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满足理论案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75392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使用满足理论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使用满足理论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使用满足理论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用满足理论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剖析真人秀节目走红以奔跑吧,兄弟为例 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尤其是近年来火爆的给雷电视真人秀节 目,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引领社会潮流。 从爸爸去哪儿到奔跑吧,兄弟 ,再到极限挑战,从湖南卫视到浙 江卫视再到东方卫视, 几家省级媒体正在进行着真人秀节目的同质化竞争,这些 节目究竟促成了多少人的蹿红, 关心的人并不多, 而传播者的关注点在于通过节 目是否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 这些节目做到了这一点并且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 和制造了许多热议的话题。以下便以“跑男”为例,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等受众和 效果理论剖析其走红。 顾名思义,“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这种研究把受众成员 看作是有着特定

2、“需求”的个人, 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 动机来“使用”媒介, 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可见,受众是根据 自身的需求来选择性接触传媒。 “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它强调 受众的能动性,突出受众的地位。 “跑男”提供了以下四种基本类型的“满足”: 一、心绪转换需求的满足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 生活的压力和负担, 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 “跑男”以形式上的快节奏和时尚化, 内容上的煽情, 形式上制造的冲突, 和节目频现的争议不断引发关注的话题人物 满足了受众娱乐的需求。 二、人际关系需求的满足受众需要建立“ 拟态” 化的人际关系,即比如看 到固

3、定出场的 7 位主持人以及每一期不同的明星嘉宾时,能够产生比较熟识或老 朋友见面的心理感受。 而有时媒介情境部分代替现实情境,人们也需要在这种媒 介情境中与社会发生互动。 三、自我确认需求的满足受众可参考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男女嘉宾、具 体事件情境、 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等进行自我评价,通过比较引发受众反省自身 的行为,并以此为基础协调自身的观念及行为。 四、环境监测需求的满足通过观看“跑男”节目,可以获得与自己的生 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 引起受众对种种社会现象的参照进而反观自己的 生活。 人类的传播是有目的性的, 正因为如此, 传播活动的效果如何就不能不受到 人们的高度关注。 传播效果的

4、三个层面, 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 是一个效果的 累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受众在微博上讨论“跑男”的话题就形象地诠释了早 期的“子弹论” 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 人们的态度和意见, 甚至支配他们的行动。 节目中明星嘉宾的言语行为等会影响 受众价值观的判断与选择。 使其或路转粉或粉转黑, 即传播中可能产生的效果 “强 化”“结晶”“改变”等。 从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 “沉默的螺旋” 理论,首先是它的舆论观, 舆论, 通常被称为“公众意见”。关于节目的一条普通微博,粉丝赞同与反对都有可能 掀起舆论高潮,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个人的行为,因而起着社会控制作用。 舆论使个

5、人感知社会的变化, 调整受众的环境适应行为, 维持社会整合。 然后是 它的效果观,“跑男”所反映的影响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 -行动”的全过 程。受众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多少会收到节目的影响,然而我想, 忠实的观众粉丝 一定不会忘了 “跑男”的初衷是为了给山区贫穷孩子捐赠跑鞋的公益活动,也会一直支持“跑男”未来的发展。 然而,大众传播也有其自身的缺陷。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局限性体现在其 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 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脱离传媒内容的生 产和提供过程, 单纯的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 会关系;受众的能动性是有限的, 仅限于对媒体提供的内容进行 “

6、有选择的接触” 范围之内。 传播效果由于受到各种不同主体的不同因素制约,克拉帕提出的 “有 限效果论”也证明了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跑男”的制作人有着 不可避免的功利心, 迎合受众的需求最终也是为了提高收视率从中谋利。传播者 也好、受众也好, 都是一个时刻变化着的因素,社会的复杂性使得传媒必然不可 能完全的同步。 因而最初传播的目的和效果也会多少打折扣,恰如其分地论证了 这段的首句。 真人秀节目走红, 为突破形式, 追求创新, 这也就带来一系列不得不面对的 问题。既要保住高收视率又不能降低节目的高质量、高品位并不是一个矛盾的事 情,而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传统报业面临的困境 :

7、 一、部分报业的停刊。2005 年 3 月, 新周报停刊;4 月,号称“中国第一份社区报”的巷报结束了一年的生命;8 月,中国三大体育报纸之一球报走完了17 年的历程;11 月,浙江 新民生报、四川 重庆经济报 相继关门; 12 月, 时代人物周报停刊,二、报刊经济效益下降,广告流失,利润下滑。大多数仍“ 健在 ” 的报纸日子也不好过,普遍出现了广告额大幅下滑的现象。新媒体的迅猛扩张,使得报刊的发行、征订受到一定影响。多家过去经营状况良好的报业集团和报社出现亏损,形势异常严峻。三、读者分流,读报时间缩短。一、报纸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的局限性报纸作为传统纸质媒体之一,其线性传播渠道使其信息的传

8、播速度和传播广度都有很大的制约。而这种局限性,在新媒体时代下显得尤为突出,如传播速度慢、互动性差、反馈不及时等等。比如现在流行的手机成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媒介终端 ,其自身便携式的特点逐渐成为年轻一代的选择。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最新鲜的新闻资讯,并且可以自主地针对新闻信息发表个人观点和评论,相对于平面纸质媒体,年轻一代的网民更习惯于阅读网上的新闻并且利用手机传播新闻。数字化媒介对于他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报纸只有发挥好自身优势,才不会被新媒体的潮水所淹没。同时 ,报纸传播的内容和新媒体相比都显得非常单一,如报纸信息传播的内容均以文字、图片为主 ,单一的线性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保存。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等资源 ,根据个人喜好自主选择个人偏好的信息形式。信息来源地多元化,使得人们对于纸质媒体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二、报纸语言传播内容方面的固态模式长期以来,报纸作为传统媒体 ,通常被定义为政府的喉舌,其存在就是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维护社会稳定,并协助政府进行社会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