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81653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6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6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6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6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一) 黄河 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注】罗隐:晚唐诗人,十多次科举考试不第,史称“十上不第”。银汉: 本指上天,这里指皇室、朝廷。高祖誓功衣带小:汉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 臣时的誓词,誓词里说:“使河如带,泰山若砺”。这句话是说功臣的爵位永不失 去。 1本诗前两联所写的“黄河”有何特点?请概括并分析。(5 分) 2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的“讽喻”特点,并简要概括诗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6 分)(二) 水边偶题罗隐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 只知事

2、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穷似丘柯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 思量此理何人会?蒙邑先生最有才。 【注】罗隐:晚唐著名诗人,屡试不第。丘轲:孔丘、孟轲,周召:周公、 召公。蒙邑先生:庄子。 3这首诗的首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 分)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颈联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6 分)(三)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 ,作者此时在建康(今南京)江东安 抚司参议任上。 5 “把酒问 姮娥:被白发欺人

3、奈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概括。(4 分) 6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 分)(四) 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释】淳熙八年( 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 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 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生:语助词,无义。 7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5 分) 8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 ,请结合词意作具体分析。(6 分)(五)

4、 念奴娇梅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 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春嫩,迥然天与奇绝。 常记宝 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注】东君:司春之神。篽:禁苑。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 阆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 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 居住的地方。 9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梅花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5 分) 10这首词中的“梅”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梅表现了怎样的情怀?(6 分) (六) 阮郎归梅词苏轼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

5、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注释】儿家:我家。 11. 上阕“堂前一树春”的“春”字用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 分) 12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4 分)(七) 孤雁儿 世人作梅诗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 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 北宋朝廷南迁后, 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移官湖州途中不

6、幸病故,这首词 即为悼亡之作。 13上篇“沈香断续玉炉寒”中的“玉炉”因何而“寒”?“寒”字有何深意? (4 分) 14.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表达了 此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八)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15前人评该词“工于发端” ,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4 分) 16. “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请作简要赏析。(4 分)参考答案 1 (5 分)弯曲、浑浊(不清)(1 分)黄河之水即使把用来澄清

7、浊水的阿胶 都倾进去,也不清澈,它从源头起就浑浊。(2 分)黄河之所以能够通到天上 去,是因为它河道曲折; (2 分) (意思对即可) 2 (6 分)诗中看似句句写黄河,实则句句别有所指,即讽喻科举制度,批判 科举制度的黑暗。(2 分)黄河弯弯曲曲,实际上是说科举制度是求取功名的一 种“曲”的手段,即不公正的手段; (1 分)黄河水浑浊不堪,讽喻科举考试制 度的黑暗与虚伪;(1 分)全诗流露出了诗人对科举的绝望(失落)与怀才不 遇的激愤之情。(2 分) (意思对即可) 3首联所写的“野水”和“水边花”紧扣诗题“水边偶题”。 (2 分)以水之“无 情”反衬人的有情,以水边“花好”反衬人心情之不好

8、,这样借物起兴,为下文 情感的抒发作铺垫。(3 分) 4 情感:造化无情、 人生失意的感伤, 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叹息, 世事无常、 穷达成空的慨叹,弃世绝俗、隐逸山林的向往。(4分) 作用:抑郁之情以旷达出之, 使诗中感情不至过于低沉压抑,提升了诗歌的思想 境界。 (2 分) 5此句通过描写自己的行和言,表达了作者因岁月流逝、功业无成而生的愁 思与抑郁,更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痛苦。(每点 2 分) 6运用了想象,象征(或比喻,托物言志)的手法。 (2 分)作者幻想飞入月宫, 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 洒向人间的月光更多; 形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要扫清朝 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

9、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2 分) 7本词刻画了孤独失意、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忧愁苦闷)、傲岸高洁的词人形 象。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词人虽然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 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原一般忧 国忧民的情怀;高耸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 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 (分析 3 分;共三点,答出一点给2 分,答出两点以上给 3 分) 8作者使用拟人的手法,青山感念岁暮天寒劝我在溪边住下,对我深切关怀; 明月夜夜到青溪陪我听读离骚 ,更是视“我”如知己。词中的青山明月都是 人格化的自我,而我亦如青山傲岸、明月高洁,物

10、我之间亲密融洽。(3 分,手 法 1 分,分析 2 分)作者借景抒情,将情和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岁暮天寒,素 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 画面凄清幽独, 与独游西岩的词人孤寂、 忧愤的内心 情感融合无间。(3 分,手法 1 分,分析 2 分) 【生查子独游西岩鉴赏】 古代纪游诗词中,标“独游”的为数不多。独游者,意味着寂寞无伴,且又 往往郁闷在胸。辛弃疾就是这样。淳熙八年(1181)冬,他被诬陷罢官,长期闲 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 西岩就在上饶城南, 风景优美。 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 的纪游之作。 开头“青山”两句,写出了词人对青山的一片痴情。他似乎想把巍然独立的 青山招到近旁,可青山却无动于衷

