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962877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外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普外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普外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普外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普外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外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外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1、穴位注射、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常用穴位: 有研究者分析了近年来国内 55 篇相关文献,总结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 4 个主穴依次是足三里、曲池、肺俞和血海,配穴频率最高的两个是血海和大椎。从主穴使用频率较高的 4 个穴位来看,主治病症集中于荨麻疹、痤疮、银屑病和鼻炎。 二、操作方法: 患者取正坐位,每次取 24 穴,皮肤常规消毒,取 5ml 注射器抽取注射液 2ml 左右,在穴位上斜刺约 1015mm,缓慢提插至有针感,抽吸针筒无回血后,注入药液(每穴注入药液 0.20.4ml),隔日一次,3 次一疗程。 三、注意

2、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防止感染。 2、使用穴位注射时,应该向患者说明本疗法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如注射局部出现酸胀感、48 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或不适感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一般不超过 1 天。 3、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并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4、风池穴近延髓,故应严格掌握针刺角度和深度,针刺深穴应控制在颈围的 1/10 内,向鼻尖方向刺 0.50.8 寸,以免伤及延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2髓。脊髓两侧腧穴注射时,针尖斜向脊髓为宜,避免直刺引起气胸。5、药物不宜注入脊髓腔。误入脊髓腔,有损伤脊髓的可能,严重者可导致瘫痪。 6、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

3、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以免晕针。 7、在神经干旁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以不达神经干所在的深度。如神经干较浅,可超过神经干之深度,以避开神经干。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就须退针,改换角度,避开神经干后再注射,以免损伤神经,带来不良后果。 8、躯干部穴位注射不宜过深,防止刺伤内脏。背部脊柱两侧穴位针尖可斜向脊柱,避免直刺而引起气胸。 9、年老体弱者,注射部位不宜过多,用药剂量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等孕妇禁针穴位,一般不宜作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2、熏、熏 洗洗 法法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3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

4、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患者体质及熏洗部位皮肤情况。3、女性患者评估胎、产、经、带情况。4、心理状况。二、目标1、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皮肤瘙痒等症状。2、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痒痛、糜烂等症状。3、促进肛肠疾患的伤口愈合。4、治疗妇女会阴部瘙痒等症状。三、禁忌症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四、告知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五、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根据熏洗部位的不同,也可备坐浴椅、有孔木盖浴盆或治疗碗等)、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六、操作程序1、遵医嘱配制药液。2、备齐用物

5、,携至床旁,做好解释。3、根据熏洗部位安排患者体位,暴露熏洗部位,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注意保暖。4、熏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了解其生理和心理感受。若感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4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5、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6、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冬季注意保暖,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2、熏洗药温不宜过热,温度适宜,以防烫伤。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4、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5、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熏洗法操作流程熏洗法操作流程图图主要临床表

6、现、既 往史、药物过敏史、 体质、熏洗部位的 皮肤情况、心理状 况评估物品准备观察熏洗定位患者准备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53、艾、艾 条条 灸灸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整理熏毕治疗盘、药液、盛 放药液容器、水温 计等核对姓名、诊断、 解释,关闭门窗, 取合适体位,暴露 熏洗部位,保暖遵照医嘱配制药液, 确定熏洗部位根据医嘱,详细记 录熏洗后的客观情 况,并签名协助衣着,舒适卧位, 整理床单位,清理物 品保持药液温度,询 问患者有无不适将药液趁热倒入容 器,根据

7、不同部位 按要求熏蒸。药液 偏凉时,随时更换清洁局部皮肤、擦干记录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6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4、心理状况。二、目标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疾病的临床症状。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三、禁忌症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四、告知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五、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

8、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六、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7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

9、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艾条灸法操作流程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图 评估物品准备主要临床表现、既 往史、艾条施灸部 位的皮肤情况、对 疼痛的耐受程度、 心理状况等治疗盘、艾条、火 柴、弯盘、小口瓶、 必要时备浴巾、屏 风等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84、拔、拔 罐罐 法法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2、患者体质及实

