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知识考试要点复习资料大全(填空、选择、简答题大全)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806646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知识考试要点复习资料大全(填空、选择、简答题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知识考试要点复习资料大全(填空、选择、简答题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知识考试要点复习资料大全(填空、选择、简答题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知识考试要点复习资料大全(填空、选择、简答题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知识考试要点复习资料大全(填空、选择、简答题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知识考试要点复习资料大全(填空、选择、简答题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知识考试要点复习资料大全(填空、选择、简答题大全)(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 2014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公报原文】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报解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

2、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解读一: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根本意义】 (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我们党确立的伟大奋斗目标实现我们党确立的伟大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根全面建成小康社

3、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根本意义本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唯有依靠法治,才能凝聚中国共识和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共建法治之中国,复兴中华之文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根本意义现代化具有根本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唯有依靠法治,才能突破利益固化之藩篱,攻克深层复杂之难题,确保改革有序进行,通过良法善政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最大福祉。全面推进依法治

4、国对于实现党自身建设的目标实现党自身建设的目标提高党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长期执政具有根本意义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长期执政具有根本意义。唯有依靠法治,以法治作为执政之根本遵循,树立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才能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解读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什么)这一总目标包含了多重意思。首先是道路、制度、理论的融合性: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者的融合贯通对应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其二是体系的完备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了两个方面五

5、个部分的体系:一是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二是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意味着国家法律体系与党内法规体系共同构成了法治体系,党内法规体系要与国家法律体系协调发展;三是推进的一体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就意味着法治建设必须要实现各个领域的协调、结构层次的均衡;四是努力方向的现代性: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还要落脚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表明依法治国要朝着现代法治的方向努力,进而通过法治化来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6、【解读三: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首先,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推进法治建设的结果。邓小平说,要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革而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基本做到了这一点

7、。而十八届四中全会正是体现了这一认识。其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所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所确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贯彻实施宪法,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关键关键,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一致关系的集中体现集中体现。依法执政表现在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这是依法执政一是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这是依法执政的核心内涵,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严格守

8、法,按照法治的核心内涵,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严格守法,按照法治的要求处理好党与国家法的关系的要求处理好党与国家法的关系;二是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党治党,这是依法执政的第二个层面。通过党内法规来治党管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特色和经验。党自身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而言具有基础性意义。【解读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 (怎么办)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

9、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这些重大任务主要涵盖了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立法工作和宪法的实施与监督。突出强调了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及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依宪执政。要求完善和健全宪法监督制度和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宪法实施;完善党的立法决策程序,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依法赋予设区的市以地方立法权;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第二,依法行政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明确了法治政府的六点特征: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要求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

10、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权力清单制;健全行政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合法性审查机制、责任追究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第三,公正司法公正司法与提高司法公信力提高司法公信力。在三中全会决定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确保司法权独立行使和科学配置的制度机制,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例如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11、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还有司法责任制、司法公开、人民参与等改革举措。第四,培育法治文化与建设法治社会培育法治文化与建设法治社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等具体措施。在法治社会建设层面,强调社会治理法治化,要求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司法救助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等等。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社会氛围,

12、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第五,法治职业和人才队伍的保障法治职业和人才队伍的保障。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始终还是要靠具体的人来加以实施。全会指出了法治专门队伍的建设方向: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明确了“四个忠于”的目标,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第六,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全会指出要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可以预料,很快会有具体的举措出台。同

13、时,还提出了党委依法决策、党组织监督、党内法规建设、将法治建设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等具体要求。而且,更有新意的是,将依法治军、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和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和推进国家统一明确提了出来。十八届四中全会知识竞赛试题十八届四中全会知识竞赛试题一、填空题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 2014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在北京举行。2、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以全面深化改

14、革推动各项工作。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8、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

15、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9、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1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12、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13、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14、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15、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16、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

16、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17、推进严格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18、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19、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20、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21、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二、多选题1、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ABCD) ,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A 统筹社会力量、B 平衡社会利益、C 调节社会关系、D 规范社会行为2、实现(ABCDE) ,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A 经济发展、B 政治清明、C 文化昌盛、D 社会公正、E生态良好3、实现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