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各区实验探究题汇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06364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6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北京各区实验探究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年北京各区实验探究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年北京各区实验探究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年北京各区实验探究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年北京各区实验探究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北京各区实验探究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北京各区实验探究题汇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4年北京各区实验探究题汇编朝阳区33 (7 分) 据报道,一辆载满20t 电 石的货车,在高速路上发生意外,燃起大火并伴有大量黑烟,这辆货车在雨中燃烧了很长时间。某化学小组对电石中碳化钙(CaC2)的性质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查阅资料】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和一种白色固体。乙炔( C2H2)气体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猜想假设】甲同学对碳化钙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作出如下猜想: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氢气氧气乙炔白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1)你认为甲同学猜想的理由是。(2)其他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有不合理之处,请指出并说明理由步骤 1:取适量碳化钙加水,收集

2、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气体燃烧,伴有大量黑烟,说明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步骤 2: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说明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是氢氧化钙。【反思交流】( 1)碳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碳化钙与水反应放热B碳化钙应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库房C碳化钙与水反应可用于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含量D实验室用电石与水制乙炔的发生装置与制氧气完全相同东城区33 (5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钾、钙、钠等活泼金属能和冷水发生反应,且能在CO2气体中燃烧。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该小组同学将钠置于充满CO2的集气瓶中进行燃烧,反应

3、后集气瓶内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1)若钠着火,可以选用的灭火物质是(填字母序号) 。A水B泡沫灭火剂C干沙土D二氧化碳(2)该小组同学经分析得知,白色固体中不可能有NaOH,原因是。他们对白色物质的成分进一步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如下假设:白色物质是Na2O 白色物质是Na2CO3白色物质还可能是。(3)为确定瓶壁上白色物质的成分,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静置出现白色沉淀取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分析,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填“”、 “”

4、或“” )成立。2 钠在 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西城区33 (7分)资料表明:在不同温度下,CO 可将 Fe2O3还原为 Fe、Fe3O4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探究温度对该反应产物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查阅资料】 Fe3O4与盐酸反应,得到Fe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用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FeCl2和FeCl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方案设计提供参考FeCl2溶液FeCl3溶液加入 Fe无明显变化溶液变成浅绿色加试剂 A无明显变化溶液变成红色【实验过程】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酒精灯和酒精喷灯作为热源进行CO 还原 Fe2O3的实验, 检验得到的黑色固体的成分,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

5、论与解释取少量的黑色 固体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_向步骤所得的溶液中,滴加试剂 A甲组:固体溶解,无气泡冒出加试剂 A后,溶液变成红色黑色固体的成分是_甲组用 CO 还原 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乙组:固体溶解, _加试剂 A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黑色固体的成分是Fe【实验反思】(1)结合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温度会影响反应的产物b试剂 A用于检验 FeCl3溶液c进行 CO 还原 Fe2O3的实验时,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d得到的黑色固体的质量一定小于参加反应的Fe2O3的质量(2)有人认为乙组的实验结论有欠缺,你是否认同此观点,其理由是_。海 淀 区33. (

6、8 分)制作馒头时常加入泡打粉,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口。小明对泡打粉的发面原理产生兴趣,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泡打粉 是一种复合膨松剂,又称为发泡粉, 可作为快速发面剂用于制作面食。某种3 泡打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粉和酒石酸氢钾。【提出问题】泡打粉为什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猜想】猜想 1:小苏打 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猜想 2:酒石酸氢钾 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猜想 3: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在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探究】小明利用以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装置 1 装置 2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装置 1 的 a 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加

7、热a 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 _。b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猜想 1 正确在装置 1 的 a 试管中放入酒石酸氢钾,加热a 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石灰水不变浑浊_ 在装置 2 的 c 试管中放入 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的混合物,滴加 _。, 石灰水变浑浊猜想 3 正确【实验反思】 (1)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小明又查阅到碳酸氢钠分解的反应为: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和所学知识,小明对探究问题又提出了第4 个猜想,并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利用装置2 完成实验验证,其实验方案为_。( 2)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下列关于泡打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 A.泡

