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摄影师总结的摄影心得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785510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摄影师总结的摄影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专业摄影师总结的摄影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专业摄影师总结的摄影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业摄影师总结的摄影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摄影师总结的摄影心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说帛书脉法中的“寒头暖足” 湖南中医学院 周贻谋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 本文对“寒头”与“暖足”的来历作了考证。虽然古医书曾分别对两者作过叙 述,但真正将“寒头暖足”四个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立论则是马王堆汉墓帛书脉法的首创。 本文还着重叙述了“寒头暖足”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及其在治病与养生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关键词: : 寒头暖足 经络 依据 治病 养生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脉法曾说:“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 也。”寒头暖足,补虚泻实,这是中医治病的重原则,也是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寒头与暖足, 虽然在古医书中分别有所涉及,但是真正将寒头暖足四个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立论则

2、是帛书 的首创。此一命题的提出,无论在临床治病或养生保健方面,均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和极高的 学术价值。 帛书何以会提出“寒头暖足”的原则呢?这并非主观臆断,而是确有重要的理论和事实依 据。大家知道,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早期的医 学经典名著。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书,书中假托黄帝与大臣互相问对讨论了许 多重要的医学问题,其中也涉及到寒头与暖足的问题。内经中有这样一段对话:“黄帝问 于岐伯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猝)寒或手足 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答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孔) 窍,其精阳气上走于

3、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嗅),其浊气 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 ”1此言天寒地冻之时,人体突然遭受严寒则手足僵硬而难以活动,惟独头面裸露在外不必 衣蔽,这究竟是为什么?黄帝的大臣岐伯回答说,从人体十二经脉和三百六十五络脉的循行走 向来看,其精神气血特别是阳气均上走于头面,人的五官(眼耳鼻口舌)也都集中在头面部位, 故头面的阳气最充足,功能最多,也最能耐寒。 汉代以前的另一部医学经典名著难经,也对头面为何能耐寒的原因作了探讨。该书说: “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

4、诸阳脉皆 上至头耳,故令面耐寒也。”2难经认为,人体诸阴经均至颈部或胸部为止,惟有诸阳 经全都上升至头部,故头面部位所凝聚的阳气最为充足,因而不怕寒冷。 不论内经或难经,在讨论人的头面不怕寒冷时,均涉及到经络问题。所谓经络, 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凡直行干线都称为经脉,而由经脉分出来的网络身体各部分的支 脉则叫络脉。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后者姑且不论,单就十二经脉来说,可分为六条 阴经和六条阳经,六条阴经又分为手三阴经和足三阴经;六条阳经亦分为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 手三阴经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胸部经过上肢屈 侧抵于手部。足三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

5、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足部经 过下肢内侧、腹部抵止于胸部。手三阳经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它 们的循行方向均由手部经过上肢伸侧抵止于头部。足三阳经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 少阳胆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头部经过躯干部、下肢外侧抵止于足部。一般来说,阳主热主 外,阴主寒主内。在人体十二条经脉中,六条阴经即手三阴经与足三阴经在向上运行时均至胸 部为止,绝不上升至头部;而六条阳经即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全都可以向上运行至头部,故曰 “头为诸阳之会”。正因为头部为全身阳气聚会之所,故头部怕热而不怕冷。 所谓络脉,是由经脉分出来的呈网状的大小分支,其中包括较大的络脉

6、及许许多多细小的 络脉(也叫孙络)。络脉亦分阴阳,凡是由手、足三阴经分出去的络脉叫做阴络,它们的循行 走向与阴经一致,向上运行均至胸部为止。凡是由手、足三阳经分出去的络脉叫阳络,它们的 循行走向与阳经一致,全部可以向上运行至头部。所谓“头为诸阳之会”,也就包括阳络在内。汉字中有一个结构十分巧妙的会意字,这就是“烦”字。说文:“烦,热头痛也,从 页火。”这就表明,“烦”字的意义是由“页”与“火”二字会意而来。这个“页”字实际上 是一倒写的“首”字,指的就是人的头部。故说文曰:“页,头也”。页与火在一起,表 示头边有火则发热头痛而心烦。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人头边勿安火炉,日久引火气头重目 赤,睛

7、及鼻干。”3又说:“冬日冻脑圣人之常法也。”4中医用艾灸治病,一般来说, 头面部位是禁忌艾灸的。这些都是根据头部宜寒不宜热的原则来考虑的。人们在睡眠时,哪怕 是寒冬腊月,也不可用被子蒙覆头部而卧,一是蒙头会妨碍正常呼吸,二是导致头部温度过高 反而有害。 根据“寒头”的原则,冬天坚持用冷水洗脸能有效地预防感冒。有一老妇经常患感冒,后 来她听人说用冷水洗脸可防该病,便坚持一年四季用冷水洗脸,从此以后竟可做到几年都不患 一次感冒。笔者本人也是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始终坚持用冷水洗脸,同样大大减少了感冒的发 病率。其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每天早晨打一大盆冷水,先吸足一口气,便将整个头面部位浸入 水中,能浸多久

