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8475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我今天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从 1999 年 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实行大规模扩招。高校扩招是我们国家 出台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它对于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具有重大意 义,对提高全民素质、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升学深造、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以及 拉动经济内需、促进社会消费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然而不能回避的现实 是:急剧的扩招使毕业生数量在短时间内成倍增加,2002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 数为 145 万,2003 年毕业生总数为 212 万,2004 年预计将达到 252 万,大批毕 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必然给广大高校毕业生带

2、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如果这一问 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以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取得了 迅速的发展。据中国人力资源内需报告统计,2001 年全国各类民办教育机构一 共 56 274 所,比 1996 年翻了一番,在校生总数达到了 923 万人,占同期全国 学生总数的 5%。截至 2003 年 10 月的统计,全国民办普通高校一共有 1 600 余 所,其中具备独立颁发国家承认资格证书的普通高校已经达到了 160 余所。据 统计,每年进入民办高等院校就读的各类学生达到 100 多万,几乎与国办普通 高校学生数量平分秋色。国

3、办与民办并存的多元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已经 基本形成。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民办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影 响学校的生源及其健康稳定地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高等教育从精英 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换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探索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 状,并摸索出一条具有民办高校特色、适合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路子,是当 前民办高校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民办高校学生的基本现状:第一个现状是生源的结构。我国民办高校生源目前分为两大类、三部分。第一 类是计划外招收的高等自学考试和一批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的学生,第二类 是国家计划内的,统招统考的一批。从陕西民办高校

4、的生源来看,第一类,也 就是计划外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 50%以上,比例相对多一些,第二类仅仅占 到了不到 50%。这两类、三部分学生由于其入学的渠道不同,其就业的渠道、 就业的体制、就业的方式也不同。这一部分学生由于入学以后考试和获取毕业 证书的方式也不同,导致以后的就业心态以及未来职业生涯的方式、发展轨迹 也不同。第二个现状,生源基础参差不齐,民办高校受招生录取体制的影响, 学生入学成绩普遍低于同等层次的公办高校,加之生源的区域性差异,致使民 办高校的生源基础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而且造成了民办高校生源的先天不 足,这就给后续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第三, 毕业生的

5、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大部分民办高校目前培养的主要是专科层次学生, 受各种传统教育的观念以及用人观的影响,专科往往不是学生的首选,专科层 次学生的就业往往也受到了冷遇。第四,毕业生的就业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一 次性就业率的高低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更多取决于毕业生所在学校对就 业工作的努力程度和投入力度。二是毕业生就业的层次普遍比较低,两极分化 现象比较严重。三是毕业生就业缺乏稳定性。四是隐性就业和显性就业的状况 同时存在。隐性就业就是已经就业,由于地方人事制度的影响,关系没有转, 协议没有签,但是确实已经就业。显性就业就是我们按照正常的、正规的就业标准来统计的就业。第五,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以及择业

6、心态存在一些问题。近 年来因为社会上对一些高学历、高层次紧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各用人单 位之间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单位都想尽早地招收一些好的学生,同时单位 招收人才的自主权也不断扩大,各地人事部门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也进一步放宽, 用人单位每年都会尽早地进入高校来招聘毕业生;另一方面,普通高校也怕失 去就业市场,于是就业洽谈会的举办时间一年比一年提前。从教育部开聘的第 一天,也就是 11 月 20 日,每个高校往往都会开始举办各种类型的校园招聘会。 以往高校招聘会的高峰期应该在来年的三四月份,而通过这样一种提前,使得 高峰期出现在最后一学年的第一学期(11 月份、12 月份),在这种情况下学

7、制 仅仅为三年的大专学生,就压制了两年。最后,在目前眼花缭乱的招聘会上许 多单位还是打着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不招专科生的旗号。许多学生面临 这种情况压力重重、忧虑多多,无法安心完成学业,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学生更 是如此。在就业和择业的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几种现象:第一,自卑和急于求成的心理。许多同学面对不可回避的职业选择,存在严重 自卑心理,特别是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两手空空, 委靡不振,主要表现是在职业选择中畏首畏尾,悲观失望,不与招聘单位代表 洽谈;或者在双向选择过程中如果未被选中就情绪一落千丈;或者是经过几番 的择业挫折之后就心灰意冷,埋怨家长没有出路,埋怨所学

8、的专业不抢手,责 怪自己没有赶上好机会;等等。许多同学存在严重的功利思想,连正常的上课 也无法坚持,整天穿梭于各类招聘会中,为了找工作不惜代价,制作精美的个 人自荐材料,进行个人包装,各类人才市场每场必去,几个月下来大量的精力 都花在找工作上,而且浪费了巨额的就业经费,使其就业的成本居高不下,择 业的效果却并不显著。第二,择业定位盲目,期望值偏高。许多同学认为大学 毕业就应该找一个工作环境好、待遇高、职位高、出力少的单位。在 2002 年, 在陕西某个民办高校毕业生择业机遇问卷的调查中显示,有 55%的学生选择去 经济发达的地区,40%的学生选择去城市就业,愿意去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的仅 仅占了

