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32871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稿)“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中医药特色大学的重要发展期,也是我院创建特色、创新发展、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内涵,实现向更高办学层次迈进的关键时期。为了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及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与问题分析“十一五”期间, 在学校党委及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学院领导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2、,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的理念推进学院各项工作。学院办学规模、办学效益迈上了新台阶,在党的建设、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学生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为学院“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发展现状1办学条件“十一五”期间中药学院整体搬迁进入广州大学城新校区,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目前中药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 其中实验教学总建筑面积约12000 多平方米, 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为3000 万元,其中 10 万元以上仪器设备45 台,总值达 1044 多万元。校园计算机网

3、络分布到每一间室,实现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与平台。2人才培养“十一五”期间,我院的办学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在校生本(专)科学生达3450 多人,研究生300 余人,成人教育稳中有升,在校人数约1600 多人。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强化学生实操技能的培养。“十一五”期间,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成为省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化学教学实验室、药理学教学实验室、中药药理教学实验室、中药资源学基础教学实验室、制药工程与中药制药实训验室得到了省、财政部建

4、设支持,开展了实验课程的多媒体素材库建设,开设了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加强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各实验课程负责人均由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海外留学(或境外工作)经历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实验指导教师(含专、兼职)从事实验教学与研究工作,其中主讲教师是课程教学和教改的骨干,负责对任课教师和助教的指导,对课程的教学质量负有责任,形成了一支以坚实的科研基础为依托、由热心实验课教学的教师组成高素质师资队伍。在首届全国药学 ( 中药学 ) 专业学生实验技能大赛,我院学生取得了一名金奖、一名银奖及创意奖的好成绩。(2)实习基地不断拓展,毕业生实践教学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环节,我院

5、一方面与省内外有条件的大型药企、医院、 药检所等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拓展实习教学空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通过营销教学实训基地( GSP实训基地)、GMP 综合实训实验室、大学城1、2 号(GAP )药材种植山体的建设,共同打造药材种植、加工、药品经营的实践链,增加学生对药品营销的实战经验,强化学生对药品生产的实际认识,加深对制药知识的理解,完善学习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时所需要的野外见习条件,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条件。至今我院已签约的实习基地已达31 家。为了保障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学院成立了“中药学院实践教学指导专家小组”和“实习与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实施毕业生论文课题招标、

6、实行毕业论文指导改革等措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同时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使我院毕业生总体保持较高的就业率。毕业生已经遍布广东省各大药厂、保健品厂、医药公司、药检所、医药研究所、高等院校等部门,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上述单位和部门的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 2009 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9.12%,超过了全省与全校的平均水平。(3)搭建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平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我院通过“本科生创新实验立项项目”申报、 “中药学院本科生科研专项基金”招标等方式,以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为平台,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工作,我院学生参与的科技创新活动,多次在全国及广东大学生课

7、外学术科技作品“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奖励。(4)课程建设取得成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十一五”期间学院大力支持和鼓励精品课程的建设,至今我院已有一门省重点课程(中药学) ,6 门校级精品课程(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方剂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3 门院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中药制剂分析、药理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院开展了教学改革探讨研究,“药学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了省级教学改革立项资助。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二等奖 2 项和优秀奖 1 项。(5)研究生培养有了较大发展。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药学)1 个,设有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硕

8、士点5 个(中药学、方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药剂学),2010 年中药学专业获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至此,我院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了“学士 - 硕士 - 博士” 、学术型与专业型等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模式。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新机制,与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中山中智药业集团、 康美药业等多家珠三角知名医药企业合作建成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十一五”期间,共招收硕士生392 名,博士生106 名,其中留学生9 名。接纳中药学博士后人员9 名,博士后出站6- 2 - 名。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被SCI 收录 8 篇。 1 名博士生获广东省优秀博士毕业

