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范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29250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反思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反思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反思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范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学反思撰写基本格式和主要内容教学反思撰写基本格式和主要内容一、一、题目:课题+教学反思二、二、正文包括以下四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教学设计反思针对教学设计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者这几个环节进行反思。比如反思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得当,教学时间的安排是否合适,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例如: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根据这一要求我做了深入地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 1 吨=1000 千克这一单位换算公式。目标 2:能用“吨”表述物体的质量,能进行吨与其它质量单位的换算。目标 3:提高学生认识抽象事物的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 4: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这里之所以制定这样一个创新目标是因为在“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是一个抽象的内容,在“常见的量”中“质量单位”是更加抽象的内容,而在“质量单位”中“吨”又是一个最难体验和感知的量。所以我认为制定这个创新目标并把它作为本课的“重头戏”是正确的。在实际教学中也证明了这一点。(二)教学过程反思主要针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某一个或者几个环节反思,如导入,提问、小结等。例如: 教学过程中第一个探究环节是认识吨,掌握 1 吨=1000 千克这个公式。我认为这个环节虽然是重点,但难度很小,所以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式。课堂效果符合我的预想,学

3、生用大约 3 分钟的时间掌握了这两个知识点。我想2原因有二:一是知识本身难度很小,二是以前学的米和千米是千进制,上节课学的千克和克也是千进制,形成了良性知识迁移。第二个探究环节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 1 吨有多重。教材用了四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并感知,我用课件加以呈现,使学生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到这里应该说达到了教材的要求,但我仍觉得有缺憾,因为学生没有亲眼看见自己身边 1 吨重的物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原来设想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讨论一下什么物体重大约 1 吨。后来想不行,没法验证,1 吨重的物体不象 1 千克的可以称。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想到可以创新性地采用“大合作”的形式。

4、即用学习千克时我给全班每个学生测量的体重数据制作一个体重表,并用 EXCEL 软件中自动求和功能找出体重大约 1 吨的同学们,把这群人展示出来让学生看一看 1 吨到底有多重。实际教学中效果非常好,学生对次非常感兴趣,并形成了深刻的印象。拓展延伸环节中的数学小故事“曹冲称象”是教材提供给我们的一个很好的素材。我相应地加入了“自古英雄出少年,同学们,加油呀!”的思想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三)存在问题反思主要是指课后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个集中的回顾和思考。例如:1、设计的教学内容太多以至于每个环节都很匆忙,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活动、感知、体验的时间。应把

5、拓展延伸部分第三个环节去掉。2、运用教学语言不够熟练,出现了几次口误。尤其有一次把质量说成重量,这是不应该的,因为在这节课中明辩质量和重量的区别对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四)改进措施反思这一项和前一项紧密相连,冷静的客观的理性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1、教学设计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要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32、实行弹性教学,在本节课未能充分进行的环节移到练习课上加以延伸。尤其利用体重表找出体重大约 1 吨的同学们的环节,应多找几组同学,使学生充分感知。3、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自己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多听、多学、多练。“克与千克”是质量单位,认识质量单位,在教学时不仅要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

6、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课堂实践的活动中,更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动手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亲自实践并让他们深刻了解 1 克、1 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教学克时,我准备一个 2 分硬币,一些花生米、图钉、乒乓球等实物。同时还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 2 分硬币,主要是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以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克的概念。教学千克时,准备一些重 1 千克的物体,如 1 袋重 1 千克的盐,让学生亲自掂一掂,来感知 1

7、 千克有多重,帮助学生形成千克的观念。为了使学生对 1 千克有较深的印象,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重 1 千克。教学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时,我准备两袋各重 500 克的盐,2 袋盐正好是1000 克,让学生把两袋盐放在 1 只手掂一掂,增加对“千克”的感性认识,从而记住 1 千克=1000 克。整堂课学生们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去掂一掂,让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学生们从开始认识他各种各样的称道最后让个别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称一称物体的重量。三、结束语。简要的总结,认识,感悟,心得。4例如:经过这次课堂教学的反思,我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怎样开展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