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国际音标汉英比较教学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88325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国际音标汉英比较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成人国际音标汉英比较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成人国际音标汉英比较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成人国际音标汉英比较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人国际音标汉英比较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国际音标汉英比较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成人国际音标汉英比较教学【关键词】 成人;英语;国际音标;汉英比较科学研究表明:对母语优先发展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母语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1。当母语结构与英语结构所含共同成分越多时,积极影响就越大;反之,消极影响就越大。只有小孩子的耳朵对各种语言有高分辨率,才可以听准任何语言的发音而模仿到位,成年人不行了。具体说,大多数人到十二岁以上就失去了这个能力。这就导致成年人要纠正外语发音或提高发音准确度,单纯听和模仿标准外语发音不行,因为做不到,所以纠正成年人发音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提高成年人的听音准确度和母语与英语语音的辨别能力。而实践经验证明,多听各种非标准音,有助于成年人提高听力敏感度和分辨力,从而达

2、到定准和自然纠正自己发音的效果。对于没有扎实的英语语音基础和完全没有学过英语语音的成年人来说,在成年时再学或从头学英语时,母语的烙印更深更牢。也就是说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已经对母语汉语有了一定的基础,这种母语的影响已在脑子里根深蒂固,所以他们在英语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母语的迁移现象2。笔者认为,在进行英语发音教学时,要避免母语迁移所带来的副作用的有效方法就是进行汉英音素的比较。基于以上的理念和个人教学实践,笔者归纳和总结了一套成人国际音标汉英比较教学法,该法总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汉英音素过渡比较法在汉语音素中,没有那一个是与英语音标完全一样的,但都能找到相近或相似的音素。在相近或相似

3、音素的基础上,抓住汉英音素关键不同之处进行简要的提2示,就能使学习者从汉语音素过渡到国际音标发音的理想境界。另外,一种比较教学采用简洁的整体呈现更符合成年人的记忆规律。零碎的音标教学即使花再多的时间也不得要领。采用简洁的便于比较归纳的整体呈现(或图表形式)更能发挥成年人的学习长处。笔者根据中国成年人学外语的特点和外语教学规律在比较教学中就国际音标的元音和辅音采用了以下的由汉语音素过渡到国际音标的整体呈现:(注:以下带小括号的均为简要提示。 )1.1 元音(长元音的发音均比汉语的长两倍以上)1.1.1 长短元音 衣(唇扁平)i(长)/ 意(唇扁平)i(短);乌(嘴撮圆)u(长)/务(嘴撮圆)u(

4、短);婀(唇扁平) (长)/耳 (唇扁平) (短);哦(牙床半开,发 音) (长)/ 喔(牙床全开,发 音) (短)。1.1.2 对应元音 对应元音:啊a(长) (短促);椰(只发 音)e (嘴比 e 张大一倍)。1.1.3 双元音 怄五(滑读)ou( u);澳五(滑读)au;爱已(滑读) ai;矣欠已(滑读)ei ;哦已(滑读) i;椰只发 音+耳(滑读) ;意耳(滑读) i ;务耳(滑读)u 。1.2 辅音(发浊辅音声带必须震动)1.2.1 清浊单辅音 特t清/德d浊;可k清/葛g浊;破(只发 p 音)p清/波(bo)(只发 b 音)b浊;府(只发 f 音,上齿触下唇)3f清/府(fu)(

5、只发 f 音,上齿触下唇)v浊;丝(舌触下齿背)s清/丝(舌触下齿背)z浊;死(轻咬舌尖) 清/死(轻咬舌尖) 浊;许(撮嘴) 清/语(撮嘴)d 浊。1.2.2 清浊双辅音 取(撮嘴)t 清/举(撮嘴)d 浊;出耳(先撮嘴后收回,滑读)tr清/猪耳(先撮嘴后收回,滑读) dr浊;此(嘴紧咧,舌触下齿背)ts清/子(嘴紧咧,舌触下齿背)dz 浊。1.2.3 鼻辅音 口母(嘴唇紧闭)m浊;嗯(唇微开,舌尖贴上齿龈)n浊;嗯(口腔张大) 浊。1.2.4 对应辅音 乐 le (只发 l 音)l(清或浊) (舌头尽量后卷)r(浊)。1.2.5 轻辅音 和(轻读)h清;我(嘴向前突再收回) w浊;也/已(

6、嘴稍咧)j浊。在进行以上的汉英音素过渡整体呈现比较教学时,教师可根据东方人与西方人的发音器官的不同特点,把整体呈现里的汉英音素的不同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英语的突嘴音和咧嘴音较多,较明显;汉语的则较少。英语元音音长,口腔部位肌肉绷紧;汉语音短,口腔肌肉松弛。英语辅音(除轻辅音外)声小气强,故发音前须运足气;汉语则声大气弱。发英语的p、 b、 m音时,嘴唇紧闭。英语轻辅音的声和气均比汉语弱。汉英音素过渡的整体呈现能系统直观、简洁明了地揭示国际音标汉英区别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能以关键的汉英发音不同点为突破口使成年人点石成金,更快、更轻松地掌握由汉语转化成英语音标的速成诀窍,更便于4成年人记忆和自学。有

