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期末考试古诗文部分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86433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期末考试古诗文部分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上)期末考试古诗文部分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上)期末考试古诗文部分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期末考试古诗文部分复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上)语文古诗词部分复习八(上)语文古诗词部分复习 一、古诗文默写。一、古诗文默写。 (7 分)分) 1、 ,落日故人情。 (李白(李白送友人送友人 ) 2、好峰随处改, 。 (梅尧臣鲁山山行 )3、僵卧孤村不自哀, 。 (陆游(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4、王维使至塞上使至塞上中描写大漠景象最让人称道的名句是 5、陶渊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归园田居(其三) 中“ , ”一 句,写出了诗人早出晚归的耕种生活,表现了对归隐生活的热爱。6、 答谢中书书中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 7、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8、 ,北风江上寒。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9、

2、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 10、古人常用流水东去比喻时间易逝,如长歌行中“ ,”就用比喻表达了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哀伤;而苏东坡浣溪沙 中“ ? ”一句诗,却借流水表达了人 生也可老当益壮的乐观情怀。11、 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写故乡水的深情的句子是 12、 陋室铭中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句表达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13、 ,落日故人情。 (李白(李白送友人送友人 ) 14、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15、 归园田居(其三)归园田居(其三) 中,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是 ,。16、李白的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渡荆

3、门送别一诗中,写远景的句子是: ,。17、 湖心亭看雪中,表达作者偶遇知音的喜悦和豪爽心情的句子是:, 。 二、古诗文阅读 (一)选文:(一)选文:【甲】郦道元郦道元三峡三峡 【乙】陆游陆游入蜀记入蜀记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1)或王命急宣 或: (2)不以疾也 疾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 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3、 【甲】 【乙】两文段都写到了“山” ,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2 分) 答: 阅读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一诗,完成 2122 题。 (4 分) 4、这是一首送别诗,

4、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首联侧重 , 颔联、颈联着意写景,尾联却笔锋一转,由欣赏美景转入 的感叹。 (2 分)5、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2 分)答: (二)阅读【甲】 答谢中书书和【乙】 记承天寺夜游 ,完成 13 题。 (8 分)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 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 【甲】 【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 【甲】文描绘了“ 之美” , 【乙】文 描写了“ 之美”

5、。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 者的思想感情, 【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 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的语句中。 (4 分)阅读使至塞上使至塞上一诗,完成 45 题。 (4 分) 4、诗中的“征蓬”比喻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 分) 答: 5、颈联是被称作“千古奇观”的名句,其中“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 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2 分) 答: (三)(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 (8 分) (一)郦道元的(一)郦道元的三峡三峡 (二)(二) 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1)虽乘奔御风 奔: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引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 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语段(一)结尾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 分) 答: 4、两个语段分别是用什么方式写山的?请简要说明。 (2 分) 答: 阅读黄鹤楼一诗,完成 56 题。 (4 分)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6、请从炼字角度赏析“白云千载空悠悠”一句中“空”字表达了什么?(2 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