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测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42514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一语文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一语文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一语文测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一语文测试题(一) 进当铺的男孩毕淑敏儿子有一天对我说,他们班同学有一支派克笔要出让,开价人民币 100 元整。这笔是什么来路 ?不会是赃物吧 ?我说。儿子说笔的来路绝对正当。是那同学的亲戚送的,他因已有了一支,故将这支卖出,肯定是原装。我看出儿子的渴望,就说,我认为一个孩子现在就用派克笔,有点为时过早。儿子激烈地反驳说,派克笔也是少儿不宜吗? 我被噎得没话回答,就说,这笔太贵了,没有那么多的钱。儿子转一下眼珠说, 你的意思是只要我可以搞到钱,就可以买下这支笔啦 ? 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但一时也琢磨不出更好的理由回绝。想他一直是个守本分的孩子,手中并无积攒的闲钱。现在离春节还很远,也

2、没压岁钱供他挥霍。只要实行经济封锁,他的梦想就是镜中之花。于是支吾着说,是啊,是啊。儿子说,买笔的事,咱们一言为定。我说,钱的来路需光明正大。儿子说,您就放心好了。过了两天,儿子把他的世佳游戏机妥妥帖帖地捆起来,扎实得好像一个炸药包。我随口问了一句,又要借给哪个朋友玩啊? 儿子龇牙笑着说,这一次不是借给人家, 是放进当铺里换点现金。我吓得跳起来, 抚着胸口说,请你把话再说一遍, 我大概耳背了,实在听不明白。儿子说,为了买笔,我需要钱:我检点了一下我的所有财产,就数这台游戏机值钱了。我去当铺里问了一下,大约可当250 元,可惜您把发票弄丢了,要不然还可以多当些。我说,天啊,你小小年纪知道进当铺,

3、长大了一定是个败家予。儿子奇怪地说,这和败家于有什么关系?反正从现在到暑假的日子,我都没有机会玩游戏机了,放在家卫什么用也没有。进了当铺,我就可以用钱买到笔。我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可是你拿什么来赎呢?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到时候没有钱,你的游戏机就成了死当(我好不容易从以前读过的旧小说中记起了“死当”这个词,用得恰是地方)。儿子不慌不忙地说,以后我每个月都从伙食费里节省一些,到了暑假的时候就可以把游戏机赎回来了。当铺的库房很严密, 还有空调,游戏机搁在那里,真是比家里还保险呢。我瞠目结舌。面对着这种无懈可击的计划,只能自叹弗如。儿子说,要是等我慢慢地把钱攒够了, 我们同学的派克笔早就拍卖出去

4、了。我觉得当铺没有什么不好的,可以救人急难。我们的争论告一段落。后来,儿子还是把同学的派克笔买了回来,用的是我贷给他的100 元钱。我一再声明贷款是无息的, 而且偿还期可以拖得很长, 不必他短时间内压缩伙食费还贷,以保障身体健康。儿子从此用派克笔流利地写作业, 但提起此事,表情却是悻悻的。他说我给的钱有“嗟来之食”的味道,还是自己进当铺来得理直气壮。1请根据故事的发展线索,完善故事梗概。 2 2儿子很喜爱他的游戏机,从以下方面可以看出:3 (1) (2) (3) 3在典当游戏机的问题上,“我”和儿子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2 4查现代汉语词典,“悻悻”是“怨恨,愤怒”的意思。“儿子”已得到了派克笔

5、,为什么“表情却是悻悻的”? 2 5你感觉“儿子”的性格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 2 “儿子”是个6文中的“我”和“儿子”,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 2 (二)鲁迅生活片断20 年代,我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正值鲁迅先生在北大任教,有幸得到他亲自教诲,他讲授的苦闷的象征等课程,使我受到很大教育。他提出“艺术的出路是为大众服务;创作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作品的使命就是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唤起读者的爱国 。正是鲁迅先生拨亮我心中的向上火花,也正是鲁迅先生激发我写诗撰文,抨击时弊。那时先生上课,穿蓝色布衫,留很长的头发,还将铅笔夹在右耳上。开始我对先生耳上夹铅笔有些不解,恰有一次课后同行,至景山

