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鸦片战争习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2780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8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鸦片战争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鸦片战争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鸦片战争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鸦片战争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鸦片战争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鸦片战争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鸦片战争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鸦片战争1 (2015山东文综 15)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2 (2015安徽文综 15)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 ”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C

2、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3 (2015上海单科 20)1860 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和约条款” , “阅之不觉呜咽” 。这些令他“呜咽”的和约条款,与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4 (2014上海单科1 9)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A宁波 B 广州 C上海 D 福州5 (2014江苏单科 5)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6

3、(2014天津文综7)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 年 1 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7 (2014重庆文综 6)从 1876 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

4、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8 (2014山东文综 16)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 2 A B C D 9 (2013北京文综 17)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10 (2013浙江文综 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 “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5、。”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 D “门户开放”政策11 (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9)1877 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12 (2013山东基能 74)近代诗人褚维垲在诗中说:“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骎骎自海达长江,惟所欲为无不可。”对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御园火”是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五口通商”开始于甲午

6、中日战争后C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该诗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13 (2013上海单科17)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14 (2013上海单科23)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3 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 ) A B C D15

7、 (2012北京文综卷 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16 (2011福建文综 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 , 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

8、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17 (2010四川文综1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18 (2010上海文综 10)1832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 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辛丑条约 D

9、 南京条约 19 (2010海南单科 14)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 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 评论的战争是指 (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 (2009全国文综一 17)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 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21 (2009广东文基 2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

10、战争时说, “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 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 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 “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 “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22 (2009重庆文综19)下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 于 2009 年 2 月 25 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 ) A道光帝 B

11、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23 (2009海南单科 13)2009 年 2 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 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24 ( 2009 江苏单科 7)20 世纪 30 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 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25 (2009上海单科 15)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

12、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 ) 4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扶清灭洋” D “轮车、电邮、机械、百出夷人亦妖术也” 26 (2007上海历史B 组 7)美国历史学家写道: “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 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 但类似的事件在19 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 ” “类似的事件”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27 (2007重庆文综 17)开创仿造西方战船先河的著名人物是( ) 二、主观题28 (2015浙江文综 38)学习历史,重在

13、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 分)材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 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 年)(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7 分)29 (2015上海单科 37)一份奏折( 12 分)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该国王已物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

14、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 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 故求索不专在通市。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4 分)(2)你如何看待琦善的这份奏折?(8 分)5 参考答案BBBCB CDBDB CACDACB DADBB ABBBD DA 28 【答案】(1)观点: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2 分)时间: 19 世纪 40 年代(鸦片战争后) 。 (2 分)影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3 分)29 【答案】(1)水平 1:能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并能从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