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5.1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60832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6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5.1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5.1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5.1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5.1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5.1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5.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5.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一、制取气体的原理1、实验室制取气体实验室制取气体原理原料氧气高锰酸钾 2KMnO4K2MnO4+MnO2+O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H2O22H2O+O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KClO32KCl+3O2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氢气锌粒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2、工业制取气体工业制取气体原料方法氧气空气分离液态空气二氧化碳石灰水 CaCO3CaO+CO2氢气水 2H2O2H2+O2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从两

2、个方面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其具体装置如下图所示: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加热反应物是固体且需加热固体反应物(加热)固+ 固加热注意事项:(1)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外焰加热(2)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3)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4)导管稍露出橡皮塞(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复习要点用手微热冒气泡;注入水液面不下降;向右推导管口冒气泡;向右推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2)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主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3)具体装置如下:A.当收集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时,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可收集气体举例:B.当收集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时,可

3、用向上排空气法;可收集气体举例:C.当收集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可收集气体举例:气体收集装置注意事项:1、气体与空气密度的比较,可其相对分子质量,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则密度比空气大;若小于29,则密度比空气小。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把导管放在集气瓶口。3、当使用排水法收集时,需要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4、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应该把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便于排尽空气。5、排水法集气比排空气法集气收集到的气体较纯。 气体的检验与验满制取的气体检验方法验满方法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 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说明是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

4、冒出,说明气体收集满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就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要伸入瓶内),如果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了。集满气体后的集气瓶的放置氧气、二氧化碳:盖好玻璃片后正放在桌面上;氢气:盖好玻璃片后倒放在桌面上。气体的干燥:氧气、二氧化碳、氢气都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氢气和氧气还可以用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则不能。多功能瓶的使用1、当瓶子正放时如右图: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气体应从a 端导管通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5、气体应从b 端导管通入。2、当瓶子倒放时如右图: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气体应从b 端导管通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气体应从a 端导管通入。3、当瓶子装满水集气时若收集气体,气体都应从b 端通入,水被从a 端排除。4、当用做气体洗气或气体干燥时,气体应从长导管通入即“长进短出”。1、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颜色;密度;溶解性;可燃性;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ABCD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A煅烧石灰石B点燃木炭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D碳酸分解3、下列有关盛放某些气体的集气瓶,其摆放情况正确的是()4、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ABC

6、D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用同一套气体发生装置B可以用同一种气体收集方法C属于同种基本反应类型D反应条件相同6、关于甲、乙、丙、丁四个装置(如下图所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装 置可用作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B.乙装置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C.可用丙装置收集氢气D.可用丁装置收集氧气专题演练a b a b 7、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1)写出仪器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用E 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常含有HCl

7、和水蒸气。为了制得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序号)。Aa b c d B b a c d Cc d a b D d c b a 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检验装置B 的气密性的方法是:(3)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提取二氧化锰的过程是、过滤、 洗涤、 干燥。 如用右图装置收集O2,气体应从进入(填接口序号)(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装置代号)。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的方法是先把玻璃管口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

8、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出图中仪器a、b 的名称a ,b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气体收集装置是。(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 应从导管(填或) 通入。(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BCDEF水b水a10、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的实验之一是“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 程如下: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

9、置气密性良好;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 哪个旋钮:;(3)步骤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

10、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填序号)(5)步骤中的操作,可能引起。1、( 08 湖北宜昌)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室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22NO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不能用的装置是(填序号)(3)按图 F 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夹持铁丝的仪器名称是(4)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选(填序号),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出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5)实验室里将制得的氧气与石蜡反应,属于反

11、应类型,其中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拓展提高2、( 08 江苏徐州)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标号的仪器名称:;(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若选择 F 装置收集氧气,采用进出(填导管接口字母,广口瓶正放)(3)写出用 BD 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

12、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6)小芳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3、据 2000 年 12 月 18 日厦门日报“ 学校化学实验室也是污染源” 一文指出:全国数以万计的高校、中学的化学实验室每天都排放着成分复杂的污染物为此某学校化学研究小组拟进行如下实验,以粗略测试刚做完实验的实验室(甲)空气中全部酸性气体的含量步骤: (1)取样:因实验在另一间没有污染的实验室(乙)进行,请你设计取出适量化学实验室(甲)空气样品的方法:(2)按上图装置将取得的气体进行实验,问:图中装置A 的作用是; 装 置C的 作 用是若酸性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请写出其在A 装置中的

1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计算:若取样气体为100mL , 装置 C 读数为 99.0mL , 则实验室(甲)空气中总酸性气体含量约为%;计算式为:总酸性气体含量=(总酸性气体体积/取样气体总体积) 100% 分析: a、一般空气中含0.03% 的二氧化碳, 此样品中由实验室废气产生的酸性气体约为% b 、请提出你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减少实验室对人类生存环境污染的一种做法:4、化学复习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NaOH 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 NaOH 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1)我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装置来验证,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 软塑料瓶

14、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小 余 同 学 提 出 了 质 疑 , 他 认 为 实 验 还 不 足 以 证 明CO2与NaOH确 实 发 生 了 反 应 , 其 理 由是我思考后,又补充了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实验是(2)小余同学认为可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我来帮他完成:方法 1 CO2与 NaOH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方法 2 方案 2 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3)由此探究,我得到的启示是5、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 和 NaOH 的固体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提出

15、猜想】猜想一:没有变质,只有CaO 和 NaOH 两种固体;猜想二: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 CaCO3和 Na2CO3【实验探究】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图所示:【做出判断】(1)若把 Ca(OH)2、CaCO3和 Na2CO3加入水中不会放出热量,侧由操作b 中的现象可判断猜想二(填 “ 成立 ” 或“ 不成立 ” )(2)操作 f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操作 e、 f 中的现象可判断滤液里含有(填化学式) , 由此判断猜想一(填 “ 成立 ” 或“ 不成立 ” ) (3)综合( 1)、( 2)中的结论,判断该碱石灰的变质情况为(4)【拓展应用】由上述实验说明,在实验室存放碱石灰应保存

16、6、(2004?重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锌和浓盐酸(会挥发出HCl 气体)以及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并验证气体中的杂质(1)实验中看到B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杂质(填化学式),除此以外,还可能含有杂质气体是(填名称)为了检验该杂质可将E 装置连接到上述装置中(填序号) 之间,气体从(填 a 或 b) 进入装置 E, E 中所放试剂为, 观察到的现象是(2)C 装置的作用是(3)此实验收集氢气的下列方法,你认为合理的是(填选项编号)向上排空气法;用干瘪气球收集;排水法7、下图为常见的实验装置(用途不一),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提示: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1)将含有水蒸汽的氢气干燥后还原氧化铜,则该气体先要通过装置(填序号,下同)(2)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H2、CO 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