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油菜品种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78572 上传时间:2017-02-1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油菜品种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云南省油菜品种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省油菜品种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油菜品种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工作研究 03969j0008071201003001 云南省油菜品种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廖 原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昆明 650031) 油菜是农业部确定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是我省主要 的油料作物,对人民生活至关重要。2008年我省油菜播 种面积近30万占全国(700万的43,产菜 籽425万t,产值178亿元。目前除冬油菜外,我省夏播 油菜也有一定的面积,主要集中在寻甸县、会泽县、鲁甸 县、泸西县、剑川县、鹤庆县和玉龙县,并且潜力巨大。到 2020年我省油菜播种面积争取达60万量120 万t,菜籽油40万t。 1 我省油菜品种现状 我省油菜有甘蓝型、白菜型(主要在文山,德宏地 区)和芥菜型

2、(山地油菜)。甘蓝型油菜的引进取代了 传统的白菜型、芥菜型,并且在增产方面比较明显,日前 全省以甘蓝型油菜为主。随着双低油菜的引进,极大的 改进我省油菜品种质量,20世纪90年代我省开展了双 低育种,以及杂交优势利用,现在油菜品种的抗逆性,适 应性有了很大提高。 2品种利用情况 近几年,由于省委、省政府对油菜生产较为重视,省 农业厅重点推广了云南省农科院新近育成的花油系列 品种,该品种不论在产量上、质量上还是在抗逆性上都 有很大提高。目前我省油菜优良品种种植率达80以 上,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花油系列品种。 我省油菜杂交育种起步较晚,已育成生育期不超过 180中:云油杂2号,生育期 170d,

3、产量3 750kg云油杂3号生育期178d,产量 3 600kg比常规油菜增产7501 200kg两个 品种在生产上有少量利用。 我省油菜品种平均产量1 800kg地区 不同,差异也很大。我省丽江古城区平均产量可达4 500 kg溪市平均产量3 000 kg平 县平均产量2 250 k 山、德宏等地是我省 油菜产量最低的区域,产量9001 350 kg3我省在油菜品种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受云南生态气候条件的限制,多年来我省主要 推广品种均为本土选育的常规优质早熟品种,种子来源 单一,杂交普及率低,全省杂交种的利用约5万省 所育杂交种不到2万 ,良种和良法不配套,阻碍了新 品种推广。 (2)

4、随着种子市场放开,外省杂交油菜品种大量进 人云南市场,但由于这些品种多为不适宜云南生态气候 条件的晚熟品种,本地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对这些 品种不了解,缺乏成熟配套栽培技术,给云南油菜产业 带来了一定风险和不利影响,因种子选择不当而引起的 田问纠纷不断增加。 (3)申请参与试验并通过云南省审定的主要品种, 全部来自以云南省农科院为主的本土选育单位,省外申 请参试品种少品种审定缺乏有效竞争。目前云南通过审 定推广的油菜品种除常规早熟品种有一定优势外,杂交 品种与省外推广品种存在一定差距,虽每年均有品种通 过省审定,但在生产上利用很少,甚至没有利用。 (4)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种子市场上存在着有一

5、定 种植面积,未通过审定的品种,农民需求量却较大,而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要 求又不能推广销售,导致局部地方种子市场混乱,地下 非法交易现象突出,给种子市场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5)原以芥菜型和白菜型品种为主的部分山区,完 成以甘蓝型品种代替白菜型和芥菜型品种后,缺乏较理 想的甘蓝型抗旱耐寒早熟替代品种。 (6)品种审定及省区域试验眭产试验与国家级的 中间试验站不能很好协调,不能做到物尽其用,造成部 分资源浪费。 4我省近年油菜品种管理工作情况 (1)近3年我省共审定油菜品种6个,均为云南省 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品种,其中常规种3个, 杂交种3个。 (2)我省设油菜

6、省区试两组:山地油菜组(耐旱 寒)、田油菜组(大水大肥),从中选择出不同需求的品 种。由于我省气候的多样性,每组根据不同的生态类型 设10个区试点,第一年表现好的品种,第二年在不同区 域进行小面积生产示范,为下步审定提供科学依据。 (3)每年组织区试点进行交叉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提出并纠正,选出试验做的好的区试点,在区试总结会 上介绍经验。 (4)组织有关专家到我省进行学术讲座,组织我省 201o3种子世界 1 03969j0008071201003002 铜梁县种子管理现状及监管的有效措施 1 种子工作的现状 王友文 (重庆市铜梁县农业局402560)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

