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寻》阅读答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828538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记叙文《寻》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记叙文《寻》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记叙文《寻》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记叙文《寻》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记叙文《寻》阅读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记叙文寻阅读答案 寻她是个极爱凑热闹的女人,街上一旦有锣鼓钟鸣,叫卖吆喝,她势必会挤到 人群中去,一看究竟。 三十多岁的时候如此,四十多岁的时候如此,五十多岁的时候,她的腿脚都 没那般利落了,却还是如此。有好几次,她都被人群挤得差点出事,幸好有好心人 拉了她一把,才算是有惊无险。她当时也吓得不轻,可就是不长记性,再碰到热热 闹闹的场景,还是要努力地挤进去看个仔细。那一日,我们几家结伴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小镇寻求一位老中医。说好了, 那地方,我们大都人生地不熟的,必须紧紧地走在一块儿,谁都不准远离。她当时 也点头如捣蒜,不远离,绝对不 远离。可刚到小镇第一天,她便走失了。当日正逢小镇的一个传统节

2、日,街上舞龙耍狮的、演杂耍的一个接着一个,我 们不禁捏了一把汗,生怕她会在汹涌的人潮中走失,所以都紧紧地手牵着手,可人 实在太多了,她又拼了命地往热闹处挤,眨眼的工夫,我们便找不到她的影子了。这可怎么办,她身上连个手机也没有,更要命的是她一出门就常迷失方向。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死劲儿地踮着脚尖,来回搜寻着,大声呼喊着她的名 字。可在那一片喧闹声中,我们的呼喊实在显得太微弱了。没办法,我们只好分头在人群里询问,问他们有没有看见一个六十来岁,身着蓝 布衫的老人。得到丁点可能是她的消息,我们便冲着所指的方位,扒开人群,挤进 去寻。近黄昏的时候,演杂耍的都相继收队了,围观的人也散得差不多了,我终于

3、 在距我们原地千米远的地方看到了她。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焦灼之情也在 顷刻间化作愤怒,平生第一次,我忍不住对这个可以做我母亲的女人呵斥不止。她不说话,只是低着头,时而抬起眼,像个孩子般怯怯地看着我。说到口干舌燥的时候,我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上前紧紧拉住她的手,叹口 气,轻声埋怨起来,姨,这些杂耍你都看了大半辈子了,再说,咱是在外地,不是说 好了都挨在一块儿不远离么?怎么又往里边挤?她看我一眼,轻声说,我就是想挤进去看看。看看?我的火气蓦地又上来了。你都多大岁数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似 的好奇?要说好奇也不是坏事,但你得分分场合初中记叙文寻阅读答案 我还要再说下去的时候,她抬起头,喃喃起来,

4、听很多人说,很多被拐走的孩子,有的是被卖给了不能生育的夫妇,有的则是被打成了残废逼其沿街乞讨,有的就 是被训练成演杂耍的了 听到这里,我的心蓦地柔软起来。我知道了,她其实并不是要看热闹,而是看引起热闹的主角儿是谁。我曾听母亲说过,她还有一个儿子,三岁的时候丢了。 作者:崔红玲思维与智慧2010 年第 23 期(10 月上)总 第 221 期1 文章标题“寻”包含哪些含义?(4 分)2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2 分)3选文第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4阅读段,体会“我”的感情变化。(4 分)5读完此文,你能理解“姨”的“极爱凑热闹”吗?(3 分)6本文结尾情节设置巧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 分)寻1一是指只要上街有热闹看,她就与我们走散,我们就得挤进人群四处寻找她的身影。二 是指她不放过任何机会,寻找她多年前失散的儿子。2交待了“她”从年轻时就一直喜欢看 热闹的特点。为下文在传统节日上再度走失作铺垫。3动作描写。“冲” “扒”“挤” “寻”等一 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写出当时大家在人群里艰难寻找她的情态,表现了大家十分焦急、担 忧的心情。4着急 愤怒 埋怨 同情(理解)5理解。她并非是要去挤进人群看热闹, 而是寻找多年前失散的孩子,哪怕有一线希望也不放弃。表明母亲对孩子的爱永远不会改 变。6结尾解开悬念,戛然而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与上文多处形成照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