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旅行活动的评价设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837431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数字化旅行活动的评价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数字化旅行活动的评价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数字化旅行活动的评价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数字化旅行活动的评价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数字化旅行活动的评价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数字化旅行活动的评价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数字化旅行活动的评价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基于“数字化旅行活动数字化旅行活动”的评价设计的评价设计以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作业为例以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作业为例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 沈治仁沈治仁以平板为终端,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以其开放、互动的特点渐渐融入日常教学中;将书本知识与外出参观相结合的“旅行课”也开始在历史校本教学中崭露头角二者的融合产生了“数字化的旅行活动” 。针对其特点,制定适宜的活动方案,特别是进行合理的评价设计是有效开展该类型活动的保证。【案例呈现案例呈现】一、主题一、主题基于“数字化技术”和“旅行课程”进行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二、目标二、目标借助数字化平台收集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了解侵华日军南京

2、大屠杀的罪行。通过收集资料、交流共享的过程,了解查找、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运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参观南京大屠杀遗址、遗迹,进行悼念、宣传活动,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反思战争的危害。三、支撑三、支撑资源:数字化平台(网络环境、平板、互动平台) ;大屠杀遗迹、遗址。支撑:历史组教师、外出活动用车及相关费用。四、流程四、流程1根据研究主题划分小组根据研究主题划分小组根据“南京保卫战” 、 “大屠杀罪行” 、 “人道主义保护”等主题,全班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建立活动小组。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择一个南京大屠杀遗迹、遗址,作为研究的切口。学有余力的班级,可以自行选择研究主题。2基

3、于数字化平台进行资料收集基于数字化平台进行资料收集根据各自研究的主题和选择的遗迹、遗址,利用数字平台收集南京大屠杀相关资料,可以是图片、文字(新闻稿、论著、回忆录等) 、视屏、网站链接等多种形式。组长收集本组资料,打包上传给教师,并在云平台上供其他小组下载、参看。3资料分享、整合并就资料收集情况评价资料分享、整合并就资料收集情况评价各组下载其他小组资料包,根据资料收集评分表给出“组际互评分” 。根据实际需要借鉴他组资料,丰富自己的资料包(引用其他小组资料需表明出处) ,并再次上传给教师。教师进行指导、并依据根据资料收集评分表给出“师评分” 。4结合分组研究主题进行参观与宣传并就个人、小组表现进

4、行评价结合分组研究主题进行参观与宣传并就个人、小组表现进行评价将其他组整合后的资料下载到平板中,携带平板外出考察第 1 环节选定的南京大屠杀的遗址、遗迹。若条件允许,可以拜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进行访谈活动。相关遗址、遗迹研究小组代表向其他组同学讲解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悼念活动,并向其他游客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本组同学注意保存活动的影音资料。5整理活动资料并上交成果并针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整理活动资料并上交成果并针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外出考查之后,将感悟写成文字稿,与活动的影音、前期的研究资料一并上传。作为学习成果接受评分。6活动总结活动总结针对研究资料收集、活动情况、突出

5、个人进行评价。五、评价设计与说明五、评价设计与说明1针对资料收集情况的评价针对资料收集情况的评价资料收集评价表评分方法标准得分标准得分标准得分标准得分资料可靠同学互评(先组内评,在组际评)教师评价。教师评价。二者相加取均分。30-40 分:使用历史图片。多数图片来源于博物馆等官方网站。文字资料为当事人回忆录或历史论著。20-30 分:复原图多于实物图片。资料来源于个人博客、非官方网站10-20 分:资料随意下载,多数无法说出来源 0-10 分:所有资料均来源不明内容合理同学互评(先组内评,在组际评)教师评价。教师评价。二者相加取均分。30-40 分:能够反映研究主题的,且无科学性错误 20-3

