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天津化学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98184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1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中考天津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中考天津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中考天津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中考天津化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中考天津化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中考天津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中考天津化学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 分。答卷前,请你务必将白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第 I 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24 S 32 Cl35.5 K 39 Ti 48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A湿衣晾干B盐酸挥发C蜡烛熔化D白磷然烧2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5i B. Fe C. O D.Al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5.臭氧(O3) 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25km 的高空。 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A非金属单质B金属单质C. 化合物D.混合物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7.一些食物的近似pH 如下: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pH 3.5-4.5 2.9-3.

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D.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8.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铕属于非金属元素B. 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 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 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0.己知 A|3B=2C+3D 中,已知2.3gA 跟 4.8

4、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 B.46 C.92 D.96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西个选项中,有1-2 个符合题意。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 分,若宣 2 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12某同

5、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选项A B C D 实验目的鉴别硬水和软水鉴别硫酸铵和磷矿粉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水蒸气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方案 l 观察颜色观察颜色通过浓硫酸滴加适量稀盐酸方案 2 加肥皂水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13钛和钛合金是重要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钦( Ti)的过程是: 2FeTiO3+6C+7Cl22TiCl4+2FeCl3+6CO 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Ti+2MgCl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B反应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C反应、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

6、改变D反应中氩气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14. 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选项A B C D 转化关系物质甲H2O2C CaCO3FeCl2乙O2CO CO2Fe 丙H2O CO2Na2CO3Fe2O3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晕相等的氧化镁和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为3:1 B质量相等的硫和碳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硫比碳消耗氧气的质量大C硝酸铵和氯化钾的混合物中氮元素质最分数为14%,该混合物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40% D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向所得

7、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不会出现蓝色沉淀第 II 卷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14 分)16. (6 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石墨氯化钠稀硫酸,碳酸钙熟石灰二氧化碳 ,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 (1)可作气体肥料的是_;(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3)可作补钙剂的是_; (4) 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5)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 6)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17. (3 分)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 A 、B、C、D所示粒子共表示_种元素(填数字)。(2) D 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若 E 中 x=10 时,

8、则该粒子属于_(填“原子”或“离子”)。18. (5 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宏观上观察:如右图所示,试管a 和 b 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b 中产生的气体是 _(填化学式)。(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每个水分子是由2 个氢原子和l 个氧原子构成的(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23 分)19.(6 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镁在氧气中燃烧_;(2)锌和稀硫酸反应_;(3)氢械化钠溶

9、液与稀盐酸混合_。20.(7 分)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l)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填字母)。A高锰酸钾B汽油C面粉(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这种物质是_(填字母)。A烧碱B硝酸铵C.氯化钠(3)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 氯化钠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氢氧化钙0.19 0.17 0.14 0.12 0.09 0.08 60时,氯化纳的

10、溶解度_硝酸钾的济解度(填“”“ =”或“ ”“ =”或“ ”)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 +2SO2+O2=2CaSO4+2x ,则 x 的化学式为 _。(3)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4.4g 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 发生如下反应:8CH3OHxO2mCO2nCO+16H2O。当反应物完全耗尽且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时,有 3.6g 水生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g。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10 分)25.(4

11、 分)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以获得营养。(l)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_、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2)葡萄糖( C6H12O6 )由 _种元素组成(填数字)。(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26.(6 分)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2.6g,其中含氧元素4.8g,将该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37g 氯化钠溶液。计算:(l)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1-5:DDCCA 6-10:BBACB 二、选择题(每小题2 分,

12、共 10 分)11.B 12.BD 13.C 14.D 15.AC 三、填空题( 14 分)16. (6 分) (1); (2); (3); (4); ( 5); (6)。17. (3 分) (3)3; (2)得到;(3)原子。18. (5 分) (1)2:1; O2; (2)C; (3)2H2O2H2+O2;四、简答题( 23 分)19.(6 分) ( 1)2Mg+O22MgO ;(2)Zn+H2SO4=ZnSO4; (3) NaOH+HCl=NaCl+H2O 20. (7 分) (1)A; (2)A; (3) ; Ca(OH)2; 26.5%;减小; B 21.(10 分) (1)延展;(

13、2)B;(3) C; Fe2O3; CO2+C高温 2CO; Fe+CuSO4=FeSO4+Cu;(4)933.3 五、实验题( 23 分)22.(6 分) ( 1)试管、铁架台; (2)2KClO32KCl+3O2;(3)BD ; (4)磨砂面。23.(10 分) (1) 5;玻璃棒;D; 25、50;(2) CaCO3+2HCl=CaCl2+CO2+H2O; BaSO4; CuSO4、BaCl2. 24.(7 分) ( 1)C; (2) ;CO2; (3)CO2+3H2催化剂 CH3OH+H2O; (4) 3.3 六、计算题( 10 分)25. (4 分) (1)蛋白质;(2)3; (3)40%;26. (6 分) (1)84.1%; ( 2)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