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选读专题测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2531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选读专题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选读专题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选读专题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选读专题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选读专题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选读专题测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现代散文选读”专题检测一、知识积累(每题3 分,共 21 分)1、 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愤懑( man )惶茫( hu ng )磕磕绊绊( k )B、三卷两帙( zh ) 洗涤( d )愧怍( zu ?)C、隘( i ) 阿谀()蜿蜒( w n ) ( y n )D、酉(y u)阳杂俎(z)葳蕤(w i ru)2、 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浑浑噩噩针贬时弊狗苟蝇营贪脏枉法B.脱颍而出繁文缛节回肠荡气不径而走C.风声鹤唳纷至踏来积毁消骨穿凿附会D.人才汇萃草菅人命风靡一时步履维艰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

2、并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是他苦心孤诣地经营的结果。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C、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D、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B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 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 。C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D上海

3、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 巴金七十年文选 、 冰心七十年文选 、 夏衍七十年文选 、 施蛰存七十年文选 、 柯灵七十年文选 ,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_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的作品来的。 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_。A、聚集品位赞扬 B 、云集品位赞叹C、云集品味赞叹 D

4、、聚集品味赞扬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 2 - 待会上予以否认。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7、填入下面横线的各句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生存方式, 通俗地说是每人都有每人的活法。虾有虾路, 蟹有蟹道。生存方式也暗示着一种玄妙。 _,这是因为

5、他们拥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这种方式构成了运行的地火,促成时代裂变。在专制时代,装聋作哑是生存策略,但商业喧嚣中仍然有人淡泊明志,保持了洒脱、平和的心境,而巨大政治压力下保持独立的理性思考是更执著的生存方式,在商业时代,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ABCD二、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12 分)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 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 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 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有一天大雾迷漫,世界缩小到只剩了园中的一棵老树。有一天春光浩荡,

6、草地上的野花铺铺展展开得让人心惊。有一天漫天飞雪,园中堆银砌玉,有如一座晶莹的迷宫。有一天大雨滂沱,忽而云开,太阳轰轰烈烈,满天满地都是它的威光。数不尽的那些日子里,那些年月,地坛应该记得,有一个人,摇了轮椅,一次次走来,逃也似地投靠这一处静地。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一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那日何日?但我一直记得那份忽临的轻松和快慰,也不考虑词句, 也不过问技巧, 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回望地坛,回望它的安静,想念中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重新铺开一张纸吧。写,真是个办法,油然地通向着安

7、静。写,这形式,注定是个人的,容易撞见诚实,容易被诚实揪住不放,容易在市场之外遭遇心中的阴暗,在自以为是时回归零度。把一切污浊、畸形、歧路,重新放回到那儿去检查,勿使伪劣的心魂流布。7、作者为什么说“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4 分)8、作者为什么说“写,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4 分)9、针对文中“写,这形式,注定是个人的”的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4 分)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列问题(32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 题。我与几位文友应邀去了印江。先到贵阳,再乘车近7 小时始达,真正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几天来,我们走访印江县城,街市井然

8、,新楼亮丽,澄碧的印江水,窄窄,款款,穿城而过; 到处绿树蓊郁,清凉可人,那枝丫间无意中便会绾住一段少男少女的歌谣;杜鹃花红红粉粉,肆意地开得正盛。, 印江,你是如此静穆,如此娟丽,如此纤柔。不,这不应是印江全部的内蕴,我眼中的印江分明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壮美,喷涌出震撼心脾的伟力和热情。到印江不可不去梵净山,它绝不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而是充满着无羁的野性,山峰陡峭,断崖如削,沟谷幽晦深邃,泉瀑奔涌呼啸掷出万钧沉雷。与之相配的怪石嶙峋狰狞,奇树傲岸挺拔,翠竹剑戟横空,连四时开放的杜鹃花也凝重如血。- 3 - “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厌风欺分外斜”,宋人杨万里所描绘的紫薇花,不过是一种小型灌木,袅袅婷