6、0 分:内容较丰富,无科学性错误10-20 分:内容较少,有科学性错误0-10 分:内容较少,有较多科学性错误分类清晰同学互评(先组内评,在组际评)教师评价。16-20 分:“一手”“二手”的图片、文字资料分类清晰。所有资料有出处,并辅以链接 10-15 分:分类较为清晰。但出处不可靠。 6-10 分:不分类,阅读困难。0-5 分:版面混乱。如字号不统一,图片非常模糊,链接失效2针对活动成果的评价针对活动成果的评价文字类成果(感悟、小论文、访谈记录、活动总结等)评分方法标准得分标准得分标准得分标准感悟或总结同学互评。(先组内评,在组际评)教师评价。二者相加取均分。16-20 分:有主题、有史实

7、、有历史资料、有对战争、和平等的真切感受。10-15 分:有主题、有史实、有感受。6-10 分:无主题、有感受。0-5 分:堆砌史事,缺乏感悟。小论文同学互评(先组内评,在组际评)教师评价。教师评价。二者相加取均分。30-40 分: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层次分明,且引用的资料真实、可靠、丰富。20-30 分: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分明,资料较为丰富。10-20 分:有明确的主题。层次不分明,资料较少0-10 分:主题不明确,内容混乱。访谈记录同学互评(先组内评,在组际评)教师评价。教师评价。二者相加取均分。30-40 分:分主题的进行访问,且提前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访谈中有文字、影音记录。20-

8、30 分:带着问题访谈。访谈中有文字、影音记录。10-20 分:问题较少,缺乏条理、主题单一。0-10 分:没有主题,没有记录。影音类成果(活动照片、视屏) 。根据照片数量和视屏长短进行评价,并以班级、年级影展的形式展示活动成果。3针对个人和小组表现的评价针对个人和小组表现的评价第一,个人表现评价标准:组员、教师共同推选一位表现优秀的同学。(1)个人研究资料上交及时且内容丰富、科学(标准参看资料收集评价表 ) ,根据分数高低进行组内排名,第一名得 10 分,第二名得 9 分,以此类推。(2)外出活动承担讲解工作。由其他小组的同学根据讲解内容的多少和质量进行投票选择。得票最多的同学可加 10 分

9、,其他同学不加分。(3)上交活动成果及时、内容丰富。根据分数高低进行组内排名,第一名的 10 分,第二名得 9 分,以此类推。第二,小组表现评价标准:历史组教师组成评委会进行评分。(1)根据研究资料被引用的次数进行排名,引用次数最多的小组得 20 分,第二名 15 分,以此类推。(2)根据资料的丰富程度、科学性进行打分(标准参看资料收集评价表) ,第一名 20 分,第二名 15 分,以此类推。(3) ,由历史组教师组成评委会,根据活动成果的资料进行评分。第一名20 分,第二名 15 分,以此类推。【案例反思案例反思】一、评价的原则:强调一、评价的原则:强调“整体性整体性” 、 “多元化多元化”

10、在评价设计时,笔者注重评价设计的“整体性”和“多元化”原则,这主要表现在:1整体性:课内学习与实地考察相联系整体性:课内学习与实地考察相联系2011 版“课标”指出,整体性“不仅仅记住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而是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提升人文素养。 ” “应该检测学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能力,以达到以史为鉴 ,增近智慧的作用。 ” 笔者在对“个人和小组表现”评价时,特别要求学生根据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撰写感受、小论文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希望借此将文本资料与历史遗迹融合,产生“历史现实感悟反思”的联系,达成“整体评价”的目的。2多元化:主体的多样与非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多元化:主体的多样与非纸笔测验

11、的评价方式“多元化”既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也包括“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笔者本着这一原则对评价设计做出了一系列调整:评价主体:师评、组内评价、 “组际”评价相结合。不论是针对“资料收集”的评价、还是“活动成果”的评价,笔者都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相互阅读在数字化平台上上传学习成果,根据案例中呈现的相应的评价量规,接受教师和组内、他组同学的评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精神。方式:非纸笔测验,文字、图片、视屏相结合。由于是“主题活动作业” ,所以在评价设计时,笔者改变纸笔测验式的评价,转而采用资料收集、文字(旅行感悟或小论文) 、图片(旅行图片) 、视屏(人物访谈、考察宣传活动视屏)等方

