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第一章测试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86146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学第一章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气象学第一章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气象学第一章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气象学第一章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气象学第一章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学第一章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学第一章测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第一章 引论引论一、填空题:一、填空题:.气象学是研究发生于( 大气 )中的一切( 物理现象 )和(物理过程 )的科学,以( 大气 )为研究对象。用( 气象要素 )表示。2.天气学是研究( 地理条件 )不同的区域内所发生的( 天气过程 )的( 成因 )及( 演变 )规律,并在( 天气预报 )上应用的科学,以( 预报天气 )为研究对象。3.天气是指在某一地区, ( 某一瞬间 )或( 某一短时间 )内大气中的( 状态 )和天气现象的综合。4.气候学是研究地球上的气候( 形成原因 ) 、 ( 分布类型 ) 、 ( 变化 )规律的科学,以( 气候 )为研究对象。5.气候是指在( 太阳辐射 )

2、、 ( 大气环流 ) 、 ( 下垫面性质 )和( 人类活动 )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 天气过程 )的综合。6.气象学是气候学的( 基础 ) ,天气学是气候学的( 基础 ) ,气候学是( 气象学 )和( 天气学 )的综合。7.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发展历史经过了(萌芽)时期、(发展)初期和(发展)时期。8.( 太阳辐射 )是气候系统的能源,在气候系统的五个子系统中(大气圈)是主体部分,也是最可变的部分。9.大气中物质的存在有三种形态,即( 气态 ) 、 ( 液态 ) 、 ( 固态 )10.地面90km 的范围中大气的组成是( 干洁空气 ) 、 (固体杂质 ) 、 (液体微粒 ) 。11.

3、大气是( 多种气体 )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氧、氩) ,此外还有含量不定的(固体杂质) 、(液体微粒) 。12.干空气是指不包含( 水汽 ) 、 ( 固体杂质 ) 、 (液体微粒 )的大气。其含量占整个大气的(99.97)%,主要成分是(氮、氧、氩) ,占干空气的(99.97)%;次要成分是(臭氧 、二氧化碳 、氖 、 氪 、氙 ) ,占干空气的( 0.03 )%。13.90km 以下大气的分子量是(28.966 ) ,90km 以上大气主要成分是( 氧 、氮 ) 。14.大气中的氧参与有机物的(腐败) 、 (氧化) 、 ( 燃烧 )过程。15.CO2在大气中具有( 时空 )分布特点。参与

4、植物的( 光合 )作用,能吸收( 太阳 )和( 地面 )的长波辐射。16.O3的作用是( 吸收太阳紫外线 ) ,使大气增暖,另一个作用就是( 改变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状态 2) 。17.大气中的水汽量随高度而( 而减少 ) ,随纬度而( 减少 ) 。18.水汽是大气中唯一具有( 三态 )变化的气体,可以吸收来自于地表的(长波 )辐射,也可以放出( 长波 )辐射。19.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具有( 时空 )分布特点,其作用是( 凝结核 )和( 散射太阳辐射 ) 。20.液体微粒是指悬浮于大气中的( 水滴 ) 、 (冰晶 )等水汽凝结物21.在( 0 )、 ( 760 )mmhg 条件下, ( 50 )%

5、的大气集中距地面( 5.5 )km 以下的层次中,离地( 361000 )km 的大气中质量仅占( 1 )%,大气中的( 质量 )和( 密度 )随高度而逐渐变小。22.气象学规定在大气中有( 极光 )出现的最大高度,称为( 物理高度 ) ,其高度为( 1200 )km。密度法规定的大气上界高度为( 20003000 )km。23.在垂直方向上根据大气( 温度 ) 、 ( 成分 ) 、 ( 水汽 )和( 电荷 )将大气分为( 5 )个层次。24.对流层的上界因纬度而不同,低纬( 高 ) ,高纬( 低 ) ;又因季节而不同,夏季( 高 ) ,冬季( 低 ) 。在本层中集中了( 3/4 )大气, (

6、 90% )水汽。25.对流层中的平均温度递减率为( 0.65 )/100m。26.在对流层中按( 气流 )和( 天气现象 )分为三层。最下层称为( 摩擦层 ) ,范围是( 地面2公里 )km。27.( 热 )层又称电离层,具有( 无线电反射 )的能力。28.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称为( 气象要素 )29.气压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内空气质量的增多或减少 )30.在气象学上,气压的单位是( mb ) 、 ( hpa ) 、 ( mmHg )31.标准大气压是指在( 纬度为 45)的海平面上,温度为( 0 )时,所测到的水银柱的为高度为( 760mmHg )的大气压强。32.气温表

7、示大气( 冷热 )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有( ) 、 ( K )和( F ) 33.气温高低的实质就是( 空气分子平均动能的表现 )34.摄氏温标与绝对温标换算的表达式是( T - 273.15 = t )35.湿度是指表示大气( 潮湿 )程度的物理量36.比湿的表达式是( q = mw /md + mw )37.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 实际水汽压 )和同温度下的( 饱和水汽压 )的百分比,表达式是( f = e /E 100% )338.饱和差的表达式是( d =E - e )39.在空气湿度的物理量中,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有( e、E、q、r、 Td ),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程度的物理量有( f、