8、就浸多久,可反复多次;然后将双手浸入冷水中三五分钟,使整个上身都接受 寒凉刺激。此时整个头面与上肢及上身因受冷水刺激而使皮肤和血管收缩,血流加快,不久即 皮肤发热,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御寒与耐寒能力,这对预防伤风感冒等外感病很有帮助。 保持头部寒凉又有助于安眠,能帮助提高睡眠质量。据媒体报道:“科学家们发现让头部 的温度低一些,可尽快地进入梦乡。不久以前某商行生产了一种别致的枕头,枕头内置有半导 体冷却设备,它由电池来提供能量。这种枕头的温度比头部大约要低 10左右,学者们称之 为催眠枕头”。5一些经常失眠者或睡眠不佳的人,也可自行设法让头部的温度适当地降低 一点,这或许对改善睡眠有一定帮助。 至

9、于“暖足”,古医书也有所涉及。内经曾说:“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猝)寒或 手足懈惰。”6说明隆冬寒季,手足最易被冻僵而活动不便,又易生冻疮,因而特别应注意 四肢尤其是足部的保暖。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得更明确:“每(年)八月一日已(以)后,即微 火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7意即每年农历八月初一以后,很快就将进入 深秋季节,天气逐渐变冷,特别要注意足部保暖,老年人可考虑用微火暖足,不要使下肢有寒 冷之感,应当经常保证下肢阳气充足,这对预防疾病很有好处。 在针灸学上,人体下肢有两个重要的治疗兼保健穴位,这就是足三里和涌泉。足三里在膝 下胫骨前嵴外开一横指处,此为足阳明胃经所属的穴位,具有调

10、理脾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 等功效。可以治疗胃痛、呕吐、腹胀、噎膈、泄泻、疳积、便秘、下肢疼痛、虚劳羸瘦等症。 经常针刺、艾灸或按摩足三里穴,不仅能治疗疾病,而且具有健身防病作用。“若要身体安, 三里常不干。”此一医用谚语表明,经常针灸或按摩足三里确有重要保健价值。对于虚弱羸瘦、 脾胃功能差或年老体衰的人来说,经常艾灸足三里,让热气温通全身是大有好处的。 涌泉穴在足板心前 1/3 的凹陷处,此为足少阴肾经所属穴位,具有开窍、苏厥、泄热、降 逆之功效。可以治疗昏厥、头顶痛、眩晕、喉痹、衄血、舌干、失音、小儿惊风、癫痫、足心 热、五趾痛、中暑、休克、神经衰弱、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经常艾灸涌泉穴,

11、使其热气从 足底上升至全身,或者反复按摩涌泉穴,使之发热,这对驱除寒邪,提高整个人体的防病抗病 能力大有帮助。 足部因距离心脏较远,而散热又快,所以最易受到寒邪侵袭。民间有“人的寒气脚上起” 之说,这是很正确的。每天晚上就寝之前,最好坚持用温水泡足,特别是冬季,有些中老年人 两足冷似铁,更宜用温水泡足一二十分钟,可以驱除寒气,促进血液循环,使整个人体暖暖和 和,舒舒服服,既能帮助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又有利于预防风寒感冒等外感病。在此应当指 出,泡脚的热水温度不可太高,一般以 42左右为宜,最高不要超过 45,以便防止造成烫 伤。特别要提醒糖尿病患者注意,不要用热水洗脚,只能用略微高于体温的温水

12、洗脚。这是因 为糖尿病患者的神经末梢往往因受到血糖过高的损害而对水温不敏感,若用热水洗脚很容易造 成烫伤。 帛书脉法所提出的“寒头暖足”这一论断已经两千多年了,至今仍然非常富有生命力。它不但成了中国传统医学临床治病和养生保健的一条重要原则,而且也是某些外国养生长寿者 的切身体会。有的外国高寿者在总结自己的自我保健经验时,就直言不讳地说是长期奉行“寒 头暖足”原则所带给他的实惠。国民党元老之一的陈立夫先生就曾谈到过此事。1999 年 9 月 6 日,是陈立夫先生的百岁生日,他在总结回顾自己的摄生体会以后,撰写了我怎么会活到 100 岁一文,发表了不少颐养天年的真知灼见。文中在谈到一位美国老人的长

13、寿经验时作了 这样的叙述:“有一位美国老年人活至 120 岁,究其长寿原因,总结为:保持头部冷,保持 足部暖。此正与中国老年人睡眠前热水洗脚,非至极寒冷之日不戴帽子同一理由。我深信其 理而保持此习惯。”由此可知,陈立夫先生之所以能获得年逾百岁的高寿,亦与长期奉行“寒 头暖足”的原则是分不开的。从陈立夫先生的这段叙述中足可以看出,马王堆汉墓帛书脉法 所提出的“寒头暖足”这一原则,其意义是何等的重大,而其价值又是何等的高了。注释: 16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 年 4 月第 1 版。 2难经校释四十七难,南京中医学院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年 11 月第 1 版。347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年 5 月第 1 版。 5健康报1983 年 10 月 27 日“世界医事”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