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00894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 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 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 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 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 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 (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 我们知道,商业作为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独立经济部门,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对生产和消费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这种性质,决定了商业与交通运输业的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商业是交通的先导,交通是商业的基础”。虽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环境下,作为近代交通运输工具的铁路和轮船,其出现并非是社会经济自然发展的产物,轮船是资本主义列强强行引进的,在中国首先出现的也是外国轮船公司。铁路绝大部分靠借外债修筑,有相当部分控制权不在中国人手中。但它们的出现,仍然是晚清中国社会中的一件大事,是中国交通运输业在近代的巨大转折

2、和变化。虽然到清朝结束时的 1911 年,这种新式交通工具的数量还很有限, 相对于中国辽阔的土地及人口,远远不成比例,分布也不尽合理。在经营管理以及其它方面,还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但它们的出现,已经初步展示了这种新式生产力的威力,对晚清中国的商业,也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冲击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铁路轮船进入中国后引起的反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进出口贸易、农产品商品化、新兴市场的开拓和近代城市的兴起等几个方面,对铁路轮船与晚清商业间的关系进行一下初步的考察。1. 进出口贸易的变化 中国近代交通运输工具铁路和轮船对晚清商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895 年后。这是因为 1895 年前,中国全国拥

3、有的铁路,仅仅只有微不足道的 364 公里,只是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之后,兴办实业救国救亡的热潮,才使中国兴起了修建铁路2的第一次高潮。几条较长的干线如东清、胶济、滇越、京汉、粤汉、津浦、沪宁、京绥铁路均在这一时期开始兴建, 即使这样,1911 年清朝统治结束时中国的铁路也只不过才有 9618 公里。 轮船也是如此,1895 年前,清朝政府并没有开放民间自由兴办轮船公司的禁令,除清政府批准的轮船招商局以外,很难举出其它的华商轮船公司。1895 年时,中国的轮船只数大小一共只有 145 只 32708 吨。此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的轮船得以进入中国内河,清朝政府才被迫取消了华商开办轮船公司

4、的禁令。这样,1911 年时中国的轮船只数才上升到 901 只 90169 吨。因此,近代铁路轮船对商业方面的影响,从 1895 年以后比较明显,我们的考察,也主要从这里开始。下面,我们先看看这期间进出口贸易的统计情况:表 1 中国对外贸易数值及其指数(18951911 年) 单位:1000 海关两年份|出口净值|进口净值|总值|贸易总值指数1895|143293|171697|314990|100 1896|131081|202590|333671|105 1897|163501|202829|366330|116 1898|159037|209579|368616|117 1899|195

5、785|264748|460533|146 1900|158997|211070|370067|117 1901|169657|268303|437960|139 1902|214182|315364|529546|168 1903|214352|326739|541091|172 1904|239487|344061|583548|185 1906|236457|410270|646727|205 1907|264381|416401|680782|216 1908|276660|394505|671165|213 1909|338993|418158|757151|240 1910|380

6、833|462965|843798|268 1911|377338|471504|848842|2693说明:贸易总值指数为笔者计算。资料来源: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335336 页。从这个统计表中可以看出,1895 到 1911 年,中国不管进口还是出口的贸易数值,都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进出口贸易总值 16 年中增加了二倍多。在贸易数值的迅速增长中,表 1 未能反映出来的是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从下面的进出口货物分类结构变化表中可以明显的反映出来。表 2 18731910 年中国进出口货物分类变化表 单位:千元年份|进口

7、货物|出口货物|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农产品| 矿产品|半制成品制成品|值| | 值| |值| |值| |值| 1873|8383|8.1|95104|91.9|2866|2.6| | |105572|97.4 1893|19733|8.4|216090|91.6|28423|15.6| | |153290|84.4 1903|76582|15.0|432477|85.0|89496|26.8|1563|0.4|242902|72.8 1910|126948|17.6|594351|82.4|231957|39.1|4416|0.7|356964|60.2说明:“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主要指丝、

8、茶和一些手工业品。资料来源:根据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 1955 年版第 72 页表 14、表 15 重新计算编排。从这张表进行观察,在进口各项货物的变化中,生产资料的数值和比例在逐步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均不大。消费资料的进口虽然所占比例数在逐渐减少,但绝对进口数却呈明显的增长。在出口货物中,矿产品的出口数量微不足道,制成品和半制4成品的出口数值有一定的增加,但在出口货物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却呈减少的趋势。只有农产品的出口,不管绝对数值还是所占指数,增长幅度都十分惊人。1873 年时,农产品的出口数值只有 286.6 万元,在出口货物总值中仅占微不足道的2.6%,此后迅速增

9、加,1893 年增加到 2842.3 万元,占出口总值的 15.6,1903 年进一步增加到 8949.6 万元,占出口总值的 26.8%,1910 年更猛增到 23195.7 万元,占到出口总值的 39.1。1910 年与 1903 年相比,7 年之间农产品出口数值增长2.6 倍。与 1873 年相比,增长更达 80.1 倍之多。在各项出口货物中增长的幅度高踞第一位。农产品的出口之所以增长如此之快,与铁路轮船即近代交通运输工具在这期间的发展有着根本的关系。因为,这期间的农产品,还只能作为原料品出口,铁路轮船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内地农村到通商口岸的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了运输费用,使一些量大价贱、

