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实用药酒精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52630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实用药酒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实用药酒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实用药酒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实用药酒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实用药酒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实用药酒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实用药酒精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1)实用药酒精选一、什么是药酒我国民间用药物酿制成酒或以酒浸泡药物,即可作酒饮,又可防治疾病,历史悠久,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药酒是选配适当的中药,经过必要的加工,用度数适宜的白酒或黄酒为溶液,浸出其有效成份,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在传统工艺里,也有在酿酒过程中,加入适宜的中药,酿制而成的。药酒即是一种加入中药的酒。二、药酒的特点1、 药酒本身就是一种可口的饮料。一杯口味醇正,香气浓郁的药酒,即没有古人所讲“良药苦口”的烦恼也没有现代打针液的痛苦,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极佳醇美酒的享受,所以人们乐意接受。2、 药酒是一种浸入中药材有效成份的酒。而酒本身就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它能促进人体胃肠液的分泌

2、,帮助增强消化吸收,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细胞活力。所以,中医认为其性热,走而不守,即有调和气血,贯通络脉之功,又有振阳出寒,祛湿散风之效,固汉书食货志赞之为“百药之长”。3、 酒又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液,其主要成份乙醇,有良好的穿透性,易于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可以把中药里的大部分水溶解出来,起到更好的发挥生药原有的作用,服用后又可借酒的宣行药势之力,促进药物疗效最大程度地迅速发挥。并可按不同的中药配方,制成各种药酒来治疗各种不同的病症。4、 药适应范围广。其治疗范围几乎涉及临床所有科目,如内科的风湿病、偏瘫(中风后遗症)、阳痿(性功能减退或障碍)、哮喘(呼吸道感染):妇科的闭经、痛经

3、、不孕、乳腺炎;骨伤科的跌打损伤、骨折;口齿科的牙痛;以及诸多的强身健体的保健。由于酒有防腐,消毒作用,当药酒含乙醇40%以上时,可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增强药剂的稳定性。所以药酒不易变质,并可随时服用,十分方便。药酒还能起到矫臭的作用,如乌梢蛇,蕲蛇等精制成药酒后,可减弱腥味。三、药酒的服用1、 限量服用:由于药酒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摄入过量,会损害人体健康。所以必须正确使用, 才能充分发挥药酒的功效,避免其危害人体。明代李时珍明确指出: “少饮则活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谴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失精,生痰动火。2、 辩证服用:药酒的使用,也应该根据中医的理论,进行辩证服用,尤其是保健性药酒,

4、更要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强弱、嗜好等选择服用。一般中医将身体虚弱者分体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大类,通常体虚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呼吸短促,动则气喘,面色黄白,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脉弱或虚大等,血虚主要表现为头眩目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唇舌爪甲色淡无华,脉细数或细涩等,阴虚主要表现为舌红少苦,脉细数等。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冷汗虚喘、腰膝酸软、腹泻水肿、后胖而淡、脉沉而淡、脉沉而迟等。3、因人而异,注意禁忌根据自己的体征进行辩证服用,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其实中医辨证论所讲的范畴更广,它还包括人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个体差异和时令节气等。因此,服用药酒时必须因人而异,注意每个人的酒量大小。若平时

5、惯于饮酒者,服用药酒量可以比一般人略高一些,但也要掌握分寸,不能 过分。 不习惯饮酒的人,在服用药酒时, 可以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到需要服用的量,也可以冷开水稀释后服用。只要根据上述的要求,合理的使用药酒,才能避免药酒的副作用,发挥其优点和2 特长,达到应有疗效四、药酒制作工艺1、 酒的选择:一般来说, 滋补类药酒所用的原料酒浓度低一些,祛风湿类药酒因祛风活血的需要,所用原料酒浓度可以高一些。2、 药材的选用和加工药酒所用的药材要求品种纯正地道,并要注意同一药名不同品种的功能差异。药材的加工炮制也要十分讲究。适当的粉碎药材,可扩大药材与酒液的接触面,有利增加有效成份的扩散、溶解。3、 制作

6、工艺传统以浸渍法和渗入发为主,也包括其他方法。浸渍法包括冷浸法、热浸法和恒温法,使用时应该根据药料性能分别处理。有些有效成份容易浸出的单味,或味数不多的药物,或挥发性较强的药料,可用冷浸法。如果药材多,酒量有限,用冷浸法的有效成份又不易浸出,就应当选用热浸法。冷浸法:将药材切割后,置于容器内,按规定加酒密封浸泡,一般每日搅拌1次,7 日后,改为每周搅拌1 次,通常浸泡15 日以上,然后取上清液,药渣压榨,压榨液与上清液合并,静置过滤既得。热浸法:即本早纲目中的“煮酒法”。将药物切制后,置于适宜的容器中,按配方加入适量的酒,密闭容器,隔水加热至沸后立即取下,换注到另一个容器中,继续浸泡至规定的时