9、婷,与病美人何异?但在印江永义的紫薇园,却屹立着一株历千余年风霜,高30 余米的紫薇树,属第三纪残遗植物,在神州大地仅此一株。这株千年神树,永远保持硕大的体魄和刚毅不屈的品格,在开花和脱皮中不断新陈代谢,以恪守坚贞不渝的信念。在灯影交织的严家祠堂,我们观赏过遒劲古拙的傩戏,那充满诡秘的一招一式,将远古初民的遗风流韵,肆无忌惮地渗入现代生活的图景。在木黄河边生产白皮纸的作坊里,粑窝冲绒,粗重的木杵撞击石臼所发出的惊天动地的声音,揭示着传统文明不竭的张力。那个夜晚,星月交辉,印江城“火树银花触目红”。土家族、苗族和汉族的各路好汉赤膊赤脚,和着雄浑的锣鼓声、长号唢呐声,舞着龙灯呼啸而来。于是壮汉们举

10、着缠绕鞭炮的长竹竿,捧着填满硝药的大竹筒,蓦地“杀”入龙阵“打火炮”和“打花”。只听见舞龙汉子齐刷刷呼喊: “呵嗬呵嗬”印江啊,壮美的印江!10、文章有这样一句话: “真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4 分)11、文章写出了作者对印江的哪些印象?(3 分)12、文章第3 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6 分)13、从第 4 段起,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写印江的“壮美”的?(9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 题。微微的雨。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晨夹着呼呼的响声。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蛙虫的鸣唱,春晨雀鸟的啾唧,甚至刮风天里

11、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那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得那么深刻。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锣密鼓的乐章。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可惜的是我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 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是要有福分的,它变化无穷, 每一刻全不相同。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 “风景美得像一幅画

12、”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的,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最重要的是, 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早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了一声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14、谈谈“自然是没有结局的”在文中的深刻

13、内涵。(4 分)15、文中穿插了朋友“偏爱蝉的歌唱”的故事,简析它用意。(4 分)四、语言运用16、在文中画线处续写一句话,使文章意思完整。(5 分)17、今年 6 月 17 日是父亲节,因为学习紧张,你不能和父亲团聚,只能发一条短信,略表心意。请把短信内容写在下面。(5 分)要求:- 4 - (1)文中要有三个比喻句,构成一组排比。(2)感情真挚充沛,语言得体,注意格式。五、作文( 30 分)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主角;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配角;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观众;而不屈服命运的强者,却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编导。请以“位置”为话题,完成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

14、自选。题目自拟。答案1、 C2、D。3、B。4、C 5、B 。 6、A 7、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 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8、作者通过写作找到了活着的方式,存在的价值,生存的理由。9、写作,“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活动”,文字,是思想外化的形式。而每一个人都是 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都不可能雷同。10、在未与印江晤面之前,对之充满了想象,无数次的想象之后,有机会得到邀请,想象一下子变成了现实。引用辛弃疾的词(或:王国维的“境界”说),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意思同即可。 )(4 分) 11、印江,你是如此静穆

15、,如此娟丽,如此纤柔。(3 分) 12、过渡,并点出了“壮美“的主题。(3 分)13、梵净山的壮观。永义的千年紫薇树永远保持硕大的体魄和刚毅不屈的品格。严家祠堂的傩戏充满诡秘的一招一式;庙会的开幕式上土家族的长号唢呐其声沉宏峭拔,穿空裂云;在木黄河边生产白皮纸的作坊里,粑窝冲绒, 粗重的木杵撞击石臼所发出的惊天动地的声音。印江城“火树银花触目红”。 (答对要点给3 分,其余各点均为2 分。 )(9 分) “龙”已经虚化,象征着壮美。“龙”又是中国的象征,用在这里象征壮美的印江与壮美的祖国同行。 (2 分) (意思同即可。 )14、艺术家感受自然并加以表现的,其境界总是静的、低的,因为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视觉与听觉双重组合,变化无穷而使艺术有“达不到的境界”15、深化主旨, “自然的声音”令人“赞叹”,人应亲近、感悟自然;进行比较,用“万蝉齐鸣”来凸显风雨竹林之声才成交响乐,让人感受更为深刻。四、16、 。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句子意思对即可)17、 (评分要求: 内容正确, 符合修辞要求2 分。语言畅达、 感情充沛2分。综合评价 1 分。 )五、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