8、d、Td ) 40.气流运动的物理量地面风用( 16 方位 )表示,高空风用( 方位度数 )表示,NNE 表示( 东北偏北 )风,SSW( 西南偏南 )风41.空气的状态用( 密度 、体积 、 压强 、 温度 )表示4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 pv/T = 常量 )43.干空气状态方程的表达式是( p = Rd T )二、选择题:二、选择题:( )1.属于气象学研究范畴的是:a.风、雨 b. 冷却、蒸发 c. 雪 d.台风、龙卷 ( )2.是天气学的研究范围a.霜 b.台风 c.凝结、温度 d.龙卷 ( )3.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关系是a.气候学包含气象学 b.气象学是气候学的基础 c.气象学和

9、气候学是独立的 d.a 和 b( )4.0- 90km 范围内,大气的组成是a.干洁空气 b.O2 c.杂质与微粒 d.水汽 ( )5.干空气是指不包含( )的大气。a.水汽 b.杂质 c.惰性气体 d.液体微粒( )6.干空气占整个空气质量的( )%。a.99.97 b.99.96 c.99.98 d.99.99( )7.90km 以上,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a.臭氧 b.氮 c.氧 d.氩( )8.大气中可以产生氧的过程是。a.离子交换 b.光合作用 c.闪电 d.水的电解( )9.氮的作用是a.参与有机物的分解 b.缓解氧化 c.吸收长波辐射 d.肥料( )10.臭氧最多分布在4a.20

10、 30km b.20 25km c.15 25km d.1530km( )11.大气中的固体杂质作用是a.破坏能见度 b.减弱地面长波辐射 c.水汽的凝结核心 d.吸收太阳辐射( )12.可以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是a.臭氧 b.水汽 c.二氧化碳 d.固体杂质 ( )13.物理上界的高度是a.2000km b.1000km c.1200km d.3000 4000km( )14.密度法规定的大气上界的电子浓度是( )个/cm3 ,质点浓度是( )个/cm3,高度是( )km。a.10 - 102 b.102 - 10 3 c.103 - 104a.1 b.2 c.3a.2000 b.3000 c

11、.2000 - 3000( )15.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 )a.大气温度 b.水汽 c.大气成分 d.垂直运动状况( )16.对流层在低纬的上界高度是a.13 14km b.15 16km c.17 18km d.1920km( )17.在对流层中,因( )而分( )层a.气温 b.气流 c.天气现象 d.水汽分布a.3 b.2 c.4( )18.对流层中( )层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层次a.1 b.2 c.3 d.4 d.5( )19.平流层中的温度升高是因为a.臭氧多 b.氮、氧分子多 c.空气运动快 d.太阳紫外线丰富( )20.中间层温度随高度而( ) ,原因是( )a.降低 b.升度 c.

12、不变 d.先降后升a.臭氧 b.氮、氧分子 c.太阳辐射 d.氮氧所需的太阳辐射被上一层吸收掉了( )21.在中间层的( )km 处,仅白天出现一个电离 D 层a.60 - 70 b.60 - 80 c.60 90 d.7090( )22.具有无线电波的反射能力的是5a.中间层 b.平流层 c.热层 d.散逸层( )23.在大气的垂直五层中,有( )个层次温度随高度而升高a. 2 b.3 c.4 d.5( )24.偶尔会出现贝母云的是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25.1 个标准大气压 = ( )mba.1000 b.1013 c.1013.25 d.1012.25( )2

13、6.水汽的比气体常数(Rw = 1.608Rd)比干空气( )a.小 b.相等 c.大 d.不一定三、简答题:三、简答题:1 1、气象学研究的内容、气象学研究的内容研究大气的一般状态(如组成、范围、结构、温度、湿度、压强、密度等)研究导致大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其转化研究大气现象的本质,寻求控制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探讨应用这些规律,为预测和改善大气环境服务2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概念不同: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气候:是指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14、它不仅包括该地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而且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时间尺度不同:天气是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出现的,是微观的现象气候是某一时段内出现的,是宏观的现象变化周期不同:天气:变化快,周期短(5 天短期天气过程、 510 天中期天气过程 10 天3 个月为长期天气过程)气候:变化慢,周期长(季际、年际、十年际、百年际、千年际、万年际)系统不同:天气系统是一个单纯的大气系统气候系统是庞大的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等 5 个子系统63.3.臭氧在高空中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作用臭氧在高空中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作用分布特点:在近地面臭氧含量很少,从 10km 高度开始逐渐增加,在 1215km 以上含量增加得特别显著,在 2030km 高度处达最大值,再往上则逐渐减少,到 55km 高度上就极少了。形成原因:在近地面臭氧含量很少,空气中的太阳紫外线大大减少,氧分子的分解也就大为减弱,氧原子数量减少,以致臭氧形成减少大气上层,太阳短波的强度很大,使得氧分子分解增多,氧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