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0997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4 课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十三陵的兴建十三陵的陵址在北京昌平天寿山,长陵的始建与十三陵的形成。运用历史地图、历史图片了解明十三陵。在北京地图上寻找明十三陵陵址。看课本明十三陵两幅照片,了解十三陵的艺术美。培养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明十三陵的布局“ 神路 “勾通各陵,长陵正门大宫门,“ 前朝后寝 “制, “明陵落照 “之人文美与自然美。再次了解中国皇陵建筑的特殊理念。从明十三陵布局、具体各陵盛衰情况分析明朝历史兴衰。参看课本上【资料回放】,了解各帝陵名,绘制明十三陵所反映明朝兴衰示意图。培养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上层建筑、

2、文化艺术是经济和政治基础的反映。明朝兴衰史的缩影长陵、永陵、定陵和思陵各代表明朝兴盛、中衰和覆亡的历史。体会文化艺术上层建筑是政治经济基础的反映。规模宏伟的长陵长陵十三陵的主陵。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巨丽的明代皇陵。恩殿的极高历史和美学价值。仅存的最大楠木殿。长陵地宫和宝顶。了解明成祖朱棣长陵是明十三陵实际的主陵。通过明十三陵两个具体实例分析长陵和定陵建筑的历史社会背景和不同特色。制图表对比长陵和定陵的各自特色和历史背景。培养阶级分析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能力。奢华豪贵的定陵定陵的奢华,“十室九空 “,耗银八百万两。定陵用料豪贵,色彩鲜丽,富有美学观赏价值。培养阶级分析观点,了解地主阶级皇室豪华是

3、建立在剥削广大农民基础上的。定陵地下宫殿的面世1956 年定陵地宫的考古挖掘。地宫的豪华, 御座之精美, 无不显示我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水平。地宫出土文物达三千余件,以金冠、凤冠最为知名。了解定陵地宫宝物的价值。从阅读课文了解文物考古的基本知识。列举定陵出土珍贵文物名称。培养对祖国文化的无比热爱之情。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明十三陵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定陵出土文物的历史价值难点本课头绪复杂内容多,在两课时需精练选择重点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共有六个目,教学为2 课时。建议将前三目讲一课时,后三目合讲一课时。这样分讲应该比较合理,前一课时重点讲述明十三陵建筑群的整体,后一课时

4、分讲长陵和定陵。本课内容比前课复杂,陵墓建筑有十三个陵,既有整体又有个体;还从陵寝建筑涉及回顾明王朝的盛衰,最后还有定陵地宫的重大考古发掘;而这三方面,又各个不能忽视,都是重要历史内容,不可分割。另外,前一课明孝陵所涉及过的明清陵寝建筑特色,如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设计理念,人文美与自然美的浑然一体,在本课讲授时还要提到。这就要求教师讲授本课时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点。本课引言由一幅“ 明十三陵入口 “风景照和简介明十三陵的形成以及建筑壮美风格的文字合成。 这样的引言有利于教师讲课先从形象地介绍描绘明十三陵建筑群的整体壮观面貌入手,利用文物建筑图片和“ 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的生动诗篇,引人入

5、胜地将学生带到景观现场,然后开讲这一著名“世界文化遗产“ 的伟大价值。在讲述引言中十三陵形成过程时,可预先引导学生参阅本课【资料回放】十三陵陵名及所葬皇帝表,了解建文帝、景泰帝未葬入十三陵的原因。因此十六代明朝皇帝成为了十三陵。第一目“十三陵的兴建“ 本目由一段课文正文、一幅“ 明十三陵 “全景图和一段【学思之窗】阅读文字构成。课文正文实际说清三个问题:一、明十三陵陵墓建筑群何年始建?二、建筑群址在何处?三、自明成祖起,明朝各代皇帝除景泰帝外,全部安葬于此,共十三代,因名十三陵。此段文字较少,建议从三个方面安排讲课:(1)课文正文细讲。 应先回顾一下朱元璋逝世后朱棣策动“靖难之役 “ ,推翻南

6、京建文帝统治的王朝,然后迁都北京的历史过程。没有这段历史的回述,学生便很难理解明孝陵以后明王朝各帝陵为何又迁到北京。然后再重点介绍明十三陵的起建年代、陵址昌平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和以后明朝各帝的相继建陵过程。最后“形成为明十三陵“。(2)结合讲述课文,引导学生阅览“明十三陵 “ 风景照,最好用多媒体、电化教育放映更多的明十三陵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图片或电视片,使学生广开眼界,从感性上感悟和欣赏明十三陵这一世界级人文景观的壮观美丽。十三陵周围壮美的山水温榆河、蟒山、虎峪等,最好都有彩色图片或电视片的形象直观画面。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和悠久历史的赞美自豪之情。(3) 【学思之窗】阅读文字部分,

