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参考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3301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参考资料(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 论语选读备课、教学参考本学期我省、我市高中将开设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本人对教材作了一些整理、 归纳,并结合现实, 就如何开展教学, 谈了自己的看法,供教师备课、教学参考,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一、为政以德课文理解 “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德”是对个人要求,以“仁”为核心。对统治者而言,应该执行“仁政”,对百姓不过分压迫剥削,这客观上对百姓有利。“礼”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在本章选择的几段语录中,孔子提

2、出了如何处理“德”与“刑”(法)之间关系,提出了“富民”(物质文明) 、 “教民”(精神文明)的关系,强调“仁”为基础的个人道德要求等。孔子这一思想对今天来说,仍有启发和借鉴。古代的“ 德治 ” 是建立在 “ 人治 ” 基础上的一种政治理想体系,与今天的 “ 以德治国 ” 有本质的区别。 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与民主、法治是不兼容的。但它作为“ 法治 ” 的辅佐,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包括统治者与百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这种做法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值得研究总结。今天提出 “ 以徳治国 ” 的意义:“ 以德治国 ” 是社会

3、主义法治国家总框架下的以民主、法制为前提的治国方略、措施,人民是“ 以德治国 ” 的主体,根本目的是为“ 依法治国 ” 奠定良好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一) “ 德治 ” 与“ 法治 ” 犹如鸟之双翼,其关系:1、从两者实质看,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兼容、联系的。“ 法治 ” 属于政治建设,是规范人们行为准则的强制性的“ 外律 ” 、“ 他律 ” ,其主要功能是“ 惩恶 ” ,对道德建设有引导作用,也是道德建设的保证,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养成有培养和引导作用。“ 德治 ” 属于思想建设,是规范人们行为准则、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 内律 ” 、“ 自律 ” ,其主要功能是“ 扬

4、善 ” ,它是立法的基础,是保证和调节各行各业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它可以解决许多法律无法解决的问题,它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2、从具体内容看,法律中有道德,有的法律本身以道德判断为基础;而道德中也有守法、执法的内容。3、从历史和实际看,我国经过了人治 加强法制 法治 法治、德治的结合2 的过程。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的道德体系正在建设和形成,提倡德治尤为必要。课文解读 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

5、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 ,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 、 “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二、孔子说 “均无贫”,这个“均” 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 均贫富” 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 ,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 “平”的解释矛盾吗?孔子之意与农民起义口号之意不相同。孔子之意就是朱熹理解之意,因为孔子是极力提倡以“等级制”为核心的

6、“礼”。和说文解字解释也不矛盾。因为说文解字是字面的基本意义,一个字还有它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平” 、 “均”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公平”,它也有“相对公平”与“绝对公平”,事实上只有“相对公平”,孔子所说的也类似“相对公平” ,就是要统治者不要过分搜刮百姓,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三、你认为“政”和“德”、 “刑”和“礼”的主要区别在哪里?“政” ,这里是指治理国家之事。“德”与“刑” ,是指治理国家的手段、方法、途径,即“德治”与“法治” 。 “礼”,是指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规范,它是“德治”的基础。孔子所言 “礼”的核心是“等级制”,要求人们在自己所定位的等级中安分守纪。“礼”从纵(上

7、下级、长幼辈等) 、横(夫妇、兄弟、朋友等)两方面规范、约束人们行为。 文言练习 一、说说下面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现代汉语多双音节词语,文言中多单音节词,所以在文言中的词语往往包含多层意义。“民免而无耻”中的“无耻”,在现代汉语中作整体理解(不知羞耻),而文言中是“没有”与“羞耻之心”的组合。“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中的“有事”包含“发动”与“战事”。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中的“以为”是介词“以(把)”与动词“为(当作) ”的结合,“以”下省略介词宾语“他” (颛臾的祖先) ,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认为”之意。“既来之,则安之”中的“来”是不及物动词作使动用,“安”是形容词作使动用,是

8、既“使之来,即要使之安”之意,在现代汉语中使动用法极少。二、阅读下面短文,借助工具书,解释“亲”、 “长” 、 “废” 、 “疾” 、 “货”、 “身”的意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3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礼记礼运 )“亲”: 说文: “亲,至也。 ”本义是感情深厚,关系密切。引申为父母家人、亲戚、婚姻等名词及宠爱、接触、亲近等动词。文中的“亲其亲”,前一“亲”是形容词作意动用,后一“亲”作名词,意思是不光光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也把别

9、人当作亲人)。“长”: 说文:长,久远也。 ”引申为长短、永远等形容词,“擅长”、 “延长”等动词,“长大”、 “长辈”、 “首领”、 “生长”等读“zh ng” 。文中的“长” ,即得到成长。“废”: 说文: “废,屋顿也。 ”指屋子倾圮无用。引申为破败、坠落、停止、废弃、沮丧、杀害等,也引申为人长久不愈的疾病、残废。文中即此义。“疾”: 说文: “疾,病也。 ”引申为祸害、缺点毛病、痛、疾苦、病残之人、痛恨、妒忌、担忧、急速等义,文中作“病残之人”。“货”: 说文: “货,财也。”引申为货物商品、货币、贿赂、买卖等,文中用其本义,财物。“身”: 说文中指人的身体,引申为生命、毕生、自身、自