7、法)实施以来,随着种子生产、经营的有序放开,农作 物种子市场十分活跃。在种子市场经营利润的吸引下, 种子经营户如雨后春笋般急速膨胀起来,我县从原有的 1家国营种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发展到目前10多家,给 广大购种农民提供了良好的供种服务和更多的新品种 选择机会,满足了种子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大力促进了 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但种子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混乱现 象,坑农害农的涉种案件时有发生,增加了种子管理的 难度,种子投诉案件增多。种子法实施后,县农业局 受理调解农户、经营户投诉案件30多起,组织实施现场 田间鉴定10多起。投诉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种子发 芽率低;种子纯度达不到国家标准;受气候因素影响,

8、作 物生长异常;农户所购种子在作物成熟时性状与说明书 和经营户口头承诺的不一致等。 2 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种子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 在2001年机构改革中,县编委将县种子管理站、种 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撤消,由种子公司代理种子管理职 能,后来将此职能交由县农业局农业执法大队(内设机 构)管理,而该农业执法大队无编制,人员内部调剂,存 在机构设置不规范、性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22 种子管理工作经费缺乏 种子管理站职能转变后,不得参与种子经营,不再有 经营性收入,而种子管理站又没有种子管理专项经费, 所以,种子管理机构缺乏开展种子市场管理和种子质量 监督检测的各项工作经费,难以全面、有效地

9、开展种子 管理工作,种子质量检测手段落后。虽然原种子管理站 组建了检验室并配备了相应的检测仪器,但这些检测设 备早已陈旧老化,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种子检测的 要求,并且没有经过认证,只能作为内检,对外无法律效 力。目前,我县种子管理工作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这样 就很难满足种子管理工作的需要,既不利于种子管理人 员主动履行职责,又导致种子管理力度小、效率低,重大 案件拿不起,还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种子管理人员工作不 安心,上班不静心,可能向“无利不作为,小利小作为,大 利胡作为”的不良方向发展,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 种子执法不公。 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进行区试培训及统一试验记载项 目。 (5)组织

10、油菜品种现场会及新品种的展示活动。 5我省油菜品种管理对策 我省位于西南边陲,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气候条件 多样,而油菜品种单一,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强的品种 少,杂交种更少,由于育种手段落后,农民自留种多,管 理相对滞后,市场较乱。鉴于我省油菜品种管理现状,特 提出如下管理措施: (1)鼓励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和个人积极开展油菜 新品种选育工作,改进我省育种单位少,品种单一的局 面。 (2)积极和国家、外省及国外合作,引进试验示范油 菜新品种。并积极引进品种资源,引进抗逆、抗病、高产、 早熟、优质等油菜基因,丰富我省品种资源,在引进试种 上严格把关避免盲目性。 (3)建议有关部门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油

11、菜育种及 品种产业,积极争取有关国家项目。 (4)加强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工作,以 省农业厅、种子站、农科院及重点企业等有关推广部门 为主,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油菜育种及品种管理工作 领导。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及品种特性建设中间试 验站,以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依法进行油菜品种审定工作,认真贯彻执行 种子法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法律法规, 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积极修改审定标准,提高试验对照 水平,增大品种选择压力,使审定通过的品种更具有说 服力、科学性、公正性。 (6)积极推广新审品种,为了尽快将新成果变成生 产力,积极推广新审定品种也是品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 门。积极帮助科研和企业将新品种推向全国乃至国外。 (7)制定品种退出机制,有些审定10年以上品种, 由于品种退化等原因,不适应当前需要,甚至会造成经 济损失,为防止市场混乱,鱼目混珠、旧瓶装新酒,要制 定油菜品种退出机制。 (8)开展油菜细胞技术攻关,双低育种和孢子育种, 把雄性不育技术引进油菜育种,加快杂优利用速度。利 用现代分子及(收稿日期:20100109) 2种子世界20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