12、式进行综合评价。并且以评价量规和组员投票、影展、研讨会等方式将“量化”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二、评价的内容:重视二、评价的内容:重视“方法方法” 、 “情感情感”在评价内容上,除了要求学生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史实之外,案例中的活动及评价更偏重于对“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1习得习得“方法方法”:对资料收集、使用情况的评价:对资料收集、使用情况的评价在案例中,对基本史实的了解并非是课堂上由老师灌输的,而是学生基于数字化平台查找、甄别、组际借鉴而实现的。笔者也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标准,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在资料收集评价表中 “资料可靠”一项,要求学生能够甄别史料

13、的可靠性和史学价值,鼓励学生在南京大屠杀相关网站和当事人回忆录中搜寻一手史料;“内容合理”则评价学生围绕研究主题进行资料收集,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分类清晰”既是基于阅读方便的要求,也是评价学生对史料出处的关注以及史料价值的区分能力。在文字类活动成果评价表中也体现出了对资料收集甄别能力的评价要求。例如:要求“感悟”或“小论文”中的有史料,且对史实真实性进行评价,2获得获得“情感情感”:对旅行纪念活动及其成果的评价:对旅行纪念活动及其成果的评价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不仅在于对历史的铭记,也在于对战争的反思和和平的追求。因此笔者在活动过程和评价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也做了相应的设

14、计:在旅行活动中鼓励各组组织讲解、宣传、纪念活动并结合视屏、照片开班影展;在评价 “感悟”时课结合参观的经历写出感受;在评价学习成果时鼓励学生上交自己拍摄的短片、照片或其他个性化作业。借这些评价设计,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三、评价的类型:融合三、评价的类型:融合“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 “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在评价类型的选择上,案例中展现了“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两种类型:1形成性评价:将形成性评价:将“评价评价”贯穿于学习过程且紧扣贯穿于学习过程且紧扣“目标目标”2011 版“课标”指出:“形成性评价”应当具备“学习过程与评价过程交融的价值取向” 。因此在案例中的“

15、资料分享、整合” ;“结合分组研究主题进行参观与宣传” ;“整理活动资料并上交成果”等多个学习环节均设置了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案例中的评价设计也不仅局限于鉴别的功能,而是发挥着引导学习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评价设计与“活动目标”的紧密联系。 “活动目标”中提出:“通过收集资料、交流共享的过程,了解查找、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运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评价时设计了资料收集评价表 ,对资料的甄别、分类水平进行评价;“活动目标”中提出:“通过参观南京大屠杀遗址、遗迹,进行悼念、宣传活动,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反思战争的危害。 ”因此在评价时设计了“个人和小组表现的

16、评价”标准、文字类活动成果评价表 ,对参观、宣传活动的成果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习得进行评价。简而言之,将评价贯穿于学习过程,并紧扣活动目标,使得“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评价设计”三者联系,真正的实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2表现性评价:以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展示自我表现性评价:以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展示自我对于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案例中以“表现性评价”进行了观察、评判。例如以摄影、摄像的方式记录、展示学生在旅行活动中的闪光点,借此评价学生的实践表现;要求学生撰写写旅行感悟、小论文,并对其提出观点观点、了解史实、使用史料、得到感悟的情况进行观察,从而评价其思维能力;结合搜集资料、旅行宣传、活动成果等多方面表现,由教师、同学共同评选出优秀的学生。这些评价方式取代了用客观试题测量学习结果的情况,从不同方面观察、评判学生真实的表现。 综上所述, “数字化旅行活动”结合了数字化平台和旅行活动课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