7、可以让学生自读或朗读,然后思考本栏提出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风趣的历史轶事,可教育学生认识古代帝王们封建迷信思想的可笑,同时也可适当结合当前某些搞封建迷信的人和事,和学生共同批判分析。第二目“明十三陵的布局“ 本目课文用两段课文叙述明十三陵的布局,还附有一个【历史回放】十三陵陵名及所葬皇帝图表和一幅明十三陵的大石牌坊的古建景观图片。教师们在讲授本目时都应有机合理地配合上。(1)课文的第一段主要叙述明十三陵建筑群的整体布局。教师讲授时不要忽略下面三个重点: (一) 明十三陵各陵墓的“ 依山建陵 “的传统特色。这一中国陵寝建筑传统特色历史悠久,依中国丧葬史的说法,最早源于汉代,隋唐时形成完整

8、制度,唐太宗的昭陵选址于陕西礼泉的九山下,唐高宗、武则天的乾陵位于梁山主峰南坡。前一课提到朱元璋的明孝陵依于南京紫金山而建,明成祖的长陵则依昌平天寿山。此后,明朝各帝建陵各“依“ 一山,如明武宗正德皇帝陵墓葬于金岭山(后因其一生寻花问柳,人们戏称此山为莲(恋)花山)、明神宗万历皇帝定陵依傍大峪山等。 (二)明十三陵有一主神道 (路)是整个十三陵的枢纽和主轴线,通往各陵, 使陵区有机地形成一个建筑群整体。(三)主神道南端高大石牌坊和大宫门是整个十三陵区的总大门,也是明成祖朱棣长陵的大门,这使长陵明显成为十三陵的主陵。(四) 各陵都一律采用“前朝后寝 “陵制,承传朱元璋明孝陵所创建的建筑形制。(2

9、)本目课文第二段的要点为:(一)明十三陵谨守各朝建陵特色,将建筑人文美和自然风景美巧妙结合。 因为其景色之绝美, 使十三陵成为燕京名景之一,号为 “明陵落照 “。(二)明十三陵各陵从建筑美方面亦有独特风格,在世界古典建筑史上形成中华特色。课文所举蓝琉璃瓦的巨大石牌坊和狮龙怪兽石雕,都是世界建筑学上的珍品。第三目“明朝兴衰史的缩影“ 本目课文用两个段落叙述。分别叙述明十三陵的豪华建筑是用大量人力物力、百姓民脂民膏建成的,给广大人民造成深重苦难,其目的不过是为显示皇权的威风。另外,明十三陵各陵的建造反映了一部明代兴衰史。再一重点则是明十三陵又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皇权专制到达顶峰的见证。教师们可以突出

10、下面三个重点进行讲授:(1)课文第一段有两层意思。一是 “明十三陵是明朝兴衰史的缩影“ 。课文举了最盛期明成祖长陵、由盛而衰期的世宗永陵、神宗定陵和覆亡期崇祯思陵三个实例,讲述了之所以各陵成为明朝一部兴衰史的道理。二是明十三陵的建造耗费了民间大量人力物力,世宗永陵、神宗定陵可为其例。第一段课文【历史纵横】阅读资料,则用光宗泰昌帝和景泰陵的例子,说明明朝诸帝陵墓之建,也同时反映了皇室内部争权夺位的斗争,这也是明朝兴衰史的一部分。(2)课文第二段从明十三陵建陵理念、模式、风格、形制等多方面证明十三陵的陵寝建筑群本身也是“ 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皇权专制高度发展的见证。可以从四个方面说明:(一) “前朝后

11、寝 “规制,反映了皇权的绝对权威,皇帝生前死后都应有同样的规格生活。(二)严厉的“ 下马碑 “ 和禁止出入禁约,反映了皇权的不可侵犯,君臣规矩不许逾越。 (三) 十三陵主神道上石兽、 文武百官石像为死后的皇帝服役侍立,反映皇权无比威严。 (四) 火焰牌楼等神化建筑,象征死去的皇帝威焰仍然冲天,神圣不可侵犯。第四目“规模宏伟的长陵“ 从此目开始,课文讲明十三陵整体建筑群最典型也是最主要的两座陵墓,更详细地介绍明十三陵的建筑壮丽、精致和富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这就是本目长陵的专题介绍和下两目定陵的专题介绍。本目课文共分五段讲授。前三段讲述长陵在十三陵中的特点:明朝前期帝王陵墓的代表,十三陵的

