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课引入十一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982806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新课引入十一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学新课引入十一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学新课引入十一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新课引入十一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新课引入十一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新课引入十一法化学新课引入十一法导入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 教学活动方式。这一意图性行动广泛地应用于上课之始,或应用于开设新学科、进入新单 元、新段落的教学过程。 导入的方法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灵活运用,万万不可 千佛一面。 新课的导入虽仅占几分钟或几句话,但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阶段,它正如戏曲的引 子,影剧的“序幕”一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充分地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起着新旧课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讲好每节课的 开场白是十分重要的。 1.设问引入法 读书需要

2、思维,思维始于问题。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障碍,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 生思考,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维导向。用设问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 进学生积极地学习。 2.悬念激趣法 在化学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对这些内容就 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高二的原电池的知识时,引言可这样设计:“一天满载着精选铜矿砂的阿那吉 纳号货轮正向日本海岸行驶。突然,货轮上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船员们惊呼:漏水了。 坚硬的钢制船体为什么突然会漏水呢?是货轮跟其它船只相撞还是触及了水底的暗

3、礁?都 不是,是钢制船体因锈蚀而穿孔漏水了吗?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这究竟是何原因?原 因是船上的货物:精铜矿砂。为什么精铜矿砂可使钢板出现漏洞呢?!我们学习了原电池 的知识就可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这节课就讲关于原电池的知识。 ”这样引入新课使枯燥的知 识变得趣味横溢了。 3.开门见山法 这是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 强调重要性也是一种开门见山的引入方法。有些化学化学知识十分重要,且抽象难学,在上新 课前先强调学好这些化学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从而努力学好这些知 识是大有帮助的。如,在讲解摩尔知识前,先给学生强调这部分十分重要,它贯穿于

4、中学 化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化学计算的核心,只有学好它才能学好化学化学。 4.激情引入法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 或提问,以引起联想,自然地导入新课。 根据教材内容,教师还可用激情的语言,讲述一点化学化学史料,借以唤起学生爱祖国,爱科 学的热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碱金属部分知识时,可先告诉学生金属钠是由英国化学化学家戴维发现的。戴维 用电解法电解钾后,将分解得到的生成物倒入盛有清水的大玻璃杯中时, “轰”的一声发生了 猛烈的燃烧和爆炸,戴维从此失去了一支眼睛,但这些丝毫没有动摇戴维酷爱科学,勇于 攀高峰的

5、决心,他十分风趣地说:“幸好只瞎了一只眼睛,还有一只眼睛,还可以继续为化化 学学事业工作。 ”后来戴维更加努力工作,成功地用电解法制得了钾和钠,还成功地制得了钡、钙、锶、镁等金属,此外还制取了非金属硼和氢气(N2O)等。我们九十年代的青年学生, 要好好向戴维学习,将全部精力用于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5.化学化学魔术引入法 用化学化学魔术引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把新课推向高潮。 比如,在讲解氨的结构和性质一节时,可先给学生做“空瓶生烟”的小魔术,然后指出:氨 气除了具有与氯化氢作用生成氯化铵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呢?我们这节课就详细讨论 氨气的结构和性质

6、。 6.类比引入法 有些化学化学概念,表面看来很相近,但实际是有区别的,有的学生易把它们混淆起来。在上 新课时,采用类比引入,便于学生把新旧概念区分开来。 例如,讲电解时,可先让同学回忆电脑的知识,然后再提出电解与电脑是否相同,如果不 同,它们又有何区别与联系?我们学习了电解的知识,这个问题就不难解答了。下面我们 就来学习电解的有关知识。 7.以旧拓新法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向高级这一客观规律的,学生学习也是这 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导 入新课,这是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讲摩尔浓度的知识时,可先复习溶液的概念,溶液的浓

7、度,百分比浓度的概念,然 后告诉学生,配制质量百分比浓度时,用的是质量,但实际上量取液体时一般多用体积, 因此引入了新的表示浓度的方法:摩尔浓度。这样引入新课显得自然流畅,且把百分比浓 度与摩尔浓度作了对比,以防止学生混淆。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有经验的教师,常以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提供新、旧知 识联系的支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能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在学习之始就引 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这样的导入,教师要摸清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 8.实验引入法 学生学习之始的心理活动特征是好奇、好看,要求解惑的心情急迫。在学习某些章节的开 始,教师可演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

8、使学生在感官上承受大量色、嗅、态、声、 光、电诸方面的刺激,同时提出若干思考题,通过实验巧疑布阵、设置悬念。 9.设问引疑法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教学之 始,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联想,或渗透本课的学习目标。10.借助事例法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起触类旁通的功效;也 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 例如, “醇类”的教学,用宣读新闻导入。 一上课,教师拿出一份 1987 年的剪报,向学生宣读:“4 商贩非法用工业酒精制售白酒, 贵阳发生千人饮酒中

9、毒事件。 ”刺激、醒目的标题,立即吸引全班学生急切了解报道的详情。 接着读:“贵阳目前因饮用含高浓度甲醇的白酒引起严重中毒事件。据悉,自 25 日发现第 一例中毒者到 29 日晚,已有上千人中毒。双目失明者 3 人,死亡 20 人。 ”学生听罢都震惊 了,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例如,为什么饮用工业酒精配制的白酒会中毒?为什么会双目失 明?甲醇有何性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顿时被激发起来了。此刻转入醇的分类和甲醇等内 容的学习,随后继续读报:“经化验,这些白酒,每 100 毫升竟含甲醇 31.5 克,超过国家规定卫生标准 774 倍。超量甲醇进入人体,首先侵害视神经,损害肝肾,而后酸中毒而死 亡。 ” 11.故事引入法 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化学化学的发展史中,妙趣横生的典故很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 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到寓教于趣之效。 例如,学习苯分子的结构,可以从介绍德国有机化学化学家凯库勒(19291896)的“南柯一 梦”开始,突出凯库勒梦中还在思考,还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