7、间(一般需1 个月以上)然后取止清液,药渣压榨后取压榨液,与前取的上清液合并,静置沉淀,过滤既得。渗入法:将药材切制后事先浸泡,待适度膨胀后,装入渗入筒中,渗入筒是一种上面敞口,下有渗出口的筒状装置。酒自上流入,缓缓渗过药粉,从下端渗出口流出。该法因酒液流动,可造成良好的深度差,有利于扩散的进行。所以浸出的效果优于浸渍法,成份提取也较完全。但是,遇到即易软化结团的药物,会阻塞溶液所通过的缝隙,则不宜采用该法,但大多数药材可采用。使用渗入法时应注意:药材切制加工不可过细。4、 加药酿制法:是古代常用方法,近代较少应用。这种方法以米、曲加药,直接发酵成酒的。无论用哪种方法制备药酒,其容器必须确保不

8、与药材和酒起化学反应并且酒要清洁干净,一般以陶瓷、玻璃等制品为宜,不宜使用含铅较多的合金容器的挥发,又保持酒的清洁。补益气血十全大补酒组成: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党参、白术、茯苓、黄芪各60 克,甘草、肉桂各 30 克,白酒1.5 千克。制作:诸药研粗末,袋盛,入酒浸泡,7 日后取用。功效:补益气血,助阳固卫适应症:气血两虚而偏于阳虚不固之食少乏力、头晕、心悸及虚劳久咳、遗精、失血或妇女崩漏等症。服法:每次15 毫升,早、晚各1 次3 黄精酒组成:黄精2 千克,曲适量,糯米10 千克。 制作:黄精捣烂,加水煮汁,取汁浸曲,拌入糯米,如常发酿酒。功效:补中益气,调和气血,润肺养心,强筋壮骨。适

9、应症:病后体虚食少,筋骨软弱,风湿疼痛,须发早白。服法:每次1520 毫升,每日2次人参固本酒组成:人参、枸杞、天门冬、生地、熟地各60 克,当归、麦冬、何首乌各60 克,茯苓 30 克,白酒5 千克。制作:诸药细锉,纱袋盛,入酒坛浸泡,密封,下用桑枝文火煨半小时,熄火后置阴冷处, 7 日后取用。功效:补益气血,调经助孕。适应症:妇女气血亏虚,头晕腰酸,久不生育等症。服法:每次30 毫升,早、晚饭后各1 次。延年益寿延寿枸杞酒组成:枸杞子1 千克,生地黄汁1.5 千克,精酒1.5 千克制作:农历十月壬癸枸杞了,入酒中浸泡21 日,开封现入地黄汁同浸,密封, 勿搅之。 侯至立春前31 日,开瓶取

10、酒。功效:补精益损。适应症:老年精血虚损所致的发白,腰膝酸软症。服法:每次空腹温饮30 毫升,每日3 次。神仙延寿酒组成:牛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当归、牛膝、炒杜仲、炒小茴、巴戟天、枸杞、苁蓉各 60 克,破故纸、砂仁、白术、远志各30 克,木香 15 克,川芎、白芍、茯苓、知母各60 克,石蒲、柏子仁、人参各15 克,黄柏90 克,酒 30 千克。制作:诸药捣碎,纱布袋盛,浸酒中,封固;隔水加热1.5 小时,取出酒坛,埋土中3昼夜以去火毒, 7 天后取用。功效:补养气血,益智安神。适应症:气血不足,阴阳两亏,夹有虚热而出现的腰酸腿软、气短乏力、头眩目暗,食少消瘦、心悸失眠等症。服法:每次

11、10 毫升,每日2 次。咳嗽喘息杏仁烧酒4 组成:杏仁、核桃仁、芝麻各500 克,白茯苓、 艾叶、薄荷叶、 小茴香各90 克,苍术、荆芥穗各30 克,适量蜂蜜,铜钱5 枚。制作:前九味研细末,炼蜜和一处,与铜钱同置大瓮中,入酒浸泡,隔水煮2 小时,取出,密封,埋入土中,7 日后取用。功效:止咳平喘,补虚明目,活血祛风,延年益寿适应症:年老体弱常见的咳嗽、目眩诸症。服法:每次20 毫升,每日2 次桂花酒组成:桂花适量,白酒500 克制作:桂花入酒浸泡,7 日后即成。功效:化痰散瘀,发散滞气,后浸辟臭,保健养生。适应症:痰饮喘咳,疝瘦、口臭服法:每次1020 毫升,每日2 次胸腹疼痛生姜酒组成:生