12、主陵,做工最细、最为巨丽的一座明陵。后两段重点介绍长陵的两座标志性建筑:恩殿和明楼。(1)明朝前期帝王陵墓的代表。在讲授时,要注意讲清以下几点:(一)明朝前期帝王陵墓代表不仅长陵一座。前课的明太祖明孝陵也是明前期帝陵的代表。长陵严格说是北京明十三陵中明前期帝王陵墓代表。(二) 从明朝兴衰史来讲,明成祖永乐年间是明王朝的极盛时期,当时国内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三)朱棣是明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人,从此明清两朝共有五百多年在此定都,兴建各种宫廷、园林、陵墓建筑,使北京成为世界历史名城,此功不可抹煞。(四)强调指出长陵的特点:是“十三陵中规格最高的明代陵墓 “。至今还作为明十三陵古

13、迹区游览重点。(2)长陵为十三陵陵区的主陵。从以下两方面突出长陵“主陵 “ 地位: (一)长陵的主门大宫门也就是整个十三陵的正门。(二) 长陵的神道也就是整个十三陵的主神道。在此作为主线的长达7 公里的主神道有许多分支道通向十三陵各陵。除此以后,讲授此段还可同时讲出:长陵从 1407 年朱棣营建北京皇宫开始,即开始作营建陵墓的准备,1409 年动工, 1413 年徐皇后遗体从南京迁葬北京长陵,直到1424 年明成祖逝世安葬长陵,1425 年长陵最后一道工程享殿建成,前后建陵时间共有18 年之久。(3)长陵是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明陵。南京的明孝陵曾几经破坏,如今保存已不是十

14、分完整,例如明孝陵大石碑的碑亭已只剩下石雕柱础,大红门门楼也已坍毁,朱漆大门无存,明楼楼顶也早坍,人们已只能见其曾经辉煌的巨大遗迹了。但明成祖长陵所幸数百年来保存完好。教师讲授时可以用现存长陵的主要建筑陵门、宰牲亭、神厨神库、恩殿、明楼等的存在,说明长陵保存之完好。此外,讲授此段课文时,可就皇帝死后要求如生前一样过豪华生活,还建殿接受臣下朝拜等等陵内诸建筑,再次强调陵墓建筑的皇权至上的特点。(4)本目课文第四段重点叙述长陵恩殿的建筑艺术特色。课文用恩殿的白玉石雕饰、金色琉璃瓦殿顶和楠木大殿三方面来说明此殿的豪华和珍贵。讲授时应能突出以下几点:(一)长陵恩殿历经六百年之久,至今保存完好, 因此尤

15、为珍贵。(二)建筑本身的精美, 用材高贵,做工精细,装饰华美,成为“我国古建筑中的无比珍贵的文物“ 。 (三)结合课文右方【历史纵横】一段阅读文字,启发学生正确思考一个较深的问题:历史上许多著名古建筑都曾经在当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人民造成祸害,但也给后人留下珍贵古迹名胜,如何分析这一历史复杂现象?(四)结合恩殿的讲解,提醒学生阅览前页“长陵恩殿内景 “ 古建照片,增强感性认识。(5)本目课文第五段介绍明成祖长陵另一标志性建筑明楼。可从下面五方面给以讲解:(一)明楼是长陵地宫上的地面建筑。(二)明楼形势高耸, 拔地而起, 显示其无比气派。(三)明楼内建巨大石碑,标明“成祖文皇帝之陵“ ,门前

16、又有 “长陵 “ 二字,表明这是成祖陵墓的所安葬之处,又为碑楼。 (四)明楼后有宝顶,是明成祖御体安葬的坟山。(五)长陵明楼、宝顶周围、松柏草木葱茏,反映出明朝帝王陵寝人工美和自然相映成趣的特色。本目最后一段简短文字,概括长陵的特色:显示了明成祖一生博大威严,也反映了明朝前期的富庶强盛。第五目“奢华豪贵的定陵“ 本目课文较上目简略,仅有两小段,主要内容正好和介绍长陵时富庶强盛相反,重点介绍明王朝后期政治的腐败,统治阶级奢侈,民不聊生。定陵虽也建筑精致豪华,但它是在掠夺广大百姓民脂民膏的基础上建成的。本目可从两方面讲解:(1)定陵是明朝后期由盛而衰时期的陵寝建筑。所葬皇帝明神宗万历是一位荒淫无度的昏君。此段应讲明: (一)神宗万历年间由公元1573 年至 1620 年,他在位共达48 年,万历后再过二十多年明朝就被李自成农民起义推翻。(二) 万历本人是一个昏庸之主,课本上讲他二十多年不上朝,政治 “上下解体 “ ,经济上拼命搜刮百姓,财政上 “百用乏绝 “ ,民间 “十室九空“ 。 明朝史话介绍他是一个十足的酒色之徒,后宫美女数以千计,日夜饮酒纵乐,常发酒疯,不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