9、 5%,在西安招聘会上有许多同学面对名目繁多的就业单位,情绪多变, 稍微遇到挫折就退缩回来。许多同学盲目攀比,比同学差的单位不想去,许多 同学挑三拣四,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就发牢骚。情绪低落、眼高手低、好高务 远,集中反映出其就业的期望值偏高。第三,择业观念陈旧,受精英教育时代 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许多同学仍然留恋干部身份,愿意到国家机关、事业单 位或者国有企业工作,不愿意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存在着一次就业定终身的 就业观念;许多同学留恋物质关系,愿意到大城市就业,不愿意到中小城市就 业;等等。第四,消极依赖心理。许多同学对自己缺乏清醒认识,对人才市场 及用人趋势缺乏了解,自身的定位比较模糊,不

10、了解自己的优势特长及能力, 择业信心不足,三心二意,消极等待,缺乏主动性,听天由命。许多同学在职 业选择上依赖父母或者亲戚朋友,依赖学校,认为在双向选择的市场中主要是 凭关系就业,缺乏进取精神和自我推销意识。第五,思想保守,缺乏择业技巧。许多同学满肚子的点子说不出来,可谓书呆子,寡言少语,不善交际,与用人 单位洽谈表现出语言结巴,不能应变,更不用说礼仪礼节了。也许在校考试成 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同学在双选会上就可能名落孙山。以上五种不健康的就业心理及就业观念是当前许多同学难以就业的主要原因, 然而作为民办高校毕业生,难道就真的无路可走吗?我们从宏观上来看,有一 项数据表明,美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

11、超过了千分之七,而我们国家这个比 例只有千分之一点五。另外这次十六大明确指出,中国的未来需要数以亿计的 高素质的劳动者,可见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在人才资源如此紧缺 的国家怎么会出现人才过剩呢?另外,我们从近 20 多年民办教育发展的进度可 以看出,国家在不断提高民办教育的地位。2003 年 9 月份开始正式实施的民 办教育修订法,明确规定了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入学、就业等各个方面享有与 国办高校同等层次学生同等待遇。从民办高校自身来讲,更有许多优势:专业 设置紧跟人才市场需求,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对学生就 业服务的意识及热情都非常高。另外,民办高校学生在吃苦精神、市场意

12、识、 动手能力等许多方面有不同于国办高校学生的优势.下面我想就我本人从事民办教育这么多年来的实践提出以下对策愿与各位同 仁共勉。第一,民办高校应该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民办教育发展观,确立就业工作在 民办高校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民办高校基本的培养目标都是为生产、管理、服 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民办高校目前的教 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 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以及技术型、应用型的专门人 才,不是那些基础知识扎实却毕业以后还需要再教育的学术型人才。近年来民 办高校自身发展的经验也表明,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培养

13、,凡是坚持以就 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其发展就快。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 民办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民办高校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以就 业为导向进行专业的设置以及课程的设置,以市场需求和行业及岗位需求为导 向设置课程、设置专业,专业设置涉及到未来毕业生就业的出路,所以在进行 专业设置之前,我们必须对未来几年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认真的预测、认真的 调研,对历届毕业生以及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跟踪调查,确保专业设置的前瞻 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以及科学性。(2)以就业为导向要求我们要深化教学改 革以及人才模式改革。首先是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 职业道德及诚信意识教

14、育,培养学生树立为用户服务的诚心态度。培养学生树 立自信、努力学习、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吃苦耐劳与实干精神以及认真 踏实的工作作风。其次是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教育规律,一个是市场运作规 律,加强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开放办学,积极推行学校和行业、企业的 结合,实施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专业、校企联合开课程,真正把专业办 在企业的需求点上。企业把学校作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把企业作为学 生就业实习的基地以及社会服务的基地。再次是努力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 教育并举,鼓励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另外在学生培养最后阶段,应该进一步淡化专业,强化课程,通过课程的调整来

15、满足市 场的不断发展变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灵活授课方式,努力为社会培 养真正用得上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3)以就业为中心就是要求民办高校 把就业工作摆在与招生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民办高校每年用来招生的费用平 均大约在 1 000 万元左右,招生用量大约为每人 2 000 元,同样就业工作也需 要成本,民办高校要保证就业开展所需要的足够的人力以及经费。2002 年我国 教育部就明确规定,每一个高校每年在就业中应该配备不少于 1500 这样一个 就业专业辅导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就业经费应该不少于毕业生学费总收入的 1%。我认为民办高校要想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投入的人力、财力应该远远超 过

16、这个标准。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教育观、教育发展观有利于高等教育目标充 分实现,有利于节约教育成本,降低企业用于员工培训的巨大的再教育成本, 缩短学生的见习期,有利于推动高校与社会的互动,从而促进毕业生的充分就 业。第二,强化对毕业生的指导功能,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在高校毕 业生工作走向市场化的今天,毕业生就业的数量、质量以及就业的层次逐步成 为衡量一个学校就业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首先 要强化指导功能,就是要加强对毕业生价值观、择业观的指导,加强对毕业生 就业政策、就业技巧的指导以及就业心理的调试。本着指导为先、服务至上的 原则,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指导工作到位了,学生观念转变了,自然就能够 适应市场的需求,就业工作自然也就落到了实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有 开设就业指导课、开展职业生涯设计竞赛、举办就业论文竞赛、举办就业知识 讲座、建立就业辅导员制度等方式,群体指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课堂指导与 业余咨询相结合,学生指导与企业指导相结合,技巧指导与观念指导相结合, 从而建立完善的就业生指导体系。在这一方面我们西安欧亚学院摸索了三四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