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学史课件1(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64074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7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美学史课件1(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古典美学史课件1(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古典美学史课件1(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古典美学史课件1(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古典美学史课件1(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美学史课件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美学史课件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国美学史第一讲解题一、中国地域、空间。涉及美学思想的民族性。原始社会,中西方的差别不明显。奴隶社会后走了不同的路线:古希腊奴隶制社会,马克思指出,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定义,即人“天然是一种政治的动物”或“天然是城市的市民”, “标示出了古典的古代的特征”;中国的奴隶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极为重要。1,美与善的统一。西方哲学讲求科学的认识论,求真,而中国哲学一直以善作为最高课题。中国艺术强调艺术在伦理道德上的感染作用。中国美学要求审美意识具有纯洁高尚的道德感。论语颜渊: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2, 情与理的统一。 中国美学强调情感的表现, 但同时它又十分强调 “情”必须与“理”相

2、统一。 “理”包含“物理”,但更为重要和根本的是“伦理” 。 “物理”的展现是为了“伦理”的展现,而且常常就是伦理”的象征。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释: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礼,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孔子认为人们之所以认为自然山水是美的而喜爱它,是因为它的某些方面有似于人的精神品德,能象征人的仁义之性。论语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要求艺术表现的情感应当是合乎伦理道德的善的情感。中国美学也讲艺术的真实性,但它所说的真实,主要不是对外界事物的模拟再现的真实,而是情感表现的合理和真实。3,认知与直觉的统一。认知是理

3、性思维,即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去认识事物的道理。直觉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不依赖概念而获得的瞬间领悟。儒家强调概念认识,并不否定直觉。 孟子尽心下“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道家,尤其禅宗强调直觉,并不否认概念。如宋代严羽主张“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但同时又主张“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 沧浪诗话诗辨) 。4,人与自然的统一。即天人合一。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长期存在。2 美只存在于满足人的自然生命的欲望与实现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的统一中。5,古代人道主义精神。原始氏族

4、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那种质朴、真诚、互爱的原始人道主义精神,对个体与社会的不可分的统一、个体应与群体协同发展的肯定,以及原始的民主精神。6,以审美境界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西方常常是由道德而走向宗教,以宗教境界为人生最高境界;中国则是由道德而走向审美,以审美境界为人生最高境界。二、古典、史历史阶段、时间。1、先秦两汉(奴隶社会,持魏晋封建说) 、2、魏晋至唐中叶(封建社会前期) 、3、晚唐至明中叶(封建社会后期) 、4、明后期至清戊戌变法前(封建社会末期)、5、戊戌变法( 1898)到“文革”前后等。中国古典美学是指19 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美学。1、先秦时期 1)儒家强调美与善的统一,重视审美

5、对提高人们道德修养的作用。以孔子、孟子、荀子、周易、乐记为代表。2)道家揭露虚假的美,主张审美超功利。以老子、庄子为代表。3)屈骚美学是北方儒家理性主义美学与南方充满自由想象和激越情感的原始巫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深沉、热烈、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个体的奔放、自由的想象情感;对给人以感官愉悦的声色之美的追求。两汉美学 1) 淮南子的美学思想,以道家为主体、吸收儒家,把对美的追求从儒道两家强调的内在人格精神的完善引向了广大的外部世界,企图占有整个宇宙的丰富多样的美。2)司马迁继承屈原,突破儒家“怨而不怒”传统,“发愤著书”反映了批判性和反抗性。3)汉代儒家正统美学自武帝始,以董仲舒、扬雄、王充和毛诗