7、了汉语的依托,我们的教学比较只需抓住问题的关键,而无需作费时费力的讲解就可达到最佳的效果,如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难度最大的一组发音,因为它们在汉语中没有现成的对应音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汉语来掌握这一对音标。其实,我们在教这组音标时,可让学习者用汉语的“死”做个过渡音素:在让他们发 音时,先发“死”音,在发该音的时候,上下齿轻咬舌尖即可,然后在 音的基础上发浊音,即可得到 音的效果。另外,汉英音素的比较教学宜粗不宜细,因为单独的音标在发音时与相应的汉语似乎区别很大,由于教学的示范需要,我们常把单个音标的发音加重和放大,实际上,当用这些音标来拼读单词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们与相应的汉语音素相差无几

8、,如“ ”音标,在单独发音时就很夸张,但在单词里发音的时候,它与汉语的“嗯(ng)”并无二致。其实,英汉对比更有助于摆脱汉语的影响,对英语读音的体会更清晰,掌握更准确3。 2 可行性归类法 在国际音标中,本来就有很多组发音要领基本相同,能互相借鉴的音素,但由于一些权威过多强调英语音标之间和相应的英汉音素之间的不同而导致现在不少的语音教学把国际音标弄得支离破碎,禁区也越来越多,把本来就很简单易学的国际音标变得复杂深奥,高不可攀。在比较教学中,国际音标可简单归类为八类:长短元音:ii, uu, , ;对应元音:a , e ;双元音:ou( u)auaiei i i u ;清浊单辅音:td, kg,

9、pb, fv, sz, , ;清浊双辅音:t d , trdr, tsdz;鼻辅音:mn ;对应辅音:l, r;轻辅音:h, w, j。显然,以上的分类更能体现国际音标的发音规律,更适合中国成年人比较、归5纳、记忆和掌握英语的发音。在传统的音标归类中, w被定义为半元音,这种分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实用,而且还给教学带来很多混乱,而国际音标汉英比较教学把它归为“轻辅音”更切实可行,更能反映该音素的主要特点。3 连读滑读法在以往与汉英比较有一定联系的音标教材中,双元音和双辅音都是这类比较教学的一大空白,由于没有现成的相应的汉音,教学者只能回避有关的比较教学。笔者发现,通过汉语音素的连读和滑读方法

10、也可以为英语此类音标找到相应的汉语音素,从而创立了英语双元音的对应汉语组合音读记法。如在处理ou( u)这个双元音时,可以利用汉语“饿”和“五”的组合音,发音的方法是:“饿”重“五”轻,由“饿”音滑向“五”音, “五”音只做口形,不需发音,嘴撮圆,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把这个双元音发好,更容易避免中国人只发“欧”音的习惯。连读滑读法不但填补了国际音标英汉教学的一大空白,而且还能把该法引用到单词的拼读,例如,“necklace(项链)”一词在连读滑读的基础上用相应汉音“耐渴利湿”4来拼读可达到八九不离十的效果。在语音教学上应追求实际的效果,而不是追求本来就不存在的完美,否则只会一事无成。4 汉语四声

11、调借用法在拼读单词时,成人遇到的问题往往出现在英语单词的重读和非重读音节等类似问题的处理上。由于汉语本身没有重读和非重读音节的现象,中国人,尤其是成年人,对这种发音的处理很难把握,也成了英语语音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实,英语的元音在单独发音时没有明显的音调变化,但在单词里,由于元音的重读和6非重读而出现类似汉语四声调的变化,这时,只要能巧于利用汉语的声调来进行英语发音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惊人效果。国际音标汉英音素比较教学通过汉语找到了这样的英语单词读音规律:重读音节(含单音节词)在词首时一般读汉语的“去声(4 声)”;非重读音节发汉语的“上声(3 声)”;若重读音节在一个非重读音节之后,该重

12、读音节仍读去声,其前面的非重读音节读“阴平声(1 声)”,其后的非重读音节仍读“上声”。如:partypa:ti,unfit nfit,digestdi(ai)d est,rememberrimemb 等。这种发音方法与英语的发音虽有细微的差别,但绝对不会影响英语学习和交流,且利大于弊,最适合成年人的教学实际和需要。英语语音中的发音教学不是孤立的,比如,利用母语,通过比较将汉语的单用韵母加以“修正”和组合,获得英语音标的等同音,找出差距与异同,这样获得的发音是不会因为时间、地点、场合的改变而变化的。我们说,不是所有英语元音都能由汉语取代,但它们都能从汉语发音中得到借鉴。从母语借鉴,事实上是任何

13、一国人学任何一国外语都不可避免要采用的方法。因此,在英语发音中要摆脱母语发音因素的干扰,就要在英语语音教学中适当地加入与母语相比较的元素,这样会很快、很直接地提高学生的发音素质,因为他们不用自己听音摸索,找不同点,只要与母语相比较,差异不言而喻。由此可见,将母语发音作为比较对象,对生成准确的英语发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5。【参考文献】1 王玉萍,孟万金.运用“双脑教育”更新教学观念 快速提高英语教学效率EB/OL.http:/ 刁纪田.浅析母语迁移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负效用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73-76.73 程家惠.国际音标汉英比较速成M. 广州:广东音像出版社,2002.4 程家惠.洋话汉音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5 梁洪兰.英语语音发音中母语的影响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02-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