6、拐角, 我见铅笔仍在先生耳和长发间夹着,便问他耳朵上老夹着铅笔干什么?他说: “我是改讲义上字用的。讲义印得仓促,错字很多,随时发现随时作个记号,将来好统一改正,免得误了学生。”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经常早来晚走,来有及回家吃饭,就在红楼前的小饭摊上随便吃一点。一次,下课后我和先生路过小饭摊,他问我回家吃饭,还是在小摊上吃一点。我说:“随便。”他说: “那好,咱们就吃这荞麦条子吧!皇帝老儿未必享受过这么美味的佳肴。 ”这种小饭摊多卖玉米窝头,荞麦烙烙之类,来用餐的也都是些人力车夫,卖报童叟。饭摊上只有一个条案,全无桌椅可用,端上一大碗荞麦面很是显眼,鲁迅先生却十分泰然,津津有味地吃着,还不时向周

7、围的人点头。回答问题1文中方括号内应填入最恰当的词是()A、情绪 B、感情 C、激情 D、热情2把文章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3为每一部分选择一个最合文意的小标题。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是()A、教育 B、教诲 C、拨亮火花 D、为大众服务 E、听鲁迅讲课第二部分的小标题是()A、夹铅笔 B、免得误学生 C、改正 D、讲义错字多E、不拘小节的先生第三部分的小标题是()A、早来晚走 B 、吃饭 C、鲁迅请我吃饭 D 、津津有味E、小饭摊4本文写的几件小事表现鲁迅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5本文是按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三)父亲父亲是 3 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 当时无人在家, 他

8、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 “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一点。 ”家里不宽敞, 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待:“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 ”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

9、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父亲说:“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 “这 5000 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 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

10、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了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待,又揣了回去。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g n g 。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刹时百感交集。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

11、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 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1、根据语境和拼音写汉字,给标红字注音。(2 分)g n g _ 攒_ 2、第段中“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表明父亲_(2 分)3、第段“妻”的“交待”运用了句式简短的排比句,表现了“妻”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12、状态?答:4、第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在内容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 分)答:5、将“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中的“贴身”两个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2 分)答:6、联系上下文说明第段中“父亲笑了一笑”的具体含义。(2 分)答:7、 第段运用了 _的语言表达方式和 _的写作表现方法,起到了 _ 的作用。 (3 分)8、本文通过“妻” _ 的思想性格特点,反衬出父亲_ 的思想性格。(2 分)四、作文 50 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550 字以上的文章。参考答案1儿子想买下同学转卖的派克笔,我以太贵为由想阻止;儿子决定典当游戏机; “我”

13、“贷款”给儿子买下了派克笔; 儿子却认为用“我”的钱不如进当铺来得理直气壮。2 (1) 把游戏机妥妥帖帖地捆起来,扎实得就像个炸药包。(2) 了解当铺库房的情况,确信游戏机放在里面保险。 (3) 准备从伙食费里节约钱,暑假就要把游戏机赎回来。3儿子认为当铺没什么不好,它可以救人急难; “我”却认为进当铺当东西,是败家子。4他觉得“我”给的钱有“嗟来之食”的味道,不理直气壮。5 “儿子”聪明,做事有条有理,有经济观念,有较强的自立意识。6略(二)1D 2 第一部分:开头,“抨击时弊”。 第二部分: “那时先生上课 ,免得误了学生。”第三部分:“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 , 点头。 ”3第一部分小标题是

14、:拨亮火花;第二部分小标题是:“不拘小节的先生;第三部分小标题是:早来晚走。4 本文通过三件小事表现了鲁迅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青年的谆谆教诲。5 本文是以事情的性质为线索组织材料的。(三)1、尴尬z n 2、因为自己对城里生活陌生而给儿子一家带来麻烦感到不安和在不在儿子这里住下去的反复考。 3、对父亲的鄙弃和厌恶 4 、肖像描写表达了父亲勤劳朴实的性格,更为父亲要离开儿子的家这一情节做了铺垫。5、贴身表示和身体接触的地方,如果删去,父亲从衣兜里拿出钱,就不能表现父亲对钱的爱护以及钱对父亲的意义,而原句恰恰表现出父亲的钱来之不易,是通过他的辛勤劳动积攒下来的。 6 、父亲把钱给了儿子以后, 完成了他的“使命”,通过辛勤劳动把爱又给了儿子,心里的愉悦和满足便汇成了父亲的笑。7、议论、抒情对比深化主题,点明中心8、对父亲的鄙弃和厌恶对儿女深沉的爱和朴实、勤劳、节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