12、姜90 克,陈酒500 克。制作:取生姜洗净,捣烂,入陈酒中,用小火煮沸片刻,去渣即可。功效:温胃散寒,缓急止痛。适应症:霍乱转筋,心腹冷痛欲死之症。服法:分 23 次服,其渣处敷痛处。樟脑酒组成:精制樟脑10 克,高粱酒50 毫升。制作:将樟脑放酒中,浸泡1 天后即可使用。功效:辟秽,止痛。适应症:痧秽腹痛诸症。服法:每日服1 毫升。苍术酒组成:苍术15 千克,麦面适量。制作:苍术打碎,以水50 千克浸 20 日,取汁浸面,如常发酿酒。功效:燥湿,健胃,祛痰。适应症:湿邪侵入人体后所致的身体困重、头重头痛入胸腹不适等症。服法:随量适性,徐徐饮之。腰膝酸痛天雄酒组成:天雄 10 克,乌蛇 15

13、 克,杜仲、桂心、酸枣仁各5 克,牛膝、仙灵脾、石斛、侧子、5 防风、川芎、川椒、白术、五加皮各1.5,白酒 1 千克。制作:上药细锉,袋盛,入白酒浸泡,密封,7 日后开取。功效:补肾壮腰,祛风除湿。适应症:风湿腰膝疼痛,四肢挛急、坐卧不安、或元气衰虚之冷痹痛等症。服法:每次于食前服10 毫升,每日3 次。五加皮酒组成:五加皮、枸杞皮各10 克,干地黄。丹参各15 克,杜仲、石膏各30 克,干姜12克,附子10 克,白酒500 克。制作:上药细锉,入酒浸泡,3 日后取用。功效:补益肝肾,祛风胜湿。适应症:肝肾亏虚所致的腰膝冷痛、坐不安席等症。服法:每次 15 毫升,每日2 次。茄子根酒组成:茄

14、子根150 克,牛膝、牛蒡(bang)根各 50 克,鼠粘子、苍耳子、大麻子、枸杞子各 30 克,晚蚕沙25 克,防风、羌(qiang)活各 15 克,桂尽、秦艽(qiu) 、龟板各 10 克,萆( bi)解( xie) 、附子各5 克,好烧酒2.5 千克。制作:上药细挫,用生绢袋盛浸泡烧酒中,密封瓶口,10 日后开取。开瓶时不得面向瓶口。功效:祛风除湿,活络通痹。适应症:风湿所致之腰膝疼痛走注,皮肤冷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得等症。服法:每次空腹温饮10 毫升,每日午时、近夜两次、微醺为度。关节疼痛五香血藤药酒组成:五香血藤15 克,铁筷子、黑骨蒸、骨碎补各12 克,见血飞、排风藤各10 克,白

15、酒 500 克。制作:上药浸泡白酒中,7 天后取用。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适应症:风湿疼痛,四肢挛急。服法:每次 1530 克,每日2 次茵陈酒组成:茵陈蒿500 克,秫米50 千克,曲1.5 千克。制作:先将茵陈蒿炙黄,拌入秫米后如家常酿酒法酿酒。功效:清热利湿,祛风通络。适应症:风湿热邪所致的关节挛急疼痛等症。服法:每次 1020 毫升,每日1 次。筋骨草酒组成:筋骨草15 克,小血藤、舒筋草各12 克,土当归、石枣子、白龙须、牛膝各9 克,白酒 1000 毫升。6 制作:上药剁碎,入白酒中浸泡,7 日后去渣虑酒备用。功效:祛风通络,散瘀止痛。适应症:风温所致的筋骨疼痛等症。服法:每次

16、 30 毫升,早晚各一次。跌打损伤松节酒组成:松节 500 克,糯米 2.5 千克,细曲250 克。制作:松节细锉,煮取汁2.5 克;炊饭熟,拌入松节汁、细曲,如常法酿酒。功效:祛风燥湿,活络止痛,通利关节。适应症:风寒湿痹,百节风虚疼痛及跌打损伤淤血疼痛。服法:每次 10 毫克,每日三次。橘核酒组成:橘核、酒各适量。制作:橘核去皮炒后研成细末,放入酒瓶内,加酒密封浸泡5 日即成。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适应症:跌打伤,疝气,睾丸肿痛,腰痛。服法:每次 1015 毫克,每日两次。养 脏 腑归元酒组成:菊花、当归各250 克,枸杞400 克,桂圆肉1.5 千克,烧酒15 千克,绍兴老酒10千克。制作:将菊花、 当归、 枸杞、 桂圆肉装入纱布袋内,扎口, 入烧酒缸中, 再加入绍兴老酒,浸泡 20 余日,即可取饮。功效:补脾养胃,祛风明目。适应症: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的食少、腹胀、便溏、头目昏晕等症。服法:每次 20 毫克,每日3 次,或随量饮之。美容黑发白鸽煮酒组成:白鸽 1 只(重 500 克) ,血竭 30 克,白酒1000 毫升。制作:先将白鸽去毛杂、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