10、容易腐败破损的农产品的长途运输成为可能。因而使得许多过去无法出口的农产品成为出口货物。而且,农产品的出口结构也因运输工具的变化而发生了重大变化。1895 年即甲午战争前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是茶叶、生丝和丝织品。七十年代,这三项土货的出口数值占整个出口额的 90左右,1892 年仍占 62.5%。 其它农产品虽有出口,但数量有限,而且产地需在口岸附近才有可能。二十世纪开始后,随着铁路干线的修筑和轮船运输的发展,这种状况有了明显的变化。表 3 选择的 8 种主要农矿产品 18711911年的出口统计数字,就反映了这四十年中出现的变化。表 3 18711911 年 8 项主要农矿

11、产品出口统计 单位:公担年代|茶|丝|大豆|豆饼|花生|棉花|猪鬃|锡187173|1022159|37529|57506| | |8486| | 188183|1238145|39345|84760| | |17473| | 5189193|1055064|59946|760522| | |290417| | 190103|877899|69292|1348622|2062384| |367898|21056| 190911|911629|80424|7338488|5614669|430199|556152|31588|56939资料来源: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

12、1955 年版第7475 页表 17。从表中看,进入二十世纪后,过去传统的出口农产品中,丝的出口数量有所上升,但幅度并不大。茶叶的出口数量却在此前大幅跌落的基础上继续跌落,1903 年与1883 年相比,20 年中减少 36 万多公担。但是,此期棉花大豆等农副产品的出口却代替了传统的丝茶地位,出现了大幅的增长,尤其是大豆的出口增长幅度十分惊人,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不满 6 万公担增加到 1911 年的 733 万多公担,增长 127 倍多。棉花也从同期的 8486 万公担增加到 55 万多公担,增长 65 倍多。过去没有出口记载的花生、猪鬃和锡等农矿产品,此期也开始对外输出,而且在此后相当长

13、的一段时期内扮演了重要的出口角色。这种状况,在通商口岸特别是有铁路深入内地的口岸城市,如上海、宁波、汉口、广州、天津、大连、安东、青岛等城市,表现的尤为突出。上海 1900 年的出口贸易额为 7800 万两,后因沪宁、沪杭甬铁路相继修成通车,大大促进了棉花和蚕茧等的生产和输出, 1910 年上海的出口额已增至 17800 万两。1900 年广州的出口额仅 1900 万两,在广三、广九两铁路通车后,出口额即增至 1910 年的 5400 万两。铁路的修建对汉口和华中地区的出口贸易影响更为明显。1904 年汉口的输出额不过 714 万两,1905 年京汉铁路通车,再加上湖南等地开辟内河轮船航运,华

14、中地区的农产品等土货出口情况为之一变。过去出产不多或难以外运的棉花、芝麻、大豆、花生、桐油、禽蛋、牛羊皮、生漆等等内地土货,在出口贸易中越来越占着重要的地位。过去,汉口以“茶港”闻名中外,出口土货中茶叶一直占居首位。但到 19096年,芝麻的出口值已经超过茶叶。1910 年,汉口的出口总值已增加到 1790 万两。 华北地区的主要港口城市天津,由于京奉、津浦等铁路的修筑,特别是京绥铁路京张段的修建,出口土货的来源显著扩大。直隶、山东、山西的棉花和别的农产品,纷纷集中天津外运。京绥铁路京张段完工后,山西北部的亚麻、小麦、内蒙地区的杂粮、羊毛等产品源源运往天津出口,天津的出口贸易额迅速扩大。据说京

15、张线营运后,天津出口额“于一年之中骤增数百万”。 铁路轮船的发展,除了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外,也大大带动了国内贸易的发展。使得商品的运销范围和市场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刘克祥在“18951927 年通商口岸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农产品商品化”一文中对这种情况作了很多描绘。如河南安阳的棉花,在火车未通时,仅由小车或马车运销到邻近的卫辉、怀庆以及开封、许昌一带。此后由于铁路的修建和机器棉纺织业的发展,安阳棉花除部分供应该地广益纱厂外,其余北销天津、石家庄,东至青岛、济南,南运郑州、汉口,转销上海。其流通范围之广, “已非往昔之局促于本省者可比”。价贱量大的粮食,流通范围的扩大更是有赖于铁路和轮船的运输

16、。过去只供生产者自用或就近销售的鲜果、蔬菜、禽蛋、鱼虾等农副产品,流通范围也明显的得到扩大。如河北唐山、昌黎离天津并不远,但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这一带捕捞的鱼鲜,还难得运销到天津出售。自京奉铁路通车后,那里的鱼鲜即迅速进入天津销售。 河南新乡的西瓜,自“火车通行,销路益远”。奉天北镇, “昔年多种菜蔬,仅销境内,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夥”。广西桂平一带,自从西江轮船通行, “土物出境倍易于前,山间物产外销,获利不少,而家畜鸡豚亦各载之舟中,随大江东去,售诸港粤,日月不休”。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甲午战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和帝国主义侵略7方式的变化,在铁路不断修建和轮船不断发展的同时,一方面,是农副产品的出口持续增长和国内农产品市场的扩大,另一方面,如上表所示,国外工业产品和各种消费品的进口数额,也在持续增长中,并随着铁路轮船而运销到广大内地,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中国商业和经济结构。而这种变化的体现之一,就是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增强。2. 农产品的商品化和产业的专门化 在以铁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