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三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28260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三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三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三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三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三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案例三支架式教学模式案例:故乡一、 故乡一文的教学基本概念框架建构:对比。二、教学目的可以确定为:1.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技巧;2. 认识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3. 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和在小说末尾对故乡寄予的深沉的希望。三、搭建支架:支架一:粗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小说写的是什么故事?”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本文的基本内容是:“写故乡二十多年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故事” 。支架二:再引导学生把这个大故事分解成两方面六个小故事: 二十多年前的故事(记忆中的故乡): 1. 二十多年前“我”家的故事。 2. 二十多年前“我”的朋

2、友闰土的故事。3. 二十多年前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二十多年后的故事(现实中的故乡): 4. 二十多年后“我”家的故事。 5. 二十多年后“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6. 二十多年后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支架三:学生围绕这六个故事,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描写,体会前后的变化。记忆里的故乡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有各种颜色的鸟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广阔而又鲜活,寂静而富有动感,还有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小英雄闰土,有“终日坐着”,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现实中的故乡是一幅萧索、荒寂、了无生机的深冬画面。故乡的人物家境衰败,生活贫困,性格变化很大。支架四: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作用?景物的变化;色调的对比;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上。环境的对比,揭示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益破产的社会现实。人物的前后对比,既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