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029610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事故预防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施工现场事故预防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施工现场事故预防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事故预防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事故预防技术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现场事故预防技术措施。施工现场事故预防技术措施。一、预防高处坠落1、加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强化管理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2、重点部位项目,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旁站监督制度。3、随施工进度,及时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各类竖井安全门栏必须设制警示牌。4、各类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备搭设、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禁止使用。5、安全专业人员,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巡查,发现隐患及时落实解决。总之,预防高处坠落,必须抓好“三宝”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 “四口” (楼梯 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 “五临边” (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 层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

2、道的两侧边,卸料平台的侧边)的运行控制。二、预防火灾、爆炸事故1、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消防保卫方案,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严格遵守各 项操作规程。2、对施工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帮助施工人员学习防火、灭火、避难、危险品转移 等各种安全疏散知识和应对方法,提高施工人员对火灾、爆炸发生时的心理承受能和应变 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施工人员不仅可以沉稳自救,还可以冷静地配合外界消防员做好 灭火工作,把火灾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3、在工程场地内不得存放油漆、稀料等易燃易爆物品。4、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设置调料间,不得在工程内进行油漆的调配。5、工程场地内严禁吸烟,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开具动火证并设

3、专人监护。6、作业现场要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7、施工期间工程内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得到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消防保卫部门的批准, 并且要配备充足灭火材料和消防器材。8、严禁在施工工程现场内存放氧气瓶、乙炔瓶。9、施工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要与动火点保持 10 米的距离,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 应保持 5 米以上。10、进行电、气焊作业要取得动火证,并设专人看管,施工现场要配置充足的消防器 材。11、作业人员必须持上岗证,到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处办理动火证,并按要求对作业 区域易燃易爆物进行清理,对有可能飞溅下落火花的孔洞采取措施进行封堵。12、紧急情况下电梯、楼梯、马道的使用: 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不能

4、使用室内电 梯和外用电梯逃生。因为室内电梯井会产生“烟囱效应” ,外用电梯会发生电源短路情况。 最好通过室内楼梯或室外脚手架马道逃生。如果下行楼梯受阻,施工人员可以在某楼层或 楼顶部耐心等待救援,打开窗户或划破安全网保持通风,同时用湿布捂住口鼻,挥舞彩色 安全帽表明你所处的位置。切忌逃生时在马道上拥挤。 三、预防触电事故1、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2、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检查和 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3、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胶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4、临时

5、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从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不得沿地面明敷。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的规定。6、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 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7、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 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 电器系统需统一样式,统一配置,箱体统一刷涂桔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栏和防护棚,流 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连接,采用外搽连接方式(所有电箱必须使用定点

6、厂家的认定产品) 。8、工地所有配电箱都要标明箱的名称、控制的各线路称谓、编号、用途等。9、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 带电梯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然出事。10、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 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 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11、在采取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 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12、为了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确保现场

7、的照明不中断,配电箱内的动力开关与 照明开关必须分开使用。13、开关箱应由分配电箱配电。注意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不可一闸多用, 每台设备应由各自开关箱,严禁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 ,以保证安全。14、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 筑材料和杂物。15、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16、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 30 米;开关箱与它所控制的电气设备相聚不得 超过 3 米。17、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 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有专人

8、负责。18、施工现场的照明一般采用 220V 电源照明,结构施工时,应在顶板施工中预埋管, 临时照明和动力电源应穿管布线,必须按规定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19、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所有 电焊机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 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做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 缘良好。电焊机设置点应防潮、防雨、防砸。 四、预防电焊伤害1、未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不准进行焊接工作。焊接锅炉承压部件、管道及承压容器等 设备的焊工,必须按照锅炉监察规程(焊工考试部分)的要求,

9、经过基本考试和补充考试 合格,并持有合格证,方可允许工作。3、焊工应穿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上衣不准扎在裤子里。口袋须有遮盖,脚下穿绝 缘橡胶鞋,以免焊接时被烧伤。3、焊工应带绝缘手套,不得湿手作业操作,以免焊接时触电。4、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设备。5、高空电焊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带,作业面设水平网兜并铺彩条布,周围用密 目网维护,以防焊渣四溅。6、不准在带有压力(液体压力或气体压力)的设备上或带电的设备上进行焊接。7、现场上固定的电源线必须加塑料套管埋地保护,以防止被加工件压迫发生触电。8、电焊施工前,项目要统一办理动火证。五、塔式起重机出现事故征兆时的应急措施1、塔吊基础下沉、倾

10、斜: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回转机构锁住,限制其转动。根 据情况设置地锚,控制塔吊的倾斜。2、塔吊平衡臂、起重臂折臂:塔吊不能做任何动作。按照抢险方案,根据情况采 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加固,或用连接方法将塔吊结构与其它物体联接,防止塔吊倾 翻和在拆除过程中发生意外。用 23 台适量吨位起重机,一台锁起重臂,一台锁平衡臂。 其中一台在拆臂时起平衡力矩作用,防止因力的突然变化而造成倾翻。按抢险方案规定 的顺序,将起重臂或平衡臂连接件中变形的连接件取下,用气焊割开,用起重机将臂杆取 下;按正常的拆塔程序将塔吊拆除,遇变形结构用汽焊割开。3、塔吊倾翻:采取焊接、连接方法,在不破坏失稳受力情况下增加平衡

11、力矩,控制 险情发展。选用适量吨位起重机按照抢险方案将塔吊拆除,变形部件用气焊割开或调整。4、锚固系统险情:将塔式平衡臂对应到建筑物,转臂过程要平稳并锁住。将塔吊 锚固系统加固。如需更换锚固系统部件,先将塔机降至规定高度后,再行更换部件。5、塔身结构变形、断裂、开焊:将塔式平衡臂对应到变形部位,转臂过程要平稳并 锁住。根据情况采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变形或断裂、开焊部位加固。落塔更换 损坏结构。六、预防车辆火灾事故1、定期检查维修车辆,检查车辆山灭火器的配备,保证良好的车况是防止车辆发生火 灾的最好措施。2、夏季天气炎热,车内温度高,为防止车辆自燃现象的发生,应尽量将车停在阴凉处 或定时对车

12、俩洒水降温。3、车辆火灾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人员灭火,有可能的情况下卸下车上货物。4、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5、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权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 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6、为防止车辆爆炸,项目人员除自救外,还应向社会专业救援队伍求援,尽快扑灭火 情。七、抢救受伤人员时的几个注意事项,预防事故扩大1、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2、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 立即联系 120、999 急救车或距 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联系专科医院。 外 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前,现场采取止血措施。骨折:注意搬动时的保护,对昏迷、可能 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不得一人抬肩、一人抬腿。3、一般性外伤:视伤情送往医院,防止破伤风。轻微内伤,送医院检查。4、制定救援措施时一定要考虑所采取措施的安全性和风险,经评价确认安全无误后再 实施救援,避免因采取措施不当而引发新的伤害或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