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 教师的幸福从何而来 读后感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000366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镇西  教师的幸福从何而来  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李镇西  教师的幸福从何而来  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李镇西  教师的幸福从何而来  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李镇西  教师的幸福从何而来  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李镇西  教师的幸福从何而来  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镇西 教师的幸福从何而来 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镇西 教师的幸福从何而来 读后感(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镇西李镇西 教师的幸福从何而来教师的幸福从何而来 读后感读后感从学生中来(水乳交融,心心相印)从实践中来(浪漫情怀,不断创新)从阅读中来(亲近经典,对话大师)从写作中来(记录教育,享受人生)从反思中来(审视行为,超越自我)从难题中来(转化后进,积累智慧)从心态中来(豁达宽广,宁静致远)从学生中来水乳交融,心心相印 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陶行知)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

2、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苏霍姆林斯基)从实践中来浪漫情趣,不断创新教育应该富于浪漫主义气息,而教育者本人就应该拥有浪漫的情怀!不断创新,就是不断超越,永远不重复自己,从中体验挑战自己的乐趣。用一生的时间来验证:我在教育方面能够优秀到怎样的高度?语文教学: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浪漫语文训练语文生活语文创造语文人格语文民主语文班主任工作:未来班青春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学生自主教育民主教育永远的未来班从阅读中来亲近经典,对话大师,关注同

3、行,追踪热点。我至今怀念 80 年代那“万类霜天竟自由”的人文学术氛围。正是那样一个宽松的氛围中,我读了大量的人文学术著作。这些著作不仅开阔了我的思想视野,更主要的是,它们让我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知识分子!”从那时候,我就提醒自己,尽管我也许一辈子都只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但这不妨碍我在三尺讲台上通过语文教育传播人类文化精华,以行使一个知识分子推动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让阅读成为自己的生活常态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读人文书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读写中学生或中学生写的书:走进学生的心灵读教育经典:真正的经典永恒而平易(特别推荐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的著作)视野与思考专业视

4、野:我们读不读教育学著作?读不读教育专业著作?读不读教学专业杂志?现在的教师不读专业杂志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最近招聘教师的面试人文视野对于国际国内富有影响的思想家的著述,包括人文知识分子的著作,你阅读了多少?对于中国二十世纪的历史,你凝望了多少?对于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你思考了多少?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和民众的生活,以及各种暗流汹涌的思潮,你关注了多少?你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吗?对中国,你有没有自己的思考?对教育,你有没有自己的解剖?对教材,你有没有自己的理解?从写作中来记录教育,享受人生写作对于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在我看来,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

5、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我经常给老师们说:“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而且通过写作,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做!”对校长来说, “以人为本” ,就是把人(在校长眼里,这里的“人”首先是教师)放在首位,尊重人性,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包括精神诉求和物质欲望) ,维护人的尊严,尽可能让每一个人看到自己的精神发展的空间与前途。帮助老师发表文章,著书立说从反思中来审视行为,超越自我萧伯纳:“一个人感到羞愧的事越多,他越高尚。 ”“一双无法回避的眼睛”从难题中来转化后进,积累智慧把难题当课题是最好的教育科研班级建设中的许多难题,都是我们研究的课题!案例:万同的故事陈

6、鑫的故事从心态中来豁达宽广,宁静致远要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人生,站在人生的高度看待教育。如果你对职业不满意,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职业心态!埋怨一万句,第二天还的面对,何苦呢?彻底想透:我能够改变职业吗?我能够换一个更好的职业吗?如果不能,请我们一起坚守!悲痛欲绝是过一天,积极乐观也是过一天。 (最大的不幸,是认为自己最不幸)既然注定了只能继续在此生存,那我们只有改变自己。学校还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改变。为自己的幸福而工作!我允许你默默无闻,但你自己不能纵容自己碌碌无为。我可以理解你的平凡,但你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平庸。作为一个不成熟但很真诚的校长,我期待着你帮助我当好这

