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试语文试题(2015.5.1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9299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宁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试语文试题(2015.5.1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兴宁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试语文试题(2015.5.1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兴宁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试语文试题(2015.5.1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兴宁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试语文试题(2015.5.1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兴宁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试语文试题(2015.5.1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兴宁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试语文试题(2015.5.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宁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试语文试题(2015.5.1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试卷类型: A 兴宁一中 2015 届高三语文 5 月 11日考试卷 说明:本试题 8 页,答卷 4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共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炮制/炮火积累/牵 累忝列/暴殄天物B复 辟/辟邪漂亮/漂白弹劾/言简意 赅C畜牧/牲畜症结/症候剽悍/膘肥体壮D妥 帖/字帖月晕/晕车修禊/锲而不舍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 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有。 “ 商标战

2、 ” 作为一种商战策略是的,但是要求卖家商户做出“ 二选一 ” ,就 了正常的商业竞争。 我们的古人在泼墨为文之际,是沉郁至极的时候,词语依然有温润的秩序, 词章的转化都在规则之间。A意味无可厚非违背即使 B趣味无可厚非违背即使C意味无可非议违反虽然 D趣味无可非议违反虽然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基于公共交通安排及市民安全,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原定于10 月 1 日晚上 8 时在维多利亚港举行的国庆烟花汇演将会取消。B 欧洲 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 罗塞塔 ” 向目标彗星的彗核发射着陆器“ 菲莱 ”,各国科学家对此着陆器表示了极大的关注。C南京市交管部门负责人曾明确表示,如果

3、出台限牌或者单双号限行这样的政策,一定会听取广泛的意见,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D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显示,亚洲航 空公司失联客机有可能已经沉入海底。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3 分)A.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 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 B.我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时令不对,一直没能尝到这道菜。C.我所做的只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足矣。D.一位作者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奉上拙著一本,书中谬误,敬请斧正。二、本大题7 小题,共 3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

4、 9 小题。陈献章陈献章,字公甫,新会人。举正统十二年乡试,再上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学。居半载归,读书穷日夜不辍。筑阳春台,静坐其中,数年无户外迹。久之,复游太学。祭酒邢让试和杨时此日不再得诗一篇,惊曰:“ 龟山 注 不如也。 ” 扬言于朝, 为真儒复出。由2 是名震京师。给事中贺钦听其议论,即日抗疏解官,执弟子礼事献章。献章既归,四方来学者日进。广东布政使彭韶、总督朱英交荐。召至京,令就试吏部。屡辞疾不赴,疏乞终养,授翰林院检讨以归。至南安,知府张弼疑其拜官,与与弼不同。对曰:“ 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

5、章听选国子生, 敢伪辞钓虚誉。” 自是屡荐,卒不起。献章之学, 以静为主。 其教学者, 但令端坐澄心, 于静中养出端倪。或劝之著述, 不答。尝自言曰: “ 吾年二十七,始从吴聘君学, 古圣贤之书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比归白沙,专求用力之方,亦卒未有得。于是舍繁求约,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隐然呈露,日用应酬随吾所欲, 如马之卸勒也。 ” 其学洒然独得, 论者谓有鸢飞鱼跃之乐,而兰溪姜麟至以为“ 活孟子 ” 云。献章仪于修伟, 右颊有七黑子。 母年二十四守节,献章事之至孝。 母有念, 辄心动即归。弘治十三年卒,年七十三。万历初,从祀孔庙,追谥文恭。门人李承箕,字世卿,嘉鱼人。成化二十二年举乡试。

6、往师献章,献章日与登涉山水,投壶赋诗, 纵论古今事, 独无一语及道。 久之承箕有所悟辞归隐居黄公山不复仕与兄进士承芳皆好学称嘉鱼二李卒年五十四。注 龟山:指杨时,字中立,因晚年隐居龟山,世称龟山先生。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举正统十二年乡试举:被推荐B. 久之,复游太学游: 学习C殊戾先生意戾:违背D比归白沙比:等到6填入下列句子“ 口” 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扬言于朝, 为真儒复出献章听选国子生, 敢伪辞钓虚誉始从吴聘君学, 古圣贤之书无所不讲A 以则而B以何于C所则于D所和而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久之 /承箕有所

7、悟 /辞归隐居 /黄公山 /不复仕 /与兄进士承芳皆好学/称嘉鱼二李 /卒年五十四B久之 /承箕有所悟 /辞归 /隐居黄公山 /不复仕与 /兄进士承芳皆好学称嘉鱼二李/卒年五十四C久之 /承箕有所悟 /辞归 /隐居黄公山 /不复仕 /与兄进士承芳皆好学/称嘉鱼二李 /卒年五十四D久之 /承箕有所悟 /辞归隐居 /黄公山 /不复仕与 /兄进士承芳皆好学称嘉鱼二李/卒年五十四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陈献章二次参加礼部的会试,但都没有考中,跟随吴与弼讲学授课,过了半年他回到家3 里,刻苦读书,后又到太学学习,受到祭酒邢让的推崇。B由于彭韶、朱英的极力推荐,陈