11、,于是便发出善意的埋怨:青山啊,你那么高 傲,有谁会喜欢你呢?“偃蹇” ,有高耸、傲慢之意。青山屹立不移,不随人俯 仰,这或许就是词人想像中的高人逸士的性格吧!苏轼诗云: “青山偃蹇如高人, 常时不肯入官府。” (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 )看来,巍巍青山绝不同于热衷功名利 禄的市侩之辈。在辛弃疾的笔下,青山也总是被写得气象不凡、通达人情的。比如他写: “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虞美人) 。 “青山欲共高人语, 联翩万马来无数”(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 。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 我归来妩媚生”(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 。作者同青山之间,“情与貌,略相 似” ,真可谓彼此仰

12、慕,心心相印了。 “岁晚”两句写貌似傲岸的青山对词人充满了情意。岁暮寒冬, 青山劝词人 到山中溪边来住,相互为伴,以御寒风。可见,作者“独游西岩”是在冬天。但 更深一层揣摩, 似乎应该把自然界的寒, 理解为政治上的寒。 作者正是在恶劣的 政治气候逼迫下,闲居山野,得到青山深切关怀的。 下片着重写山中明月,既承接上片“劝我溪边住”,又另辟新的境界,展示 明月与词人的情谊。“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人在山中,见不到地平线上升 起的明月;当月露山头,已是高悬中天了。这两句写出了山中望月的特点。那一 轮素月,是悄悄爬上山头, 关切地探望可敬的词人呢, 还是高高地亮起一盏天灯, 遍洒银辉,和青山、溪

13、水一起形成一种令人沉醉的意境, 给词人带来不尽的遐想? 结尾两句,由抬头望空中明月到低头见溪中月影,好似明月由“天高处”进 入溪水中来了。词人身只影单,住在山中溪畔,唯有流水中浮动着的月影相陪, 这是多么难得的伴侣,多么难得的友情! “夜夜”句还表明,这次游山逗留了不 止一日。明月不仅有形有影,而且有意有情,你看它默默地听着词人读离骚 呢。从明月由“来”到“去” ,说明词人深夜未眠,足见其忧愤之至。 这首词语言简洁,内容深曲含蓄。初读全词,似乎作者寄情山水,与青山明 月相交游,心情轻松愉快。细加品味则不然。词中描写的是:岁暮天寒,素月清 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词人孑然一身居于山中溪畔,长夜无眠,

14、独咏离骚。 这是一幅多么凄清、 幽独而又含有晶莹色泽的图画!这图画中的主人公, 不正是 有志难申、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作者形象吗? 词中的青山和明月,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的偏见,高尚、 正直而又纯洁。当作者罢官之际,被“严寒”所逼之时,得到敬重的,只有它们 青山和明月,情深意切,成为自己的知音。在章法上,上片不说自己游山, 而说青山“劝我溪边住” ;下片不说自己月夜读离骚 ,而说明月听离骚。 以客写主,不仅含蓄蕴藉,情趣横生,而且有力地衬托出作者的高洁品格。尽管 他为世所弃,无从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却仍然保持着“一片丹心在玉壶”的美 好情操。 9拟人。 (1 分)上片“笑杀”

15、“温柔” “借”等词语运用拟人化手法写梅花笑 傲百花之神,其神姿天真自然、温柔清秀,却不借助任何力量。(1 分)对比、 衬托。 (1 分)将春神统领下的娇艳绚丽、千般媚俗的百花和清秀不俗、骨气奇 绝的梅花作对比,衬托梅花。 (1 分)词人通过描写突出了梅的迥异百花、超 凡脱俗的神韵。(1 分) (如从色彩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冰清玉洁,高雅脱俗。梅花花影稀疏,花色浅淡,盛开在冰雪之中、清澈 水边,在春之百花的映衬之下更显自然脱俗。(2 分)坚贞不屈,傲霜斗雪。 绽放之时惹人摘取,凋零之时飘泊天涯, “风烟”“霜雪” ,无论何时何地犹存一 种坚贞品格。(2 分)词人托物言志,借

16、花言人,抒写内心中傲岸不屈的精神 以及归隐情思。(2 分) 11. “春”在句中指代梅花, (1 分)用“春”字既写出了梅花盛开的热烈景象, 营造出浓浓的春意氛围, 又让人们联想到梅花是报春的使者,梅花给人们带来了 春天,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 分) 或: “春”运用借代的手法,作者借“春”代指梅花。(2 分)既写出梅花热烈绽放的景象,又暗示着春天的来到,为下面写春风入西邻进行铺垫。(2 分) (解答这类题:解释“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 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2. 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寂寞而孤独的闺中女子(或者说是独守空房的思 妇) 。春风吹拂,梅花盛开,可这位女子感受不到春意, 闭门不出,可见其孤独寂 寞; 她肌肤雪白,面容娇美,然而却无心打扮,脸上脂粉涂抹不均,可见其心 情不好;她折梅花想寄给远行的人以表思念之情,可暮色苍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