6、序为代表。先秦重视美善统一,两汉总体上有重善轻美的倾向,尤其是汉代后期。2、魏晋时期开始,重美轻善。对审美及文艺特征的考察成为中心问题,深入到人的本质问题,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宗炳的画山水序,曹丕的典论论文 、陆机的文赋 、钟嵘的诗品,顾恺之、谢赫的绘画理论等。魏晋南北朝的重美轻善,威胁统治秩序。为解决美与善的矛盾,出现隋唐美学。从隋至唐,重申先秦美必须与善统一和重视文艺的积极社会作用的思想。盛唐美学3 以“文质彬彬、尽善尽美”(魏征隋书文学传序)作为最高理想。陈子昂“汉魏风骨” 、李德裕文章论“以势壮为美”。中唐开始,韩愈提倡道统, 道为文之基。其有价值的思想是“物不得其平则鸣” ( 送孟东

7、野序)和鼓吹独创,与司马迁类似, 体现批判性和反抗性,提倡奇怪之美,以可畏、可惧、可惊、可怪的事物为美。白居易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以“讽谕”为评诗的标准,又有重善轻美的倾向。3、初唐至中唐的美学思想,主流是儒家,随后道家与佛教特别是禅宗结合,形成禅宗美学。禅宗追求超出人世烦恼、达到绝对自由,但不主张完全脱离世俗生活,不否定个体生命。哲学思维上,强调主观心灵的能动性,利用个体的“心”对外物的决定作用,通过个体的直觉、顿悟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晚唐始,儒、道、禅三家合流,禅宗思想渗入儒道思想中。杜牧“文以意为主”,重个体的“意”,不重“道”。司空图理解的审美感受带有空幻色彩和微妙难言的特征,“象

8、外之象” 、 “味外之旨”。 “思与境偕”, “思”是主体心灵中的情感、愿望、理想, “境”是与主体心灵契合的自由境界,以外在景物为代表,这是从主体心灵对某种人生境界的体验中找美。不再强调超越于个体之上的至高无上的善。美与善有裂痕。宋代开始,来源于世俗地主的文人士大夫追求平淡天然的美,欧阳修、苏轼。严羽“借禅以为喻”。4、明中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李贽、汤显祖、徐渭、袁宏道以表现人的纯真自然本性为美,反对封建道理,要求个性解放,有近代人文主义倾向。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强调“意” 、 “情” ,石涛强调“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 画语录 ) 。清代袁枚“味欲其鲜,趣欲其真” ,追求个性解放。除

9、了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进步思潮之外,明清基本上没有超出前代美学的范围,还在古典状态下。门户之见很深,钟惺、李日华反映下层知识分子对孤寂幽深之美的追求,董其昌、王士祯反映上层知识分子把审美和艺术看作标榜风雅的闲情逸致的满足,属于封建卫道者,有沈德潜、翁方纲、桐城派。叶燮原诗带折中调和的色彩。5、1898年戊戌变法前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兴起,梁启超、王国维介绍西方美学思想,蔡元培、鲁迅提倡美育运动。五四运动后,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广泛介绍,宗白华、朱光潜、张闻天、鲁迅。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介绍,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以鲁迅、瞿秋白为代表的左联。建国后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到六十年代初,出现了美学大讨论,

10、以蔡仪、朱光潜、为代表。4 中国美学史的基本线索:以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审美要求、审美理想的变化为中心,关注各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潮或审美倾向在历史上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三、美学1、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成立较晚。 1750年德国哲学家、 美学家鲍姆嘉通出版 美学(Aesthetics ) ,是学科成立的标志。 1742 年,法兰克福大学第一次开设“美学”课程,作为学科的基本要素都有:名称、课程、教材、教师、学生。聂振斌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理论从自发状态走向自觉的标志,从此中国人开始自觉地建设美学学科的独立体系。而这一点是从美学新概念引进时开始的”。最早在中国介

11、绍美学思想的是颜永京 (1838-1898) ,在中国传播心理学的第一人。心灵学有专章,约7000余字,译述了西方美学中对美的观念和审美认知的见解,并译美学为“艳丽之学”,审美能力为“识知艳丽才” 。“美学”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传教士花子安(Ernst-Faber )创译。科培尔著、蔡元培1903 年翻译出版的哲学要领 ,最早介绍了“美学”的词源及其原初意义。“美学者,英语为欧绥德斯Aesthetics ,源于希腊语之奥斯妥奥,其义为觉为见。故欧绥德斯之本义,属于知识哲学之感觉界。康德氏常据此本义而用之,而博通哲学家,则恒以此语为一种特别之哲学。要之美学者,固取资于感觉界。”1903 年,汪荣宝