8、献章被征召至京城,欣然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担任翰林院检讨一职。C陈献章教学时,只让学生静心端坐,潜心体悟。有人劝他著书立说,他不予答复。D陈献章的母亲二十四岁就守寡,他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只要母亲挂念他,他的内心就有感应。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读书穷日夜不辍。筑阳春台,静坐其中,数年无户外迹。(3 分)献章日与登涉山水,投壶赋诗,纵论古今事,独无一语及道。(4 分)ZXXK(2)本文最后谈及门人李承箕的情况,有何作用?(3 分)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 好事近胡铨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秋月

9、。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注】这是南宋高宗绍兴18 年( 1148)胡铨因反对秦桧与金议和,被贬广东新州时写的一首词。刚,即“ 硬” 。 (1)怎样理解 “ 何事故乡轻别” 中的 “ 轻” 字?( 3 分)(2)词的下阕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 题,多选则按前3 题计分)( 6 分),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苏轼 ) ,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 )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三、本大

10、题4 小题,共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 题。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当今世界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在单一语境中自给自足,不同文明的交流是当代世界 文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对话中,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 包容” 精神是当前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包容,既是“ 和谐 ” 的表现形式,也是达成“ 和谐 ” 的基本前提。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的先哲就已经认识到“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的道理,将“ 和” 作为最理想的社会政治状态。在中国古代先哲看来,过分狭隘的视野与心胸,无助于事 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在治国上,要做到海涵大量,虚怀若谷,宽容包纳,不以一人之智为智, 而以

11、众人之智为智。具体到文化选择上,便是在坚持思想主体性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充分汲取其他学派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为思想的整合、 文化的构建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保持更为积极的活力。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凡是提倡包容、立足和谐的时代,多是世界处于相对和平, 社会经济走向繁荣,国际关系相对缓和,民众生活安宁平静的时代,多是充满生命力、创造力的时代。历史上也不时出现过以自我为天下中心,企图垄断真理、垄断思想、垄断言论、垄断利益的现象,“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 ,拒绝包容,拒绝交流,这样的立场、态度、做法,曾使民族陷于巨大的灾难,导致各种矛盾愈演愈烈,争斗纷至沓来,后果极其严重,教训至为深刻。可惜,直到

12、今日,那种排他性的文化追求、同一性的文明取舍,依然还有市场。在一 些人那里, 文化自大症, 文明优越感,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改变,他们总以为真理在握,总是热衷于扮演“ 教师爷 ” 的角色, 总是喜欢占据着道德与政治的制高点对其他国家与其4 他民族指手画脚。这样一来,导致正常的文化对话与交流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对弱势一方来说, 他们主张对话,却无法赞成居高临下式的不平等对话;他们希望交流,却难以认同只有被动妥协式的单向型接受。所以, 这种罔顾历史教训与文明发展规律的做法,不仅无益于世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而且也会阻碍自身的发展与进步。目前,在对中国发展道路怀有疑虑、对中国现实政治抱有抵触、对中

13、国文化传统展示 存有偏见的人之中,真正持敌视的立场与态度、总在“ 妖魔化 ” 中国的只是极少数。而这“ 极少数 ” 之所以会如此,恐怕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包容的思想有关。因为没有包容之心,就很难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他人的意愿,很难去理解并接受异质的文化,就一定会常常处在隔膜与误解之中,也就很难以积极的态度去认同并开展正常的对话。在这种情况下,认知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立足于“ 和而不同 ” 基础上的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了。老子有云:“ 大邦者下流 ” ,“ 大者宜为下 ” ,王弼释云: “ 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别天下流之” ,其中所揭示的包容之核心价值观,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

14、准的真理,完全值得令人思考与借鉴。关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说过:“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但我们也要明白:“ 各美其美 ” 与“ 美人之美 ” 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只是“ 各美其美 ” 而不能 “ 美人之美 ” ,甚至还竭力丑化他人,那这个世界是不可能“ 美美与共 ” 的。我们更要警惕:不能在包容中迷失自我,“ 包容 ” 不能成为迷失自我的迷魂汤,包容与坚守应该是一对孪生兄弟。衷心期待,“ 包容 ” 能成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良性互动、共谋发展的一项价值层面上的 指导原则。(选自人民日报2013 年 10 月 24 日 24 版

15、,作者纪宝成)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 分) A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对话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包容 ” 精神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B在治国上的包容,就是要海涵大量,虚怀若谷, 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 C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各种矛盾争斗的产生,往往与拒绝包容不无关系。 D一些拥有 “ 西方文明优越感” 的民族,总是喜欢占据道德与政治的制高点对其他民族指手 画脚,总以为自己掌握着真理。E今天, “ 包容 ” 已成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良性互动、共谋发展的一项价值层面上的指导原 则。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3 分) A不懂得包容,会影响事业的

16、成功和社会的发展,会阻碍文化的繁荣。B在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其他文化中的合理因素的同时,亦要坚持自己思想的主体性。 C排他性的文化追求、同一性的文明取舍,被证明是不合时宜的,已被东西方国家抛弃。 D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包容的核心价值观,也适用于当今世界。 14为什么说 “ 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 ,请结合文意概括。 (4 分) 15“ 1656 年,俄国特使巴依科夫受沙皇委托准备向中国皇上提交国书,因拒绝行跪拜礼而 始终未获准觐见皇帝。时值东正教斋期,作为虔诚信徒的巴依科夫严守教规拒绝饮朝廷赐 给的奶茶,进一步激怒了朝廷。” 这一著名的外交事件以失败告终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请结 合文中的观点分析。 (4 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 15 分。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 文学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和 “ 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