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民后期屏山农业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99114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移民后期屏山农业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移民后期屏山农业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移民后期屏山农业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移民后期屏山农业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移民后期屏山农业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移民后期屏山农业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移民后期屏山农业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移民后期屏山农业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屏山县委常委、副县长石进2012年,国家重点工程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发电在即,屏山库区移民工作即将由搬迁安置阶段进入后扶发展阶段,全县工作重心也将从移民迁建转移到库区及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对于屏山这样的山区农业县, 如何发挥农业经济在移民可持续发展及县域经济强势崛起中的重要作用,是实现移民“移得出、 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和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重要课题。一、屏山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屏山地处四川盆地南缘, 金沙江下游北岸, 宜宾市西部。 全县幅员面积 1531平方公里,辖 15 个乡镇(其中 2 个彝族乡),总人口30.98 万(农业人口 26.7万),

2、有耕地 17201 公顷,林地 79587 公顷,森林覆盖率 51.3%,三次产业结构为 44.6:26.2:29.2,城镇化率为 19% ,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近年来,屏山农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粮食生产保持稳定,2011 年实现粮食总产量12.8 万吨,人均占有粮食426 公斤。二是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明显,茶叶基地达到 15 万亩、烤烟面积达到 2.2 万亩、水果面积达到 11.5 万亩,成为“全省优质绿茶基地县”、 “全省烤烟基地单元县”和“水果产业基地培育县”。三是特色畜牧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县生态畜牧养殖小区达到35 个,畜牧产值占据农业产值半壁河山。 2011 年,全县

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 亿元,其中:农业产值 7.7亿元、林业产值 1.45 亿元、畜牧业产值7.5 亿元。二、屏山农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由于历史投入、 地理条件、 资源匮乏和近十年封库停建等原因,屏山农业经济与市内外发达区县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经济总量较小,虽然2011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7 亿元,但总量仍远远落后宜宾市其他区县。二是产业品牌不突出, 虽有部分农产品自主品牌, 但是品牌不响亮、 效应不明显、 知名度不高。三是农业经营粗放, 投入严重不足, 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低,综合效益差,农民增收乏力。 四是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虽已建立近百个农业专合组织,但组织化水平较低, 示范带动

4、效应不明显。 五是农业投入不足, 近年来,虽然国家从总体上加大了对农业板块的政策扶持,但是屏山受多种政策条框及自身财力限制,项目储备量仍然较小。 六是招商引资力度不够, 受移民迁建及资源禀赋、 区位交通等因素制约, 缺乏招商引资可比优势, 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屏山农业经济发展。七是农民、农村观念落后,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留守农村的多为老人、 妇女和儿童, 发展农业产业和经济的思路和方法不多。三、屏山农业经济发展定位(一)特色农业县。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屏山在茶叶、魔芋、林竹、烤烟、水果、畜牧等特色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移民迁建后区位条件改变及市场需求量增加,

5、 以及生产组织形式创新和农业融资环境改善,屏山发展特色农业前景巨大。(二)生态农业县。 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发电后,库区将形成“高峡平湖”景观,加上老君山原始森林、 龙华古镇等自然生态景观, 旅游等第三产业将会得到迅猛发展,相关生态农产品也将广受青眯,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是屏山农业经济的必然选择。四、屏山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展望(一)发展思路。以“生态、特色”为主题,重点在“土”字上下工夫,抢抓移民后期扶持及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围绕一个目标 (提速增效促农增收) ,加快两个建设(基地建设、体系建设),提高三大能力(农业综合生产、农机化作业和抗灾能力),推进农业四化(生态化、特色化、产业化、专业化),强化五个

6、支撑(政策、科技、装备、人才、体制),打造六大产业(茶叶、林竹、果蔬、畜牧、烤烟、白魔芋)。(二)发展目标。到 2016年底,力争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0 万亩,优质水果达到 20 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达到15万亩,白魔芋达到10 万亩,烤烟种植达到 4 万亩,建成产值达 300 万元以上的生态畜牧示范基地100 个,确保建成产值超千万元的村100 个,农业总产值达到 25 亿元(其中: 农业 12 亿元、林业2.5 亿元、畜牧业 10亿元、渔业 0.5 亿元)。(三)产业布局。一是以构建库区第二产业带为重点,在书楼、锦屏、新安、新市、清平等乡镇大力发展特色优质水果、优质茶叶和生态畜牧、 库区

7、水产养殖基地及生态观光旅游, 推进金沙江产业带上品牌、 增效益;二是以建设新县城及宜宾市农产品基地为重点,在新发、大乘、鸭池、富荣等乡镇大力发展早春茶、蔬菜、蚕桑、獭兔、肉羊等无公害种养殖业,推进岷江产业带成规模、上档次。三是以龙溪、龙华、中都、太平等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林竹产品、优质烤烟、优质白魔芋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和畜牧养殖基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 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农业快速发展。四是以夏溪、屏边、清平等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高山黑猪、 高山羊及西宁河细鲢鱼等生态种养殖业,加快发展具有彝族风味的农业产业,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五、屏山农业经济发展措施(一)因地制宜全力推进基地建设。用抓