7、个校长!帮我,就是帮你自己。风骨与良知教师,要有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和尊严!不跪着教书!(不人云亦云,不惟教参是从)在权贵面前,在家长面前,在“优生”面前,挺起我们的脊梁!我们的学校精神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肩负民族的希望,胸怀祖国的未来,手捧孩子的明天。面对国旗,面对学生,我宣誓:我立志把心灵献给学生,用人格引领人格,让智慧点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呵护生命,尊重个性,激发创造;发展德智体,弘扬真善美;做学生爱戴的师长和真诚的朋友;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将通过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培养健壮、善良、正直、睿智的现代公民,履行一名知识分子推动中国文明进步的神圣使命!武侯实验中学教师

8、誓词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 少年马克思 校训: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平凡不普通李镇西团队丛书把心灵献给孩子总序 李镇西我们是一群平凡却不普通的教育者。我们平凡,因为我们都是学校一线的老师。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承受着学生人身安全、教学质量要求、升学率任务以及家长过高的期待值等巨大的压力。因此,和中国所有教师一样,我们每天早晨迎着太阳或冒着风霜雨雪匆匆赶到学校,然后上课、批改作业

9、、找学生谈心、接待学生家长;晚上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里,还要在灯下备课、阅读或写教育随笔,反思自己一天的工作。我们有着来自教育的困惑,或来自生活烦恼,也因此而叹息乃至流泪但我们毕竟不普通。这里的“不普通”当然不是指我们外在的什么“耀眼光环”或“显赫地位” ,而是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内心还燃烧着理想主义的熊熊火炬坦率地说,我们对中国教育并不乐观,但我们不愿意只是埋怨(有时候当然也忍不住发些牢骚) ,而想通过我们每一天点点滴滴的努力,从上好每一堂课开始,从带好每一个班开始,从和每一个学生谈心开始,从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开始改善进而(或许能够)改变我们身边的教育我们当然不敢奢望改造中国教育,但是我

10、们坚信,如果中国每一个教师都这样做,中国教育一定会得到改造的!我很多年前,我写过这样一段话茫茫人海,如蚁人生,我们个人的确太渺小,但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可以自己使自己的灵魂接近高尚,使自己的心灵自由地飞扬。鲁迅曾经说过:中国历史上从来不少埋头苦干、拼命硬干、舍身求法的人,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我以前都把这只当作“名人名言” ,但今天,我愿意和所有教育界的有志者一起,实践这句话让我们也成为中国的脊梁!现在看这段话,我依然激情澎湃。不过,悲观地一点说,哪怕我们最终也没能改造中国教育,可我们至少能够让我们和我们的学生过一种新教育实验所追求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其实,我们当中许多人,并不是主动选择的

11、教育,而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当了教师。只是,既然成了教育者,我们就不愿苟且地混日子,或者唉声叹气地怨天尤人,而希望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享受职业和人生的快乐。我们知道,教育的艰巨有时候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的教育对象无法选择;面对我们不甚满意却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能够改变的只有两点:职业,或职业心态。我们选择了后者。于是,在有的教师盲目而麻木地重复每一天单调的教育的时候,我们却通过思考,通过创造,通过阅读,通过写作,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尽可能有滋有味。于是,课堂成了我们挥洒生命的舞台,学生成了我们心心相印的伙伴。甚至我们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包括每一天都会给我们带来“悬念”的后进生,都成了我们的课题,我们从

12、中获得了科研的愉悦,教育的乐趣,人生的幸福。无数个普通日子里无数普通的思考、普通的情感、普通的人物、普通的故事、普通的智慧便凝结成我们不普通的记忆。这套李镇西团队丛书 ,便是这些温馨记忆的结晶。作为一群平凡的教育者,我们没有想过青史留名。我们知道,我们这些朴素的文字,很难成为什么什么的“里程碑”或“开创”了什么什么的“经典之作”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文字连如彗星扫过夜空都谈不上,最多昙花一现。但即使如此,我们也心满意足,毕竟我们的生命和我们学生的生命一起芬芳过,璀璨过。我们并不自卑。我们坚信,无数和我们一样的教育者忠实记录自己心灵的文字,汇合在一起,便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气势磅礴的教育交响曲。能够成为这伟大壮美乐章中的一个美丽音符,我们很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