10、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3、心理状况。二、目标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患者准备定穴施灸观察灸毕整理记录核对姓名、诊断, 解释,合理体位, 松解衣着,暴露施 灸部位,注意保暖手持艾条,将点燃 的一端对准施灸穴 位,使患者感到温 热但无灼痛为度。 随手弹去艾灰,灸 至局部皮肤红晕使艾条彻底熄灭, 清洁局部皮肤根据医嘱要求,详 细记录艾条灸法治 疗的客观情况,并 签名遵医嘱确定施灸部 位及施灸方法观察局部皮肤及病 情变化,询问患者 有无不适,防止艾 灰脱落,造成烧伤 或毁坏衣物协助衣着,安排舒 适卧位,整理床单 位,清理用物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9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

11、毒等。三、禁忌症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四、告知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3、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或烫伤。五、物品准备1、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六、操作程序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4、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

12、,适时留罐。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0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6、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拔火罐法操作流程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图评估物品准备患者准备定穴拔罐观察起罐整理记录

13、主要临床表现、既 往史、拔火罐部位 的皮肤情况、对疼 痛的耐受程度、心 理状况等核对姓名、诊断, 解释,取合理体位, 松开衣着,暴露拔 火罐部位,保暖治疗盘、火罐、95% 酒精棉球、血管钳、 火柴、小口瓶等检查罐口有无缺损 裂缝。一手持火罐, 另一手持止备钳夹 95%酒精棉球点燃, 深入罐内中下端, 绕 12 周后迅速抽 出,迅速将罐口扣 在选定部位(穴位) 上不动,待吸牢后 撒手,适时留罐根据医嘱,详细记 录实施拔罐后的客 观情况,并签名遵医嘱选择拔罐部 位及拔罐方法随时检查罐口吸附 情况,局部皮肤紫 红色为度,其疗效 最佳。疼痛、过紧, 应及时起罐协助患者衣着,安 排舒适卧位,整理 床单位

14、,清理用物一手夹持罐体,另 一手拇指按压罐口 皮肤,使空气进入 罐内,即可顺利起 罐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15、穴位按摩法、穴位按摩法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2、体质及按摩部位皮肤情况。3、心理状况。二、目标1、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2、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三、禁忌症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病、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2位禁止按摩。四、告知按摩时局部出现酸胀的感觉。五、物品准备治疗

15、巾六、操作程序1、遵医嘱进行穴位按摩。2、进行腰腹部按摩时,嘱患者先排空膀胱。3、安排合理体位,必要时协助松开衣着,注意保暖。4、根据患者的症状、发病部位、年龄及耐受性,选用适宜的手法和刺激强度,进行按摩。5、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对手法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6、操作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卧位,做好记录并签名。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3穴位按摩法操作流程穴位按摩法操作流程图图患者准备定位手法观察主要临床表现、既 往史、穴位按摩部 位的皮肤情况、对 疼痛的耐受程

16、度、 心理状况等评估遵医嘱确定腠穴部 位及推拿方法随时询问患者对手 法治疗的反应,及 时调整手法对确定的手法运用正确、 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 幅度均匀,动作灵活, 时间符合要求核对姓名、诊断, 解释,取合理体位, 松开衣着,暴露穴 位按摩部位,保暖根据医嘱,详细记 录实施穴位按摩后 的客观情况,并签 名协助患者衣着,安 排舒适卧位,整理 床单位,清理用物记录整理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46、肛瘘挂、肛瘘挂线疗线疗法操作常法操作常规规一、历史渊源此法早在明代就已采用。 古今医统中说:“药线日下,肠肌随长,僻处即补,水逐线流,未穿疮孔,鹅管内消。 ”简要叙述了本疗法简便、经济,不影响肛门功能,具有瘢痕小,引流通畅等优点。乐至县中医医院肛肠科对肛瘘经过长期的研究,在传统中医治疗的基础上,吸取西医的长处,根据高位肛瘘的病理生理,结合肛管直肠的生理、解剖特点,对手术方式进行多次改良设计,通过反复临床实践,逐渐总结出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切缝(挂线)内口引流术”。这种疗法可运用于所有肛瘘,特别是高位复杂性肛瘘,疗程多在 2030 天之内。此术式是成都中医附院曹吉勋教授首创使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