8、打粉保存时要注意防潮B.使用泡打粉前不需要将面进行发酵C.用纯碱替代泡打粉能起到完全相同的效果D.泡打粉在加水揉面与蒸馒头的过程中均能起到发面作用昌平区33(8 分)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个兴趣实验。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中吹气,发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于是他们决定探究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提出问题】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 【查阅资料】1. 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CO2、H2O、HCl 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不能与 N2发生反应。4 2. 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及含量:N2: 74%;O2:16%;水蒸气: 6%;CO2:4% 3. CO2既不与 Na

9、HCO3反应,也不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猜想与假设】1. 可能是 CO2与 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2. 可能是 H2O 与 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3. 可能是 _与 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实验验证】实验 I:验证 CO2与 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甲小组同学用图1 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制取并收集了一瓶CO2气体,将包有Na2O2的脱脂棉放在燃烧匙中,伸入集气瓶,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得出结论,猜想1 成立。乙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 CO2与 Na2O2反应产生了O2,理由是 _。图1 同学们经过讨论,对上述

10、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用图2 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1 成立。打开止水夹K,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K。注入稀盐酸,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图2 【解释与结论】1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装置 B 的作用是 _。3装置 C 中盛放的药品是_,作用是 _。实验 II:验证 H2O 与 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H2O 与 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_。连接 氮气袋包有 Na2O2的脱脂棉 K A 大理石B C D E 碱石灰( CaO 和 NaOH 的混合物)5 大

11、兴区33 (7 分)某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允许排放量不得超过0.02mg/m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 “碘量法” 测定某化工厂附近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查阅资料】淀粉遇碘(I2)变蓝,遇氢碘酸(HI)不变色。氢碘酸为无色液体。【测定原理】碘溶液吸收SO2的化学反应原理是:SO2 + I2 + 2H2O=X + 2HI 。X 的化学式为。【测定步骤】 (1)取配制好的碘(I2)溶液 5.00mL(含 I2的质量为6.35 10-4 mg)于下述装置中的反应容器内,并滴加2-3 滴无色淀粉溶液。(2)利用上述装置到指定的测试点抽气,每拉动1 次注射

12、器抽气100mL,并注入碘溶液中,直到反应恰好完全为止,记录抽气的次数。抽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实验中表明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是。(3)换到不同地点再重复实验4 次(每次所取碘溶液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每次实验的抽气次数记录见下表。实验次数1 2 3 4 5 抽气次数42 38 36 44 40 【得出结论】二氧化硫 的含量是否超标【交流与讨论】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议:可将插入碘溶液的导管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平谷33 (8 分) NaOH 能与 CO2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然而,在化学课老师向 NaOH 溶液通入CO2后无明显现象。提出问题:

13、如何通过实验证明CO2与 NaOH 发生了反应。【查阅资料】CaCl2溶液可与Na2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向 CaCl2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在水溶液中CaCl2不与 CO2、 H2CO3等物质反应。【实验一】证明反应物之一CO2消失了(1)同学门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充满CO2的广口瓶中滴入NaOH 溶液。一会儿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并据此现象判断NaOH 与 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2) 老 师 提 出 上 述 实 验 不 足 以 证 明NaOH与CO2发 生 了 化 学 反 应 。 其 理 由 是_。 据此,你认为上述实验应做的改进是_ 。气球6

14、【实验二】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分别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方案一:打开瓶塞,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饱和的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方案二:打开瓶塞,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1)写出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_,理由是 _ 房山区33(7 分)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淀粉、食盐、纯碱、泡打粉、去污粉和部分变质的熟石灰 6 种固体物质。老师从中取出任意3 种并编号,让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确认分别为哪种固体。【查阅资料】1该

15、去污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钙2该泡打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有机酸3熟石灰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准备】为顺利完成任务,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预备实验。部分现象记录如下:实验 1 取样,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实验 2 取样,加入适量稀盐酸淀粉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无明显现象泡打粉有气体产生,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有气体产生【实验过程】小组同学对老师提供的三种固体进行实验探究。部分现象记录如下:实验 1 取样,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实验 2 取样,加入适量稀盐酸实验 3 取实验 1 上层清液,加入 3 滴酚酞溶液固体有气体产生, 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有气体产生固体固体溶解,形成无色溶液有气体产生溶液变红固体有白色浑浊, 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有气体产生溶液变红【得出结论】1固体 、加水形成的溶液pH 7 (填“ ” 、 “”或“ =” ) ;2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得知,固体是,固体 是。3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固体不能确定。请你设计确认该固体的实验方案。【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