9、论文,3 名获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为珠三角医药企业及高等院校输出了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3专业建设目前学院有中药、中药( 营销方向 ) 、中药 ( 资源方向 ) 、制药工程、药学、药物制剂、中药资源与开发等五个本科专业及二个方向,中药制药专业2010 年获教育部批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经过学校、学院长期不懈的大力建设,中药学、制药工程专业成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及国家特色专业,中药、制药工程和中药资源与开发同时也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大专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具有理、工、医特色的专业设置结构。4学科建设近年来,学院构建了化学、药理学、生药学、药剂与炮制四大中药类实验教学

10、学科群并配套建设了网络信息室、大型精密仪器室、中心供应室。强化大学科建设,以中药类课程实验教学大平台建设为抓手,实现中药类实验课程的融合,实现了资源共享。中药学科连续9 年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8 年本学科充分利用前期建设项目构建的技术平台、学术团队、科研积累,加大学科资源整合力度,成功申报“南药的现代开发和综合开发利用”为广东省“211”第三期建设项目。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带动了一批相关二级学科群的建设。中药制药学、 中药药理学也进入了新一轮启动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行列。方剂学科于2007 年成为国家级二级重点学科。在学科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学科队

11、伍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比较合理、具有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科队伍。目前学科队伍中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留学归国博士6 人,多名学科成员担任中药相关全国学术组织会长、副会长,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核心学术期刊主编、副主编,国家及广东省新药审评委员等,在国内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5师资队伍学院坚持“外引、内培”的原则,有计划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师资力量有了明显提升。目前我院已有教职工(含新药中心)146 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83 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55 人,拥用硕士学位的教师38 人,硕士以上学位占专任教师比例达70% ,有硕士研究生导师 54 人,

12、博士研究生导师18 人。学院现有珠江学者1 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 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 名,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学新秀及优秀教育工作者4 名,学校“人才工程”的校级培养对象16 名,校级教学名师 1 名。初步形成了一支与我院办学规模和发展定位相适应、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6科研成果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在学科建设的推动下,科研工作成果显著。“十一五”期间,共承担课题167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20 项,省部级以上课题67 项,经费总计1749 万元,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奖项共 6 项,专利 6 项,

13、共发表 SCI 收录论文 30 篇,国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百余篇,主编、参编专著71 部。7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学院利用学科优势与省内外多家中药企业搭建了产学研合作平台,在社会服务方面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道路。2006 年以来在与广药集团、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广东南台药业、中山中智药业集团等原有中药产学研基地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又与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等六家中药企业共建“中药产学研基地”,在中药科技项目申报、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平台(联合实验室)共建、技术人员培训、实习基地建设、研究生培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了深层次的合作。目前与企业签订的横向合作与技术服

14、务项目63 项,经费总计 974 万元。其中有多项成果进行了成果转化。获得了 3 项国家级项目、 4项省部级项目和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1 项(经费 1000 多万元),联合建设 2 个“研发中心”和1 个“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 。08 年起我院已有十多名老师经学校推荐相继成为了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为服务企业、提升企业创新和产业竞争力,做出积极贡献,发挥了我院人才技术资源的优势。8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习建设、活动建设为载体,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学

15、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学精神大讨论、纪律教育学习月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夯实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创新工作的形式,丰富工作的内涵, 拓展工作的外延,努力推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从而为学院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发展,学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和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来说学院的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1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 - 目前, 学

16、院人才培养已有了相当的规模,随之而来的与质量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较突出,新专业师资的缺乏,内涵建设跟不上规模发展等,因此应该在稳定现有规模的同时,不断深化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教学质量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有待加强我院省级及省级以上的教学改革项目为数较少,教学改革成果培育需要加大力度,要坚持理论、 实践和教学科研相结合,积极推进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3要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突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建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4要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力度“十一五”期间,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引进、师资队伍的规模也相应扩大,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师资保证。但一方面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引进,特别是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尚显不足,另一方面就是教学团队建设尚未形成,亟需加强师资队伍中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的建设。5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力“十一五”期间学院的科研工作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