12、和叶澜编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现代学术辞典性质的新尔雅一书:“离去欲望利害之念,而自然感愉快者,谓之美感”; “研究美之性质及美之要素,不拘在主观客观,引起其感觉者,名曰审美学。”1915 年出版的辞源,设有“美学”专条,标明美学即是“就普通心理上所认为美好之事物,而说明其原理及作用之学也。以美术为主,而自然美历史美等皆包括其中。萌芽于古代之希腊。 18 世纪中,德国哲学家薄姆哥登Alexander Cottlieb Baumgarten出,始成为独立之学科。亦称审美学” 。1904 年 1 月,张之洞等组织制定了奏定大学堂章程 ,规定“美学”为工科“建筑学门”的 24 门主课之一,这是“美学”正

13、式进入中国大学课堂之始(教会学校不计)。王国维最早公开要求在大学的文科里开设“美学”专门课程。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1906)中,主张于经学科、理学科、史学科、中国文学科、外国文学科这五类基本科目下,除了史学科之外,都列出了美学科目。5 1912 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明确提出:“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三者,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美育主义二者,为超轶政治之教育。”中国教育史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把美育提高到国家教育方针的地位”。1917 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期间,发表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1921 年 10 月,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哲学门亲自讲授美学,

14、为美学在大学学科体制中奠定自己的位置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古典美学史的时空范围内,美学学科没有,美学的发展经历的三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以前两者为研究对象,审美意识是支配人类审美活动的特定意识,美学思想是具有某种理论形态的对美的现象的思考,古代中国,大量的美学思想散见于文艺理论、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著作中。2、刘叔成等著美学基本原理 “美学就是研究美以及人对美的感受和创造的一般规律的学科。”蒋孔阳等美学原理 “美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李波等美学“现在趋向于美学是研究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关系等等的人文科学。 ”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未下定义。柏拉图“美是难的

15、”, “什么是美”与“什么是美的”不同,前者是美的本质、本身,后者是美的现象、东西。第一,从美的东西讲起,谈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人与动物的区别: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原始的工具一是石块,二是木制棍棒,木棍比石块早,但没保留下来。人的演化经历猿半人半猿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古人新人阶段,从距今 1400800 万年前到距今300200 万年前再到距今54 万年前,人的工具的创造也经历了极长的时间。天然树枝偶然情况下,树枝被破坏,形成木棍用牙、爪修整树枝,形成木棍,锻炼了手特别是拇指(猿的掌进化为人的手,拇指逐渐前移而可以和其余四指对握)借助中介物如石器加工木棍6 选择可加工成工具的树枝,给人的智力带来改变

16、,因为选择时要考虑,中意的木棍要粗细正好,好持好握,便于体力充分而又适当的发挥,轻重要便于有效地作用于对象。加工工具产生创造的愉快,模仿前辈的经验制造,伴随模仿的优劣有快与不快的情绪,而一旦通过自己的悟性,给传统加入新的东西,会领略到更大的愉快。这种愉快是人对自己能力的自我欣赏、自我赞美和自我肯定,确证了主体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征服力。是人类从快感而来的最原始、过渡性的美感。原始狩猎部落的人佩戴用磨制的兽牙、兽骨串成的项链,是为了显示其灵巧、勇敢、有力。山顶洞人佩戴兽牙, 全是犬齿, “因为犬齿齿根较长,齿腔较大,从两面挖孔易透,另一方面犬齿在全部牙齿中是最少也是最尖锐有力的。”更能表现猎人的英勇。第二,美。许慎说文解字: “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马、牛、羊、鸡、犬、豕(猪)称作“六畜”。 羊不仅可充作食物,而且性格温顺,是一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特别是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