8、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整合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移民迁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等政策和项目,结合屏山气候、 地理条件的多样性, 采取整村连片推进、 集中打捆打造与突出地域特色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 标准化、特色化和专业化发展步伐。一是借助库区高峡平湖景观和农业产业重构,重点打造库区第二优质水果带及书楼锦屏新安新市清平观光农业基地。二是抢抓农业综合县及烤烟基地单元县机遇, 打造中都太平万亩优质烤烟、魔芋基地、 新发大乘万亩优质早茶基地。 三是利用山地气候多样性, 打造龙华龙溪林竹产业基地、夏溪屏边生态绿茶基地及山区生态养殖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将屏山打造为优质烤烟、茶叶、水

9、果产业基地强县,促进农业产业提质扩面。(二)突出特色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突出“生态、 特色”优势, 进一步强化产品包装和市场营销, 打响“屏山炒青”、 “金屏水果”等本土品牌。 一是打破“分散经营、 各自为阵”的局面, 积极推进茶叶品牌整合, 使“屏山炒青”实质投入集团运营, 提升“屏山炒青”等品牌知名度和商业价值;以无公害、 生态为重点,扶持壮大 1-2 个本土绿茶品牌, 改变屏山茶叶长期处于初级产品供应端的地位,提升茶叶产品附加值。二是发挥“阳光、绿色”特点,以商标为主体、质量为核心, 融入信用、文化等信息, 形成统一的“屏”字头品牌,打造具有屏山特色的农业、畜牧品牌(水果、白魔芋、蔬菜及腊

10、肉、山羊、生态土鸡、蜂蜜、彝胞鸡等)。(三)汇聚内力倾力发展专合组织。按照民办、 民管、民受益的“三民”原则,大力发展以协会为主的农村专合组织,建立联结农户和市场的纽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一是要重点扶持、培育、壮大现有茶叶、果品、魔芋、生猪、肉牛羊和土鸡等协会, 发挥其在规模化布局、 标准化生产、 市场化经营中的组织作用, 提高产业一体化发展水平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要重点规范专合组织,在种植业专合组织内选一批明白人,分工协作引领专合组织发展; 在畜牧业专合组织内实施“六统一分”的养殖模式(统一章程、 统一品种、 统一防疫、 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营销、分户分区饲养等)。三是引进、培育

11、、发展一批专业种养殖业, 专业加工、专业营销大户及农民经纪人,加快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畜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市对接”,让农民更多地直接获得收益。(四)借助外力强力推进招商引资。 把招商引资作为做大龙头企业的重要途径。一是精心包装招商项目。 根据屏山特色优势, 着重包装并推出优质茶叶、 魔芋、水果、林竹、药材、畜产品等产业化开发项目, 积极组织产品和企业参加“中国宜宾早茶节”、 “中国西部农交会”等展销活动,向外展示屏山优质产品和潜力。二是完善招商政策。坚持“先予、做大、后取”的原则,在土地、融资上完善现有招商引资政策, 营造人无我有、 人有我

12、优的优良环境, 以最大的优惠吸引企业来屏投资开发, 发挥借鉴外来企业在生产、 管理、营销等环节上的先进经验。三是建立加工园区和专业市场。利用好新县城区位交通条件, 力争建立宜宾市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和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五)强化引领着力培育龙头企业。 彻底改变对龙头企业只扶持不管理的现状,加快龙头企业培育方式转变。一是抓好现有龙头企业的培育管理。坚持育、管并举,研究、制定、完善龙头企业扶持政策, 科学确定龙头企业进入和退出条件,建立以奖代补激励制度和以退代惩约束制度,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形成以政府培育为载体、 龙头企业自身发展为主体的良性发展机制。二是抓好龙头企业的扶持引进。重点抓好

13、农业特色龙头企业扶持和引进,力争引进“雨润”、 “新希望”大型企业集团入驻屏山开展生产、加工一条龙服务, 强化公司牵引, 发挥协会和专合组织助推, 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务求建设成川南优质绿茶基地和宜宾无公害优质干水果基地,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和无公害生态养殖基地。(六)科学发展致力优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开阔思路, 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存在的传统山区农业观念,促进屏山农业经济由“粮猪型”向“特色产业型”转变,由单一产业向产业链条转变。 一是在发展模式上重点将种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 大力推行“生态养殖 +沼气+绿色种植”的发展模式, 体现山区立体生态农业。种植上着力推广现有的“公司+专合组织 +农户”的种植模式,养殖上重点推广“公司 +农户”或“专合组织 +农户”的养殖模式, 科学运用“借猪还猪”、 “借羊还羊”的模式加快产业发展。二是加大科技培训。坚持科技兴农和人才强农,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 培养一批农业骨干型人才。 组织农业、 林业、畜牧和水务部门与相关科研院校建立“校县”合作关系,通过进校培训和到场示范培训的方式培训一批农业骨干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