10、己、亲自、体验、实行、担任、身份等,文中指“自己”、 “自身”。二、 克己复礼 课文理解 本章选择孔子关于“礼”的一些论述,具体对“礼”的内涵及如何达到“礼”作了阐述。前面谈过,孔子所说的“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在他认为,“礼”(制度)的完善是根本,所以他推崇理想中的“周礼”。西周面对当时社会纷争(主要是国君、诸侯的权利争夺),建立以“宗族嫡长继承制”、 “等级制”为核心的“周礼”,来巩固社会秩序。而到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这种制度受到冲击,所谓“礼崩乐坏”,所以孔子竭力提倡“克己复礼”。这就要求个人以“礼”为规范,不违规逾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的这一理论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但后世统治者借

11、此强化自己绝对统治,作为压迫百姓的手段。 课文解读 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在孔子看来, “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 ;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本节语录,围绕这两方面展开。二、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 “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原意有什么不同?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4 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

12、,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于宋代“天理人欲”之说,现在不少专家研究认为,宋儒还是肯定人的正常欲望需求的,如朱熹认为“饮食者,天理也;求美味,人欲也”, “饮食男女,固出于性(天性)” ,因此,人们正当的欲望不是“人欲”,而是“天理” ,只有违背仁义礼智信的“穷口腹之欲”,才是需“去”的“人欲”,故他又说: “修德之实,在乎去人欲,存天理”。同时,朱熹之说不仅仅针对一般百姓,更针对统治者,提出“正君心是大本”,认为大臣的责任是“格(规范)君

13、心之非(不对之处)” 。朱熹被宋孝宗罢官,其著作被禁,其学被称“伪学”,朱熹等59 人被定为“伪学逆党” ,也正说明朱熹理论也是针对统治者的。到了明代,朱元璋等曲解其说,更成为专制统治的理论。三、 “甚矣吾衰也” 、 “久矣吾不复见周公”都是主谓倒装句。这种倒装句方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论语 里类似的倒装句还有不少,比较一下现实生活中书面语言和口语中倒装句使用频度的区别,说说这种现象反映了论语怎样的语体特点。陈述句中的主谓倒装,主要是突出感情,强调谓语表达的内容。这两个例句,表达出孔子对周礼理想境界的向往及自己为理想努力难以实现的感慨。这种倒装句的使用,说明论语作为古代散文起始阶段的语录体

14、带有口语化、生活化的特点。 文言练习 四、阅读下面三段文字,说一说它们各自从哪个角度对“礼” 进行阐释的。(文字略)引用的荀子、礼记中的三段文字,主要从“人性”角度论述“礼”的必要。从人性角度而言,人作为高等动物,本身具有“自然属性(动物性、“恶” ) ”和“社会属性(社会性、 “善” ) ”的双重性,而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还具有“社会性”,因此,为了克服人性中“自然属性”的一面,需要制订一定的“礼”(规范)来加以约束自己,所谓“克己复礼”。否则,人将与动物无异。孟子也曾说过,“恻隐之心” 、 “礼让之心” 、 “羞恶之心”、 “是非之心”是人性的根本出发点,如果无此“四心”, “非人也”,与

15、动物无异。五、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中哪些词活用作动词?其意义与“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和“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中活用动词的相应词语有什么不同?这里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但语法意义不同。前面的例子是在名词前直接加否定副词,而副词只能修饰谓语,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所以,副词后的名词,一般是活用作动词。后面的例子是两个名词相连,那么一般来说,前一名词活用作动词谓语。也有的书上将以上的5 例子作为“名词意动” ,因为谓语动词没有设计具体动作行为,仅是主观意图上的行为。三、 待贾而沽 课文理解 本章选择的语录,表达孔子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了理想而坚定不移奋斗。对我们今天的

16、启示:人要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自己的正确理想,明确人生目的,并要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勇往直前,坚定不移走下去。当然,理想要符合每个人的基础和特点、条件,不盲目高攀,好高骛远。同时,也要付诸实践,不能“眼高手低”,有理想而缺乏行动。 课文解读 一、孔子为什么热心于仕途?这和他用行舍藏的主张有没有矛盾?孔子的热心仕途主要是为了实现自己“复礼” 的政治主张,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所以他不管如何碰壁,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和他的“用行舍藏”看似矛盾,其实也不矛盾。中国文人很好地将儒家积极进取的“入世”思想和道家消极隐退的“出世”思想融合起来,所谓“沧浪之水清,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可以濯我足”,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统治者开明,政治清明,文人愿意报效国家;而反之,则隐退避身,等待时机,而其内心,是渴望用政,实现自身价值。二、 95 章,是怎样表现孔子的强烈自信的?171 章,从“来!予与尔言”可以看出阳货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