为 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对新时期、新机遇、新挑战,龙南县将咬定目 标、始终不渝地按照市委、市政府对龙南的定位要求,乘十七大东风, 抢抓机遇,大展宏图,进一步集中资源、集聚产业、集合

10、人口,加快融 入赣州? 1 小时经济圈 ?和珠三角?3 小时经济圈? ,促进经济社会实现 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为把龙南建设成为赣州南部中心城市和 核心经济区而努力奋斗!龙 南 县 情 简 介龙南县地处江西省南部,东邻定南,南接广东和平、连平,西界全南,北毗信丰,是“江西南大门”。自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 年)建县以来,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县域国土总面积1641 平方公里,辖 17个乡(镇、场、管委会) ,全县总人口31 万,其中城区人口12 万。龙南是世界著名的“重稀土之乡”,离子型重稀土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 70% ,质量居世界之首。其它矿藏资源丰饶,已经探明的矿产有40 多种,

11、主要有钨、铜、铁、煤、石灰石、大理石、膨润土等,均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西围、燕翼围等 376座客家围屋,是闽、粤及海外客家人的原居地。2007年 10月,7 8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龙南县为“拥有客家围屋最多的县”;有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 省级风景名胜南武当山、富含稀有元素“氡”的地热资源和可与庐山三叠泉相媲美的龙头瀑布以及展示深幽中古文化的“玉石仙岩” 。龙南生态优美,县境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霜期短,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0.1%,是粤港澳地区休闲娱乐的“后花园”。交通区位优越, 距广州 290 公里,

12、距深圳 340 公里,京九铁路、赣粤高速、105 国道一级公路三条交通大动脉贯穿龙南县境, 在县城附近交汇, 形成了快速便捷的陆路交通网络。近年来,我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和谐创业”和赣州市委、市政府“一条主线、六个重点”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建设赣南次中心城市和赣州南部核心经济区的目标,着力打造“四个龙南”、加快“四城”建设,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获“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 、 “全省工业经济强县” 、 “全省开放型经济强县”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省投资环境十佳县”、 “中国最适宜粤商投资地区”。

13、2007 年,全县 GDP 达 36.3 亿元,增长 16.8%;财政总收入 4.02 亿元,增长 25% ;地方财政收入2.35 亿元,增长 17.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 亿元,增长 2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4亿元,增长 2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77 元,增长 11.4%。2008 年,我县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和市委、市政府“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打造 “四个龙南”、建设“四城”目标,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重大项目

14、为抓手, 不断提高县域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赣南次中心城市和赣州南部核心经济区。上半年, 全县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生产总值21.55 亿元,同比增长 14.5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3 亿元,增长 2.1 ;第二产实现增加值10.56 亿元,增长 21.3 ;第三产实现增加值7.46 亿元,增长 12.3 。三次产业比调整优化为16.4:49.0 :34.6 。财政收入2.8 亿元,增长 37.2 ;地方财政收入1.59 亿元,增长22.6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5 亿元,增长30.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 105.01 亿元,增长 21.95%。 农民人

15、均现金收入达到2009 元, 增长 13.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41 元。关西新围简介关西新围位于县城东部关西镇境内,建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迄 今有 180 多年历史,系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 关西新围占地总面积26980 平方米,集住宅、城堡、祠堂、议事 厅、书房、走马楼为一体,以其“家堡合一”的建筑形式享誉海内外。其 建筑规模宏大,布局精巧,构造精致,装饰精美,是赣南传统民间建筑 中“九井(幢)十八厅”的典型之作,也是迄今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 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客家围屋。2001 年 7 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 年 5 月,我县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 、 “修 旧如旧”的原则, 投资 300 多万元,对围屋进行了全面维修, 并投资 100 多万元,对围屋周边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